白腰燕鷗

白腰燕鷗

白腰燕鷗(學名:Sterna aleutica)體長346-384毫米。前額和臉及頭側白色,頭頂和後枕黑色。肩、背、翅上覆羽菸灰色。主要棲息於沿海島嶼和海岸地區及鄰近的內陸河流、湖泊及河口等水體岸邊和水體中。以小魚為食。也吃蝦和甲殼類動物。 繁殖期為6-7月。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17天。分布於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堪察加半島薩哈林島科迪亞克島阿拉斯加和日本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腰燕鷗
  • 拉丁學名:Sterna aleutic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鴴形目
  • 鷗科
  • 燕鷗屬
  • :白腰燕鷗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Baird, 1869
  • 英文名稱:Aleutian Tern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分布範圍,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等級,

外形特徵

白腰燕鷗夏羽:前額和臉及頭側白色,頭頂和後枕黑色。從嘴角開始有一條黑色貫眼紋經眼與頭頂黑色相連。肩、背、翅上覆羽菸灰色。外側初級飛羽暗石板灰色,並綴有銀灰色,羽軸白色,內側沿羽軸有黑色縱紋;羽緣白色。次級飛羽同背,但尖端和內側大部為白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白色。尾呈深叉狀。頰、喉白色,翅下覆羽也為白色,胸、腹和兩脅灰色,新鮮羽毛綴有粉紅色。
冬羽和夏羽相似,但頭頂有白色縱紋,下體全為白色。幼鳥上體暗褐色,羽緣褐色,特別在肩部極為顯著。次級飛羽尖端白色,形成白色翅帶;腰灰色,尾具黑色亞端斑和褐色尖端。下體白色。嘴、腳和爪黑色。趾較長,特別是中趾,連爪約28毫米左右。
大小量度:體長346-384毫米;嘴峰32-37毫米;翅259-277毫米;尾140-198毫米;跗蹠16-18毫米。

生活習性

白腰燕鷗通常不遷徙,但繁殖期後遊蕩。繁殖期主要棲息於沿海島嶼和海岸地區及鄰近的內陸河流、湖泊及河口等水體岸邊和水體中。非繁殖期主要棲息於沿海海面上。常成群活動。通常不遷徙,或進行季節性的遊蕩。主要以小魚為食。也吃蝦和甲殼類動物。覓食主要在海上或近海陸地湖泊與河流中。常成群狩獵覓食。

繁殖方式

白腰燕鷗的繁殖期為6-7月。成對或成群營巢繁殖。通常營巢于海島或離海岸不遠的內陸河流與湖泊岸邊。常置巢於距水不遠,且生長有稀疏植物的水邊沙灘或沙石地上。巢甚簡陋。主要為地上的一淺坑,內墊有枯草等植物材料。每窩產卵通常2枚,有時3枚。卵的顏色為橄欖褐色或橄欖黃色,被有黑褐色或黑色斑點。卵的形狀為卵圓形或長卵圓形。卵的大小為40-47×28-32毫米。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17天。

分布範圍

白腰燕鷗繁殖於北太平洋的薩哈林和堪察加半島,俄羅斯的海岸,在白令海和阿拉斯加(美國)的太平洋沿岸和阿留申群島。遷徙,越冬在印尼和馬來西亞。
分布於加拿大、香港、印尼、新加坡、美國。 產地不確定: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
白腰燕鷗分布圖白腰燕鷗分布圖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