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腰林鵙

白腰林鵙

白腰林鵙(學名:Eurocephalus rueppelli)是小型鳴禽。喙粗壯而側扁,先端具利鉤和齒突,嘴鬚髮達;翅短圓;尾長,楔形;跗跖強健,趾具鉤爪。頭大,自嘴基過眼至耳羽區有一寬的過眼紋。為“雀中猛禽”,停棲靜伺而伏擊獵物,以昆蟲、蛙、蜥蜴等小動物為食,大型伯勞可捕食鼠類及小鳥。常將獵物掛在樹枝上,有“屠夫鳥”之稱。在樹上築碗狀巢,產卵4~9枚,由雌鳥孵化約15天,雛期約15~18天,雙親哺育。

棲息地為亞熱帶或熱帶的乾燥森林及乾燥稀樹草原。分布於安哥拉、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和辛巴威。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頂林鵙
  • 拉丁學名:Eurocephalus rueppelli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亞目鳴禽亞目
  • 伯勞科
  • 林鵙屬
  • :白頂林鵙
  • 亞種:2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Bonaparte, 1853
  • 英文名稱:White-rumped Shrike
  • 英文名稱:Northern White-crowned Shrike
簡介,描述,生活習性,種群分布,保護級別,

簡介

白腰林鵙(學名:Eurocephalus rueppelli)是一種伯勞,分布於從蘇丹和衣索比亞南部至坦尚尼亞的東非。生活在乾燥的荊棘叢、半荒漠和開放的刺槐林地里。該物種的二名法是為了紀念德國自然學家和探險家愛德華·呂佩爾。
白腰林鵙

描述

白腰林鵙體長16至23厘米,成鳥的頭頂和腰部皆為白色,過眼紋為黑色,背部棕色,兩翼黑色。此物種兩性間的外貌差異不大,但雛鳥頭頂為棕色,頭兩側白色,胸部灰色。白腰林鵙的飛行類似於鸚鵡。
雖然有部分亞種曾被描述過,但該物種在羽毛方面有著廣泛的個體差異。此外,儘管適居地北部的白腰林鵙要比南部同類的體型偏大,但這種差異是漸次變化的,因此白腰林鵙有可能是單型種。
白腰林鵙的叫聲包括高音調的“嘎嘎”、“吱吱”和“唧唧”叫聲。

生活習性

白腰林鵙為群居鳥類,每個群體最多會有12隻個體。它們會從外露的高處對獵物發起攻擊。主要食物為大型昆蟲,常從地表捕獲。它們亦會像牛椋鳥那樣從大型哺乳動物背部取食,偶然還會啄食掉落在地面上的水果。
白腰林鵙會在離地4至6米的樹叉上,用乾草和蜘蛛網編制小巧的厚壁杯狀巢。雌鳥每次產蛋2到4枚,為白色或淡紫色色澤,綴有灰色、紫色或棕色的斑點。合作生殖的行為可能讓該物種及其近親白頂林鵙養成了群居的習性。
白頂林鵙體長24厘米,體重51-70克。棲息於熱帶或熱帶的乾燥森林及乾燥稀樹草原。嘴很強大,上嘴的先端鉤曲如鷹嘴,爪強健有力,適於捕食大型的昆蟲以及蛙類、蜥蠍類及小型鳥獸等。平時,它棲息在樹梢、電線等高處,東瞧西望,一發現食物就急沖捕食,有時甚至能捕殺比它身體還大得多的鳥類。

種群分布

衣索比亞、肯亞、索馬里、南蘇丹、蘇丹、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烏干達。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