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鑽地風

白背鑽地風

白背鑽地(學名:Schizophragma hypoglaucum Rehd.)又名:粉葉鑽地風。為繡球花科落葉攀援灌木。單葉對生,紙質,矩狀卵圓形至長橢圓形,長8~15厘米,寬4~7厘米,先端闊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有白霜,密生乳狀突起,除脈腋有束毛外均禿淨;葉柄長2~7厘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背鑽地風
  • 拉丁學名:Schizophragma hypoglaucum Rehd.
  • 別稱:粉葉鑽地風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薔薇亞綱
  • :管花目
  • 亞目:薔薇亞目
  • 繡球花科
  • 亞科薔薇亞科
  • :鑽地風屬
  • :白背鑽地風
  • 分布區域:中國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木質藤本;小枝褐紅色,無毛,具細縱條紋。葉紙質,長卵形,長8-15厘米,寬4-8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稍不等側,邊緣略反卷,全緣或上部有稀疏細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麵粉白色,乾後略帶黃色,在高倍放大鏡下可見多數、密集的顆粒狀腺體,無毛或有時脈腋間具髯毛;中脈在上面平坦或近基部稍凹入,下面隆起,側脈7-8對,彎拱,常有1-4條與側脈近等粗的二級分枝,下面凸起,小脈網狀,兩面明顯;葉長2-6厘米,上面具凹槽,無毛。
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花序軸及分枝近無毛;不育花萼片單生,長圓形、長卵形或披針形,長2-6厘米,寬1-3厘米,先端鈍,基部楔形;孕性花萼筒倒圓錐形,長1-1.5毫米,萼齒卵狀三角形,長約0.5毫米;花瓣長圓形,長約2毫米,寬1-1.4毫米,先端略尖;雄蕊10枚,不等長,開花時短的比花瓣略長,長的約長過花瓣1倍,花葯近圓形,長和寬約0.5毫米;子房近下位,花柱和柱頭長約1毫米,柱頭頭狀,稍大。蒴果狹倒圓錐形,全長5-7毫米,寬2.5-3毫米,具10棱,頂端突出部分短圓錐形,長0.5-1毫米;種子連翅輪廓狹紡錘形,稍扁,長2.5-3毫米,寬約0.4毫米,先端的翅長約1.5毫米,較狹。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密林中或曠地岩石旁,海拔1000-1200米。

分布範圍

產四川、湖南、廣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