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白背啄木鳥
雄鳥鼻羽黑色而雜以棕白色。額棕白色,頭頂至枕朱紅色;眼先、頰和耳覆羽棕白色。眼上方前黑後白;頰紋黑色,向後延伸至頸側。後頸至上背黑色,下背和腰白色,尾上覆羽黑色。中央尾羽黑色。羽軸輝亮。外側尾羽白色而具黑色橫斑。肩黑色,具白色端斑;翅上小覆羽黑色,飛羽黑色,內外側均具白色橫斑和白色端斑;頦、喉純白色,上胸兩側黑色,前頸和胸灰白色而具黑色羽乾紋;腹和兩脅自色而具黑色羽乾紋。下腹和尾下覆羽朱紅色。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
雌鳥頭頂黑色,不為紅色,其餘似雄鳥。四川亞種腹中部皮黃;台灣亞種腹中部近褐。與三趾啄木鳥區別在於無黃色的前頂冠,兩翼橫斑明顯。
幼鳥頭頂鉛灰色,具淡紅色羽端,背灰白色,頦:喉<span>?前頸至上胸棕白色,下胸、腹和兩脅污灰色沾黑。其餘似成鳥。
大小量度:體重♂85-117g,♀86-113g;體長♂237-274mm,♀222-276mm;嘴峰♂30-37mm,♀30-37mm;翅♂135-147mm,♀156-150mm;尾♂87-109mm,♀95-116mm;跗蹠♂23-28mm,♀22-32mm。(註:♂雄性;♀雌性)
啄木鳥每天敲擊樹木約為500—600次,啄木的速度極快,幾乎是
音速的兩倍,這樣它的頭部則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非常劇烈的震動,但它既不會得腦震盪,也不會頭痛。原來在啄木鳥的頭上至少有三層防震裝置,它的頭骨結構疏鬆而充滿空氣,頭骨的內部還有一層堅韌的外腦膜,在外腦膜和
腦髓之間有一條狹窄的空隙,裡面含有液體,減低了震波的流體傳動,起到了消震的作用。由於突然旋轉的運動比直線的水平運動更容易造成腦損傷,所以在它頭的兩側都生有發達而強有力的肌肉,可以起到防震、消震的作用。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1200~2000米落葉林及混交林山地、山地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闊葉林中。尤其是原始針闊葉混交林和闊葉林較常見。亦到林緣次生林和疏林地帶活動和覓食。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僅幼鳥離巢後的短期內才見有4-5隻的家族群。常沿樹幹從下往上攀緣覓食,一旦發現腐朽木內的害蟲就啄個不停,直到吃光才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樹,飛行呈波浪式。有時也在地面的倒木,伐根或土堆上覓食螞蟻和地面昆蟲。冬季食物貧乏時活動範圍較大,有時甚至進到居民點附近的叢林和柵欄與木材堆上覓食。叫聲:輕聲的gagai叫,似
烏鶇的告警聲。有力地鏨木約1.7秒然後突然加速,結束時有所減低。
啄木鳥用嘴敲擊樹幹,在寂靜的林中發出“篤,篤……”的聲音,如果發現樹幹的某處有蟲,就緊緊地攀在樹上,頭和嘴與樹幹幾乎垂直,先將樹皮啄破,將害蟲用舌頭一一鉤出來吃掉,將蟲卵也用粘液粘出。當遇到蟲子躲藏在樹幹深部的通道中時,它還會巧施“擊鼓驅蟲”的妙計,用嘴在通道處敲擊,發出特異的、使害蟲產生恐懼的擊鼓聲,使害蟲在聲波的刺激下,昏頭轉向,四處竄動,往往企圖逃出洞口,而恰好被等在這裡的啄木鳥擒而食之。它們一般要把整株樹的小囊蟲徹底消滅才轉移到另一棵樹上,碰到蟲害嚴重的樹,就會在這棵樹上連續工作上幾天,直到全部清除害蟲為止。
主要以天牛成蟲和幼蟲、鞘翅目昆蟲、叩頭蟲、螞蟻、小蠹蟲、吉丁蟲、蚜蟲、松毛蟲和蟲卵等各種昆蟲為食。也吃蜘蛛、
蠕蟲等其它小形無脊椎動物。秋冬季也吃部分
橡實、松子、
稠李等植物果實和種子。
繁殖方式
白背啄木鳥的繁殖期為4-6月。3月末即見配對和求偶,求偶時雌雄鳥首先一起飛翔,相互追逐於樹冠間,上下飛舞,邊飛邊叫。叫聲似gagaga-gagaga;不斷重覆和連續鳴叫較長時間。經過一陣飛翔追逐後,雌雄鳥站立於樹的粗枝上,彼此相距幾厘米至幾十厘米,相互對視,過一段時間又gagaga地鳴叫,彼此交換位置,然後又站立不動,相互對視,如此反覆多次甚至10次方才交尾。交尾時雄鳥上到雌鳥背上,頭頸前伸,兩尾相向而交,大約2--3秒種後雌雄鳥分開,一齊gagaga嗚叫和各自抖羽。1-2分鐘後又再次追逐和重複上述過程,再次交尾。之後雙雙飛向樹林深處。配對以後通常一起活動。覓食時亦相距不遠。
4月下旬即開始啄洞營巢。白背啄木鳥從不利用舊巢。通常每年都要啄新洞。有時啄出洞後又棄掉不用,重新再啄新洞。一般多選擇心材腐朽,易於啄鑿的闊葉樹營巢。巢洞由雌雄鳥輪流啄。大約4-10天即可啄成。巢洞洞口呈圓形。洞口直徑5-7厘米。洞口內徑10-13厘米,洞深19-38厘米。洞口距地高4-15米。洞中墊有樹木屑和樹的韌皮。每窩產卵3-6枚。卵白色,光滑無斑。大小為26-30×19-22毫米,平均28-20.5毫米,重6.9克。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16-17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大約經過23-24天的餵養
雛鳥即可離巢。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白俄羅斯、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中國、克羅地亞、捷克共和國、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喬治亞、德國、希臘、匈牙利、義大利、日本、哈薩克斯坦、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拉脫維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馬其頓、摩爾多瓦、蒙古、黑山、挪威、波蘭、羅馬尼亞、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烏克蘭
旅鳥:比利時、荷蘭。
在中國不連續分布,但分布區內相當常見。指名亞種分布在中國東北及新疆極北部、河北及內蒙古東南部;福建亞種於福建西北的武夷山及江西北部的關山;四川亞種於陝西南部秦嶺至四川中部;台灣亞種於台灣。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
1. | | Dendrocopos leucotos fohkiensis |
2. | | Dendrocopos leucotos insularis |
3. | | Dendrocopos leucotos leucotos |
4. | | Dendrocopos leucotos lilfordi |
5. | | Dendrocopos leucotos namiyei |
6. | | Dendrocopos leucotos owstoni |
7. | | Dendrocopos leucotos stejnegeri |
8. | | Dendrocopos leucotos subcirris |
9. | | Dendrocopos leucotos takahashii |
10. | | Dendrocopos leucotos tangi |
種群現狀
白背啄木鳥為留鳥,種群數量較普遍,但也需要保護。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