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紋舞蛛

白紋舞蛛

白紋舞蛛,背甲正中斑淺黃褥色,前後略等寬,正中斑兩側黃褐色。眼域黑色,密生長短不等的毛。前眼列平行,前中眼大於前側眼,前中眼間距大於前中側眼間距;第二眼列稍大於第三眼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紋舞蛛
  • 拉丁學名:Alopecosa albostriata (Grube,1861)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螯肢亞門
  • :蛛形綱
  • 亞綱:柄腹亞綱
  • :蜘蛛目
  • 亞目:新蛛亞目
  • :狼蛛科
  • 亞科:狼蛛亞科
  • :舞蛛屬
  • :白紋舞蛛
分類學,學名,種群分布,生活習性,形態特徵,

分類學

中文名:白紋舞蛛
拉丁學名:Alopecosa albostriata
拉丁目名:ARANEAE
中文目名:蜘蛛目

學名

拉丁亞目:Metathelae
白紋舞蛛
中文亞目:新蛛亞目
中文科名:狼蛛科
拉丁科名:Lycosidae
中文亞科:狼蛛亞科
拉丁亞科:Lycosinae
中文屬名:舞蛛屬
拉丁屬名:Alopecosa
拉丁種名:albostriata
定名人:(Grube,1861)
中文名:白紋舞蛛
生境:棉田

種群分布

國內分布:山西,新疆,甘肅,河北,北京,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甘肅,雲南
國外分布:前蘇聯,蒙古,朝鮮

生活習性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9-16毫米。額有4根黑色長剛罨。螯肢前齒堤3齒,後齒堤2齒。胸板多角形,黑褐色,密生細毛。第一步足脛節背面有刺1根,腹面有刺3對,後跗節腹面有刺7根,跗節有1根長聽毛,腹部背面黃褐色,心臟斑方形,黑褐色,後端部有數個“八”字形黑褐斑,兩側雜以不規則小斑。外雌器後部有一塊短寬的橫板,前緣稍平,後略呈弧形。雄蛛:體長9.00-13.50毫米。
雄蛛:體長9.00-13.50毫米。觸肢腿節暗褐色;膝節和脛節色較淡,有白色毛;脛節長為寬的兩倍,較膝節長,基端稍窄;跗節比前兩節均短,較脛節稍寬,中突橫向,末端齒狀,指向跗節的遠端,徽偏外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