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觀音菩薩造像,北魏永熙二年(533年),造像主趙曹生。像高35.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石觀音立像
- 時間:北魏永熙二年
- 高:35.5㎝
- 人物:趙曹生
簡介,工藝特色,
簡介
菩薩頭戴柱狀花蔓冠,面作方圓形,胸間佩有飾物,帔帛跨肩後兩端在膝前呈雙U形交叉,又反折於肘下垂,披衫兩側作鋸齒狀略向外侈。菩薩左手持物,右手執蓮蕾,跣足立於復瓣覆蓮圓座上。菩薩的身後是舉身舟形刻火焰紋背光。菩薩像的底部是素麵長方體基座,基座背面鐫刻“永熙二年十月十六日,趙曹生、妻張法姜,為亡息、眷屬、含生之類,造觀音玉像一軀,故記之。”銘文意為:永熙二年(533年),趙曹生和妻子張法姜為他們亡故的兒子、家眷及其它具有生命的一切,敬造觀世音像一尊,特此銘記。
工藝特色
該像是曲陽白石造像中的早期作品之一,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從造型看,菩薩頭偏大,胸扁平,腹部稍鼓,體形直立呆板且略顯矮短。從服飾看,菩薩帔帛、披衫的邊飾在身體兩側處外侈上揚,給人以飄動之感,這種動感恰好調劑了直立呆板的體形缺憾,再附以菩薩手中持物及身後背光等雕飾,使造像的整體視覺效果大為改觀。古代曲陽雕刻工匠在創造單體菩薩造像時,巧妙地運用了靜與動相結合的表現手法,使白石造像在風格上更顯獨特、更具魅力。
該像造像主趙曹生,1954年於河北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