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瓜細菌性葉枯病

白瓜細菌性葉枯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瓜細菌性葉枯病
  • 症狀:主要為害葉片或為害葉柄和幼莖
  • 傳播:通過種子帶菌傳播蔓延
  • 發病地點:我國東北、內蒙古
症狀,病原,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有時也為害葉柄和幼莖。幼葉染病,病斑出現在葉面現黃化區,但不大明顯,葉背面出現水漬狀小點,後病斑變為黃色至黃褐色圓形或近圓形,大小1~2毫米,病斑中間半透明,斑四周具黃色暈圈,菌膿不明顯或很少,有時侵染葉緣,引致壞死。苗期生長點染病,可造成幼苗死亡,擴展速度快。幼莖染病,莖基部有的裂開,棚室經常可見但為害不重。

病原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ucurbitae (Bryan)Dye 稱油菜黃單胞菌黃瓜葉斑 病致病變種。菌體兩端鈍圓桿狀,大小0.5×1.5微米,極生一根鞭毛,革蘭氏染色陰性。發育適溫25~28℃,36℃能生長,40℃以上不能生長,耐鹽臨界濃度3~4%。對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海藻糖、纖維二糖氧化產酸。不能還原硝酸鹽,接觸酶和卵磷脂酶陽性,氧化酶和脲酶陰性,水解澱粉和七葉靈,能液化明膠。石蕊牛奶呈鹼性。

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種子帶菌傳播蔓延。該菌在土壤中存活非常有限。

發病條件

此病在我國東北、內蒙古均有發生。棚室保護地常較露地發病重。

防治方法

(1)進行種子檢疫,防止該病傳播蔓延。
(2)露地推廣栽培,開展預防性藥劑防治,於發病初期或蔓延開始期噴灑72%農用硫酸鏈黴素或新植黴素4000倍液或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53.8%可殺得2000乾懸浮劑1000倍液。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混發時可噴灑60%琥·乙膦鋁或70%乙·錳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對兼治兩病有效,每667平方米噴對好的藥液60~70升,採收前5天停止用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