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江(大連市總工會原副主席)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玉江(1915~1984)出生於山東省諸城縣。曾榮獲關東地區(今大連地區)特等勞動模範稱號。1984年7月20日,白玉江病逝,終年70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玉江
  • 出生日期:1915年
  • 逝世日期:1984年7月20日
  • 出生地:山東省諸城縣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白玉江(1915~1984)出生於山東省諸城縣。家庭貧窮,無錢讀書。青少年時期討飯來大連,當過徒工、瓦窯工,經常挨打受氣,生活饑寒交迫,毫無保障。
1945年旅大解放後,白玉江被推舉到民主政府工作。當時的大連,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加之國民黨實行封鎖,人民生活十分困難,當務之急是實行生產自救。白玉江聯繫一些貧苦夥伴,到處揀糞,賣給農民,解決了自身生活困難。後來揀糞的窮夥伴越來越多,他就建立“白玉江大糞合作社”,任社長。由於社員們心齊,合作社越辦越好,不久,合作社社員戶就發展到170多個,不但生活困難解決了,還有少量節餘。他深懂窮苦人沒文化之苦,決心創辦學校。1946年10月至1947年7月,他為了解決窮人孩子讀書問題,採取互助方式,不向民主政府要錢,不讓孩子家長拿錢,創辦了勝民、王家屯、春華坊三所互助國小,總稱“白玉江國小”,並自任校長,學生數量有300~400人。“白玉江國小”是旅大解放後第一所民辦國小。
白玉江有明確的辦學思想和方法。他認為“要把學校辦好,就得在老百姓里紮根”。他注意了解民眾的要求,傾聽民眾的呼聲,有關辦學的大事,他都要和民眾商量。他針對一些孩子不堅持上學的問題,走訪了孩子家長,弄清了原是孩子為幫助家裡幹活而輟學。於是,他和家長、教員商量,決定在學校辦半工半讀班,每天上午上課,下午勞動。由於他採取這一措施,互助國小堅持辦了下來。
白玉江說服教師要立“兩個功”:一是教好書,二是帶領學生生產勞動。他宣布廢除對學生的體罰,要求教師經常家訪,為學生服務,建立新型師生關係。在他的倡導下,師生關係越來越密切。
當時校舍和課桌凳子都極其簡陋,有許多桌子是一塊木板釘四條腿,許多凳子是兩垛土坯搭一片木板。教室透風漏雨。到了冬天,他帶領社員為學校修理門窗抵擋寒風,給教室安上爐子取暖。他克服種種困難,使這所國小越辦越好,在大連地區遠近聞名。由於他熱心艱苦創業辦學,在民主政府工作中特別出色,榮獲關東地區(今大連地區)特等勞動模範稱號,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白玉江國小更名為華樂國小,1954年併入大連市中山區春海國小
後來,白玉江入旅大市工農速成中學學習。1956年8月,他於該校結業後,歷任大連市寺兒溝區民主聯合會副主任、寺兒溝區工會副主席、大連市總工會副主席、旅大市工會聯合會部長、旅大市總工會勞保部部長等職。1981年離休。1984年7月20日,白玉江病逝,終年70歲。骨灰葬於喬山公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