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泉鎮志》是方長生、俞隱鶴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白泉鎮志
- 作者:方長生、俞隱鶴
- 類別:地方志
- 內容時限:0000-1994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白泉鎮的自然環境、歷史沿革、社會生活、經濟建設及各項事物的歷史與現狀。
作品目錄
封面
白泉鎮志
圖片
題詞
白泉夜景
白泉鎮黨委、政府領導成員合影(1995。12)
街心公園
中共白泉鎮委、鎮人民政府辦公樓
白泉鎮區鳥瞰
十字路古街
舟山毛麻紡織二廠生產車間
舟山市羽絨服裝廠成衣車間
舟山酒廠在裝埕質檢
浙江三駝毛紡織有限公車公司生產車間
白泉輪窯廠(左角為舊式土窯)
舟山印染廠生產車間
浙江新泉漂染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定海色織廠生產車間
舟山市定海申舟麻織廠生產車間
舟山發電廠浪西工程奠基儀式
上:白泉嶺水庫
中:白泉電管站
定西公路白泉段新貌
白泉郵電支局
白民洪斷泉農貿市場
白泉仔豬市場
白泉小商品市場
萬金湖商業街
聯合收割機在收割早稻
農用毛竹逐步實現自給
農民試養幼獐獲得成功
浪西漁業村盛產蝦蟹海鮮
白泉鹽場推行黑色薄膜結晶
浙東白鵝
金山茶場
皋(氵曳)楊梅
宮寶文旦
大棚蔬菜
白泉草莓
上:舟山市中國小籃球賽在白泉舉行
中:金山國小
下:省級文明衛生院—白泉中心衛生院
上:定海白泉中學
中:白泉中心國小
下:玉苑幼稚園
振興盛會轟動全鎮
舟山鑼鼓代有偉人
跳蚤民舞獨具風彩
上:有線電視普及農村
中:高壽老人安度晚年
下:白泉影院設施齊全
1 犁田器(新石器時代,苦竹嶺出土)
2 鳥形盞(新石器時代,十字路出土)
3 石斧(新石器時代,十字路出土)
4 耕田器(新石器時代,潮面村出土)
5 石刀(新石器時代,潮面村出土)
6 陶紡輪(戰國時代,苦竹林出土)
7 石紡輪戶歡去(新石器時代,十字路出土)
8 支座(新石器時代,十字路出土)
9 玉璧(漢代,金山村出土)
崇聖宮遺址出土清代石您戰夜碑
地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十字路
金山長生堂助學碑記
劉氏太公像(清乾隆間繪已200多年歷史)
翠蘿石筍
萬壽鐘聲
(氵曳)潭瀑布
百歲壽松
雙冠蘇鐵
明代古樟
1994年榮獲舟山市十強鄉鎮獎盃
《白采檔泉鎮志》編輯部全體編纂人員合影
白泉鎮區劃圖
白泉鎮區示意圖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概述
大事記
目錄
第一篇 建置
第一章 沿革
第二章 境域
第三章 村情
第一節 白泉片
第二節 河東片
第三節 柯梅片
第四頁刪愉節 皋洩片
第五節 萬壽片
第二篇組拳勸辨 自然環境
第一章 地質地形
第一節 地質
第二節 地形
第二章 山丘土壤
第一節 山丘
第二節 土壤
第三章 氣候
第一節 主要氣候要素
第二節 四季氣候特徵
第三節 災害性天氣
第四章 動植物資源
第一節 海洋生物
第二節 野生動物
第三節 野生植物
第五章 植被
第六章 島嶼·水道
第三篇 人口·姓氏
第一章 人口
第一節 人口數量
第二節 年齡·性別
第三節 文化素質
第四節 勞動力結構
第五節和棵陵應 家庭組合
第六節 長壽老人
第七節 計畫生育
第二章 姓氏
第一節 構成
第二節 淵源
第三節 宗譜摘錄
第三章 僑胞與港台同胞
第四篇 農業
第一章 生產關係和體制變革
第一節 土地改革
第二節 互助合作
第三節 人民公社
第四節 聯產承包責任制
第二章 種植業
第一節 耕地
第二節 作物
第三節 品種
第四節 耕作制度與栽培技術
第五節 植物保護
第三章 林業
第一節 資源
第二節 造林·育林
第三節 採伐利用
第四節 森林保護
第四章 果蔬
第一節 皋洩楊梅與草莓
第二節 瓜果
第三節 蔬菜
第五章 飼養業
第一節 定海白鵝
第二節 白泉仔豬
第三節 豬牛羊兔
第四節 雞鴨鴿
第五節 其他
第六節 疫疾防治
第六章 農機具
第一節 農機具演變
第二節 農機經營管理
第七章 水利
第一節 海塘·碶閘
第二節 水庫·山塘
第三節 河潭井泉
第四節 圍塗利用
第五節 水利管理
第八章 漁業
第一節 發展概況
第二節 捕撈
第三節 養殖
第五篇 工業
第一章 發展概略
第一節 手工業
第二節 鎮辦工業
第三節 出口創匯企業
第四節 合資企業
第五節 村辦和個私企業
第二章 工業門類
第一節 食品工業
第二節 機械工業
第三節 輕紡工業
第四節 印染工業
第五節 釀酒工業
第六節 建材業
第七節 建築業
第三章 鹽業
第一節 鹽場
第二節 製鹽工藝
第三節 產量·質量
第四節 銷售
第六篇 集鎮建設
第一章 鎮治區域
第一節 鎮區拓展
第二節 街道建設
第三節 市場建設
第四節 住宅建設
第二章 基礎設施
第一節 公共建築
第二節 水電設施
第三節 環衛設施
第三章 交通郵電
第一節 交通運輸
第二節 古道·涼亭·橋樑
第三節 郵電通訊
第四章 土地管理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使用土地報批制度
第三節 徵用土地補償辦法
第七篇 商業
第一章 經營體制
第一節 個私商業
第二節 供銷合作
第三節 國有商業
第二章 商業經營
第一節 生產資料經營
第二節 生活資料經營
第三節 農副產品購銷
第四節 飲食服務行業
第三章 糧油購銷
第一節 糧油管理
第二節 統購統銷
第三節 糧油貯運
第四節 糧油加工
第八篇 財稅金融
第一章 財政
第一節 鎮級財政
第二節 財政收支
第三節 財政制度
第二章 稅收
第一節 稅收種類
第二節 稅收管理
第三章 金融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信貸業務
第三節 民間借貸
第四章 工商管理
第五章 物價與統計
第一節 物價管理
第二節 統計工作
第九篇 黨政群團
第一章 政黨
第一節 中國共產黨
第二節 中國國民黨
第二章 民眾團體
第一節 工會組織
第二節 農(漁)民組織
第三節 青少年組織
第四節 婦女組織
第五節 其他民眾組織
第三章 政權
第一節 政府機構沿革
第二節 鎮人民代表大會
第三節 鎮人大主席團
第四節 村行政組織變遷
第四章 公安司法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治安管理
第三節 法制宣傳
第四節 人民調解組織
第十篇 軍事·民政
第一章 軍事
第一節 戰事
第二節 駐軍
第三節 地方武裝
第四節 民兵
第五節 聯防共建
第六節 兵役
第二章 民政
第一節 基層選舉
第二節 擁軍優屬
第三節 救濟扶貧
第四節 社會福利
第五節 知青安置
第六節 婚喪管理
第七節 革命老區
第十一篇 科教體衛
第一章 教育
第一節 私塾
第二節 幼兒教育
第三節 國小教育
第四節 中學教育
第五節 職業成人教育
第六節 教師
第七節 經費與設施
第二章 科技
第一節 科技機構
第二節 推廣新科技
第三節 科技成果
第三章 體育
第一節 學校體育
第二節 民眾體育
第四章 醫療衛生
第一節 醫療機構
第二節 醫療制度
第三節 愛國衛生運動
第四節 疫病和地方病防治
第五節 婦幼保健
第十二篇 文化·新聞
第一章 文物
第一節 古文化遺址
第二節 出土文物
第三節 古建築遺址
第四節 碑文
第五節 古墓葬
第二章 民眾文化
第一節 機構設施
第二節 群文活動
第三節 戲曲·電影
第三章 民間傳統文化
第一節 舟山鑼鼓
第二節 高家小唱班
第三節 跳蚤舞
第四節 白泉民歌
第五節 民間傳說
第四章 廣播·電視·新聞
第一節 廣播
第二節 電視
第三節 新聞報導
第五章 檔案管理
第十三篇 社會生活
第一章 生活
第一節 收入
第二節 飲食
第三節 服飾
第四節 住房
第五節 用品
第二章 民情風俗
第一節 親族稱謂
第二節 生產習俗
第三節 生活習俗
第四節 禮儀習俗
第五節 時令習俗
第六節 新節日
第三章 宗教信仰
第一節 佛教
第二節 天主教
第三節 基督教
第四章 諺語
第一節 農事諺
第二節 氣象諺
第三節 社交諺
第四節 家事諺
第五節 其他諺語
第十四篇 人物
第一章 歷史人物
郭維
姚思敬
張李氏
劉金佩
王廷魁
王廷揚
王廷宰
舒象昊
舒氏六永
王廷芳
王錫球
舒文溥
舒文濟
王名佩
王名儒
王聖(土皆)
王興邦
王德明
王懋祖
朱迎康
王修允
翁王氏
王劉氏
王曾氏
王炳鎔兄弟
王孝起
王孝芳
楊嘉發
王修植
張顯哉
王時亮
章育瑜
王友鈺
蔣大昌
王啟宇
高生祥
許世星
陳岳年
第二章 烈士名錄
梅馨
張叔馨
毛仲山
葉兆良
胡阿毛
趙燕紅
章寶業
沈枕標
第三章 先進人物名錄
第一節 全國先進人物
第二節 省級先進人物
叢 錄
一、黨政檔案選輯
二、歷史文選
三、詩詞選錄
四、譜序選輯
五、功德碑記
跋
《白泉鎮志》編修人員名錄
著作權頁
《白泉鎮志》編輯部全體編纂人員合影
白泉鎮區劃圖
白泉鎮區示意圖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概述
大事記
目錄
第一篇 建置
第一章 沿革
第二章 境域
第三章 村情
第一節 白泉片
第二節 河東片
第三節 柯梅片
第四節 皋洩片
第五節 萬壽片
第二篇 自然環境
第一章 地質地形
第一節 地質
第二節 地形
第二章 山丘土壤
第一節 山丘
第二節 土壤
第三章 氣候
第一節 主要氣候要素
第二節 四季氣候特徵
第三節 災害性天氣
第四章 動植物資源
第一節 海洋生物
第二節 野生動物
第三節 野生植物
第五章 植被
第六章 島嶼·水道
第三篇 人口·姓氏
第一章 人口
第一節 人口數量
第二節 年齡·性別
第三節 文化素質
第四節 勞動力結構
第五節 家庭組合
第六節 長壽老人
第七節 計畫生育
第二章 姓氏
第一節 構成
第二節 淵源
第三節 宗譜摘錄
第三章 僑胞與港台同胞
第四篇 農業
第一章 生產關係和體制變革
第一節 土地改革
第二節 互助合作
第三節 人民公社
第四節 聯產承包責任制
第二章 種植業
第一節 耕地
第二節 作物
第三節 品種
第四節 耕作制度與栽培技術
第五節 植物保護
第三章 林業
第一節 資源
第二節 造林·育林
第三節 採伐利用
第四節 森林保護
第四章 果蔬
第一節 皋洩楊梅與草莓
第二節 瓜果
第三節 蔬菜
第五章 飼養業
第一節 定海白鵝
第二節 白泉仔豬
第三節 豬牛羊兔
第四節 雞鴨鴿
第五節 其他
第六節 疫疾防治
第六章 農機具
第一節 農機具演變
第二節 農機經營管理
第七章 水利
第一節 海塘·碶閘
第二節 水庫·山塘
第三節 河潭井泉
第四節 圍塗利用
第五節 水利管理
第八章 漁業
第一節 發展概況
第二節 捕撈
第三節 養殖
第五篇 工業
第一章 發展概略
第一節 手工業
第二節 鎮辦工業
第三節 出口創匯企業
第四節 合資企業
第五節 村辦和個私企業
第二章 工業門類
第一節 食品工業
第二節 機械工業
第三節 輕紡工業
第四節 印染工業
第五節 釀酒工業
第六節 建材業
第七節 建築業
第三章 鹽業
第一節 鹽場
第二節 製鹽工藝
第三節 產量·質量
第四節 銷售
第六篇 集鎮建設
第一章 鎮治區域
第一節 鎮區拓展
第二節 街道建設
第三節 市場建設
第四節 住宅建設
第二章 基礎設施
第一節 公共建築
第二節 水電設施
第三節 環衛設施
第三章 交通郵電
第一節 交通運輸
第二節 古道·涼亭·橋樑
第三節 郵電通訊
第四章 土地管理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使用土地報批制度
第三節 徵用土地補償辦法
第七篇 商業
第一章 經營體制
第一節 個私商業
第二節 供銷合作
第三節 國有商業
第二章 商業經營
第一節 生產資料經營
第二節 生活資料經營
第三節 農副產品購銷
第四節 飲食服務行業
第三章 糧油購銷
第一節 糧油管理
第二節 統購統銷
第三節 糧油貯運
第四節 糧油加工
第八篇 財稅金融
第一章 財政
第一節 鎮級財政
第二節 財政收支
第三節 財政制度
第二章 稅收
第一節 稅收種類
第二節 稅收管理
第三章 金融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信貸業務
第三節 民間借貸
第四章 工商管理
第五章 物價與統計
第一節 物價管理
第二節 統計工作
第九篇 黨政群團
第一章 政黨
第一節 中國共產黨
第二節 中國國民黨
第二章 民眾團體
第一節 工會組織
第二節 農(漁)民組織
第三節 青少年組織
第四節 婦女組織
第五節 其他民眾組織
第三章 政權
第一節 政府機構沿革
第二節 鎮人民代表大會
第三節 鎮人大主席團
第四節 村行政組織變遷
第四章 公安司法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治安管理
第三節 法制宣傳
第四節 人民調解組織
第十篇 軍事·民政
第一章 軍事
第一節 戰事
第二節 駐軍
第三節 地方武裝
第四節 民兵
第五節 聯防共建
第六節 兵役
第二章 民政
第一節 基層選舉
第二節 擁軍優屬
第三節 救濟扶貧
第四節 社會福利
第五節 知青安置
第六節 婚喪管理
第七節 革命老區
第十一篇 科教體衛
第一章 教育
第一節 私塾
第二節 幼兒教育
第三節 國小教育
第四節 中學教育
第五節 職業成人教育
第六節 教師
第七節 經費與設施
第二章 科技
第一節 科技機構
第二節 推廣新科技
第三節 科技成果
第三章 體育
第一節 學校體育
第二節 民眾體育
第四章 醫療衛生
第一節 醫療機構
第二節 醫療制度
第三節 愛國衛生運動
第四節 疫病和地方病防治
第五節 婦幼保健
第十二篇 文化·新聞
第一章 文物
第一節 古文化遺址
第二節 出土文物
第三節 古建築遺址
第四節 碑文
第五節 古墓葬
第二章 民眾文化
第一節 機構設施
第二節 群文活動
第三節 戲曲·電影
第三章 民間傳統文化
第一節 舟山鑼鼓
第二節 高家小唱班
第三節 跳蚤舞
第四節 白泉民歌
第五節 民間傳說
第四章 廣播·電視·新聞
第一節 廣播
第二節 電視
第三節 新聞報導
第五章 檔案管理
第十三篇 社會生活
第一章 生活
第一節 收入
第二節 飲食
第三節 服飾
第四節 住房
第五節 用品
第二章 民情風俗
第一節 親族稱謂
第二節 生產習俗
第三節 生活習俗
第四節 禮儀習俗
第五節 時令習俗
第六節 新節日
第三章 宗教信仰
第一節 佛教
第二節 天主教
第三節 基督教
第四章 諺語
第一節 農事諺
第二節 氣象諺
第三節 社交諺
第四節 家事諺
第五節 其他諺語
第十四篇 人物
第一章 歷史人物
郭維
姚思敬
張李氏
劉金佩
王廷魁
王廷揚
王廷宰
舒象昊
舒氏六永
王廷芳
王錫球
舒文溥
舒文濟
王名佩
王名儒
王聖(土皆)
王興邦
王德明
王懋祖
朱迎康
王修允
翁王氏
王劉氏
王曾氏
王炳鎔兄弟
王孝起
王孝芳
楊嘉發
王修植
張顯哉
王時亮
章育瑜
王友鈺
蔣大昌
王啟宇
高生祥
許世星
陳岳年
第二章 烈士名錄
梅馨
張叔馨
毛仲山
葉兆良
胡阿毛
趙燕紅
章寶業
沈枕標
第三章 先進人物名錄
第一節 全國先進人物
第二節 省級先進人物
叢 錄
一、黨政檔案選輯
二、歷史文選
三、詩詞選錄
四、譜序選輯
五、功德碑記
跋
《白泉鎮志》編修人員名錄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