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災害,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貿,金融業,郵電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郵政電信,交通,歷史文化,所獲榮譽,
歷史沿革
明清時,屬安南長官司和八寨司。
民國二年(1913年),屬靖邊行政下東區灑卡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為白水鄉。
1950年,為屏東區。1951年,為第四區。
1958年,成立菲得基公社。
1962年,遷至白河橋村,更名白河區。
1970年4月,改為白河公社。
1984年6月,改為白河區。
1988年3月,改為白河鄉。
2015年,由白河鄉改為白河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白河鎮轄臘哈、底西、放陽、麻布、團結、坡頭、勝利、桐子、大水、熱水、喜樂、馬衛12個行政村,下設137個村民小組、123個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白河鎮轄12個行政村:臘哈村、底西村、麻布沖村、放陽村、勝利村、坡頭村、桐子村、大水溝村、熱水村、團結村、喜樂村、馬衛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白河鎮地處哀牢山山脈,地勢北高南低,為雲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境內最高峰位於底西山心箐,海拔2295米;最低點位於南面的三岔河,海拔154米。
氣候
白河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立體氣候明顯,其特點是低海拔地帶氣候炎熱,高海拔地區氣候陰冷;多年平均氣溫22.4℃,1月平均氣溫14.9℃,極端最低氣溫6℃(1986年3月11日);7月平均氣溫7.0℃,極端最高氣溫43℃(1986年3月11日);生長期年平均310天,無霜期年平均360天,最長為365天,最短為35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617小時,年總輻射130千卡/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65天,年平均降水量165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56天,最多達179天;最大雨量1700毫米,最小雨量11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9月,7月最多。
水文
白河鎮境內主要常流河有南溪河、那么果河2條,境內分別長25千米和20千米,寬15—40米,最大流量592立方米/秒,最小流量5.5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白河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冰雹、洪澇、風災、山體滑坡等。嚴重的一次旱災發生在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造成4.2萬畝各類農作物、經濟作物受災,經濟損失8.2億元;造成852戶2000餘人、1862頭大牲畜缺水,缺糧2466人,30個行政村寨的居民生活水源乾涸,12個行政村受災。
自然資源
白河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鐵、鉛鋅、矽等,儲量不明;有種子植物161科3516種,蕨類植物42科251種,苔蘚植物47科216種;動物資源有376種;有7000—12000千瓦能量的水電資源。2011年,白河鎮有耕地40659畝;林地18.69萬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白河鎮總人口有2301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53人,城鎮化率4.5%;另有流動人口380人。總人口中,男性12102人,占52.59%;女性10908人,占47.41%;14歲以下4314人,占18.75%;15—64歲16980人,占73.79%;65歲以上1716人,占7.46%;以苗族為主,達13710人,占59.6%;有彝、壯等少數民族,共6761人,占29.4%;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苗、彝、壯3個民族,其中苗族13710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67%;彝族5057人,占24.7%;壯族1612人,占7.9%。漢族2539人,占11%。2011年,白河鎮人口出生率11.89‰,人口死亡率6.56‰,人口自然增長率5.3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4人。
截至2017年末,白河鎮常住人口為22825人。
截至2018年末,白河鎮戶籍人口為23898人。
截至2019年末,白河鎮戶籍人口為2406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白河鎮財政總收入435萬元,比2010年增長2.8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66萬元,比2010年增長10.37%;人均財政收入189.05元,比2010年增長106.99%;農民人均純收入2588元。
截至2018年末,白河鎮有工業企業8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3個。
截至2019年末,白河鎮有工業企業8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3個。
農業
2011年,白河鎮農業總產值8880萬元,比2010年增長15.3%。糧食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白河鎮生產糧食10003噸,其中水稻2919噸,玉米5495噸。白河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甘蔗、藥材、木薯等。2011年,白河鎮花生種植面積2150畝,產量177噸;甘蔗種植面積8200畝,產量32800噸;藥材種植面積3600畝,產量26.8噸;木薯種植面積9060畝,產量5051噸。白河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馬(騾)、家禽為主。2011年,白河鎮生豬飼養量3.14萬頭,年末存欄6151頭;牛飼養量4192頭,年末存欄3858頭;馬(騾)飼養量2357匹,年末存欄2357匹;家禽飼養量9.5萬羽,上市家禽14.05萬羽。2011年,白河鎮生產肉類2782噸,其中豬肉2597.5噸,牛肉29.8噸,禽蛋90.5噸;畜牧業總產值3041萬元。
工業
白河鎮形成以磷礦業和矽礦業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白河鎮工業總產值為1.84億元,比2010年增長15%。2011年,白河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其中屏邊縣黃磷廠總產值1.3億元,比2010年增長5.2%,職工209人。
商貿
截至2011年末,白河鎮有商業網點6個,職工38人。2011年,白河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32億元,比2010年增長23.1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3.14億元,比2010年增長25.4%。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白河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8860萬元,比2010年增長25.2%;各項貸款餘額4857萬元,比2010年下降12.8%。
郵電業
2011年,白河鎮郵政業務收入為5萬元;電信業務收入為90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白河鎮有幼稚園2所,在園幼兒199人,專任教師5人;國小8所,在校生1662人,專任教師87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9.24%;國中1所,在校生1001人,專任教師49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4%,小升初升學率達98%。2011年,白河鎮中國小教育經費達791萬元,比2010年增長30%;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5%,比2010年提高了15個百分點。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白河鎮有文化站1個,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2個,農家書屋8個,藏書150多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4人,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1.6%。截至2011年末,白河鎮有體育場所11處,白河國小安裝了健身器材;各類社會體教練(裁判)9人;每年舉辦一次職工籃球運動會、中國小師生舉辦冬季籃球運動會、中小學生廣播體操表演、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苗族“花山節”爬花桿、打雞毛毽、苗族的板凳秦;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1.73%。截至2011年末,白河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數為3544戶,其中數位電視用戶838戶,直播衛星電視用戶2706戶,電視綜合覆蓋率70.88%。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白河鎮有衛生院1所;設病床20張,固定資產總值179.18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3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64人、執業(助理)醫師0.2人、註冊護士0.1人。2011年,白河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2.85萬人次,住院手術2台次,出院病人1187人次。2011年,白河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139/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9299人,參合率95%;孕產婦死亡率為0,5歲以下兒童死亡、嬰兒死亡率分別為7.6‰、0。
社會保障
2011年,白河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107戶,人數196人,支出40.45萬元,比2010年增長15%,月人均172元,比2010年增長26.6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35戶,人數2350人,支出253.8萬元,比2010年增長12.%,月人均90元,比2010年增長29.17%;農村五保分散供養79人,支出9.48萬元,比2010年增長20%;城鄉醫療救助82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350人次,共支出10.05萬元,比2010年增長10%;農村臨時救濟218人次,支出2.91萬元,比2010年增長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0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3.14萬元;民政部門救災支出20萬元,比2010年增長15%。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白河鎮有郵政網點1個,在崗職工3人,服務行政村12個,投遞點20個,投遞路線10條,鄉村通郵率99%;單程總長度160千米,全年投遞國內函件6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300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1008件;全年征訂報紙7600份、期刊340冊;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2個;固定電話用戶860戶,比2010年減少86戶;行動電話用戶6562戶,比2010年增加880戶;網際網路連線埠總數2000個,寬頻接入用戶1680戶,比2010年增長15%。
交通
2011年,白河鎮客運總量7.8萬人次,貨運總量100萬噸。白河鎮有326國道、屏八(屏邊縣至馬關縣八寨鎮)公路穿境而過,設白河客運站1個。截至2011年末,白河鎮有公路154條,總長829千米,12個行政村120個自然村通公路,行政村通路率達100%,自然村達98%。
歷史文化
白河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有白河泉而得名。
白河鎮地方特色民間藝術主要有苗族花山節、鬥牛,壯族花米飯節、祭龍。
所獲榮譽
2021年10月,入選紅河州第八批文明鄉鎮建議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