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寺石佛位於北京城西房山區歇山崗半山腰上。白水寺又名興隆寺,俗稱大佛寺,始建年代不詳,明成化元年(1465)重修。今寺已廢,僅存無梁殿1座及3尊石佛像。殿坐北朝南,重檐廡殿頂,內為穹窿頂,磚石砌築。石佛3尊,中為釋迦牟尼,高5?8米,兩旁為二脅侍,左為阿難,右為伽葉,俱為立像。石像衣紋流暢,造型古樸,是北京現存元明時期最大的石雕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水寺石佛
- 又名:興隆寺,俗稱大佛寺
- 位置:北京市房山區歇山崗半山腰上
白水寺始建年代不詳,原為小型土木建築寺廟,明景泰、成化年間曾重修,但在嘉靖年間的山火中化為灰燼,僅留其中的三尊石佛。萬曆四年,常緣和尚重修該寺,為了防止再遭山火,採用當地生產的花崗岩建造了無梁殿,將石佛容納其中。今日,原白水寺的彌勒殿、禪堂、山門、鐘樓等建築都毀壞無存,只有無梁殿和其中的三座石佛仍然完好無損。
無梁殿是一座仿亭閣式無梁建築。外觀上下兩層,石檐飛翹,檐角飾石雕朝鳳。石檐之上,閣體向內遞縮,承托著精美的石制閣頂,頂上的石檐與下部石檐相映成勢。閣內的三尊石佛也由花崗石雕刻而成,背北面南,合掌垂目,立於盤形石雕蓮花座上。中間為釋迦牟尼,左為阿難,右為伽葉。二侍稍前,體稍內傾,作侍奉狀。其中釋迦牟尼石像高5.8米,阿難、伽葉像比釋迦牟尼像稍矮。釋迦牟尼二目低垂,螺發,面部豐滿圓潤,兩耳垂肩,神態安詳莊重。掌心朝天,左手平托右手於胸際。正披袈裟,兩襟掛兩小臂直垂而下。阿難袒右,合掌彎指,袈裟左襟掛左小臂於胸中心線下垂至膝。伽葉袒左,雙手合十。三尊石佛線條清晰,衣紋流暢,造型古樸,是古代石雕藝術中的珍品。
對於白水寺大佛的建造時間尚有爭議,據白水寺重修年代推斷,石佛的年代不會晚於明朝景泰年間。有關專家持兩種不同觀點:一種觀點是,白水寺石佛具有較為典型的金代造像特徵,石佛面部造型與山西華嚴寺金代石佛非常相似,而石佛所踏蓮花座上雕刻的忍冬紋則與大房山金陵御路上雕刻的忍冬紋相同;另一種觀點認為,石佛的造型粗獷高大,是典型的元代藝術[。1990年代之後,燕山辦事處籌集資金對現存石閣作了維持原貌的保護性修繕,重建了白水寺石橋,在山頂修建了虎雲亭,籌建了蓄水池,移栽了大量植物,形成了白水寺森林公園。
無梁殿是一座仿亭閣式無梁建築。外觀上下兩層,石檐飛翹,檐角飾石雕朝鳳。石檐之上,閣體向內遞縮,承托著精美的石制閣頂,頂上的石檐與下部石檐相映成勢。閣內的三尊石佛也由花崗石雕刻而成,背北面南,合掌垂目,立於盤形石雕蓮花座上。中間為釋迦牟尼,左為阿難,右為伽葉。二侍稍前,體稍內傾,作侍奉狀。其中釋迦牟尼石像高5.8米,阿難、伽葉像比釋迦牟尼像稍矮。釋迦牟尼二目低垂,螺發,面部豐滿圓潤,兩耳垂肩,神態安詳莊重。掌心朝天,左手平托右手於胸際。正披袈裟,兩襟掛兩小臂直垂而下。阿難袒右,合掌彎指,袈裟左襟掛左小臂於胸中心線下垂至膝。伽葉袒左,雙手合十。三尊石佛線條清晰,衣紋流暢,造型古樸,是古代石雕藝術中的珍品。
對於白水寺大佛的建造時間尚有爭議,據白水寺重修年代推斷,石佛的年代不會晚於明朝景泰年間。有關專家持兩種不同觀點:一種觀點是,白水寺石佛具有較為典型的金代造像特徵,石佛面部造型與山西華嚴寺金代石佛非常相似,而石佛所踏蓮花座上雕刻的忍冬紋則與大房山金陵御路上雕刻的忍冬紋相同;另一種觀點認為,石佛的造型粗獷高大,是典型的元代藝術[。1990年代之後,燕山辦事處籌集資金對現存石閣作了維持原貌的保護性修繕,重建了白水寺石橋,在山頂修建了虎雲亭,籌建了蓄水池,移栽了大量植物,形成了白水寺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