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蓮心

白毫蓮心產於福建省政和縣,是國家地理保護標誌及證明商標產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毫蓮心
  • 分布區域:福建省政和縣
基本信息,產地,品質特徵,採制工藝,採摘,製作,生長環境,

基本信息

,聞名中外,享譽百年。福建省為產茶大省,素有“茶樹王國”美稱。

產地

福建省為產茶大省,素有“茶樹王國”美稱。北部政和縣是武夷山脈東南麓,擁有獨特的高山平原二元地理,空氣清新、早晚溫差大,四季多雨霧,肥沃的微酸土壤適宜茶樹生長,2008被授予“中國白茶之鄉”稱號。

品質特徵

成品條索緊實、烏黑潤澤、金毫顯露;茶香高長;滋味鮮甜;口感醇厚、潤澤生津。有似蓮子蕊色,香氣清幽,含綠豆清香,味醇鮮爽,湯色橙綠清澈,葉底嫩勻成朵。泡在杯中,兩葉相對而開,中間堅一芽心,猶如蓮子瓣心,頗有情趣。

採制工藝

採摘

蓮心茶採取福鼎大白茶的一芽二葉為原料。
采一 芽二葉之嫩葉製成,因其葉片幼嫩如蓮子心,而葉芽上又多白毛,乾燥後成茶白毫顯而易見,故名曰白亳蓮心。 經萎凋、殺青、揉捻、乾燥等四道工序加工而成。

製作

曬:揉後之葉置日光下略予暴曬萎雕,時間不宜過久。
炒:稱取曬後之鮮葉數兩,置高溫之平鍋內殺菁。
揉:殺菁後之葉,即用手揉之,揉時手勢宜輕,切勿使葉破碎。
焙:揉後之葉即薄攤予焙籠中烘乾,至茶葉捺之即碎為止。
萎凋:目的在於蒸發部分水分,促使芽葉內含物發生適度的變化,消除成品的苦澀味。當地的經驗是萎凋應掌握適當的限度,萎凋程度過輕達不到萎凋的目的;萎凋程度過重,即失水過多,內含物質變化過大,均不利蓮心茶品質的形成。通常,芽葉減重率控制在18%左右,時間6—8小時。當葉色轉為暗綠,葉的側脈折而不斷,折梗尚能脆斷,葉質柔軟,好為適度。
殺青:手工殺青,全用抖炒。做到抖得散,翻得勻。殺青鍋溫180℃左右,投葉量1500克左右,當葉子鬆散不粘手,清香透露即為適度。
揉捻:殺青葉經攤涼冷卻後進行揉捻。過到茶索挺直緊結的目的。乾燥分毛火和足火兩個過。毛火在烘籠上進行,烘溫90—100℃,
每籠投葉量1500克左右,烘至七、八成乾為適度。足火在炒鍋內時行,鍋溫80℃左右,炒至足乾,色略顯灰為適。

生長環境

土壤
土壤類型比較複雜。中山區(內山區)主要是黃棕壤,即普通黃棕壤與山地黃棕壤,母質多為花崗岩、花崗片麻岩、角閃片麻岩,土壤深厚達1.5米以上,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好,PH4.8-5.5;外山丘崗地區(外山區)屬下蜀系成土母質分化而成的黃棕壤為主,土層雖厚,但耕作層淺薄,質地黏重,底層常有不透水粘盤層,肥力和通透性較差,PH5-6.5;其次少部分沿河兩岸及谷地,多為沖積土類,即沙質壤土(烏沙土),土層深厚,肥力高,能透性好,一般為高產茶園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