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毓庚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陝西鹹寧
經歷,業績,
經歷
十月初六(11月2日),日本文部省頒布取締中國留學生規則《關於許清國人入學之公私立學校之規程》,對中國留日學生進行種種無理限制,引起中國留日學生的強烈不滿。
十一月初八(12月4日) ,中國留日學生8000餘人舉行總罷課,推舉白毓庚為武界學生代表,與文界學生代表胡漢民面見清政府駐日公使楊樞,要求楊與日本政府交涉,使其收回成命。
三十二年 (1906)秋,同盟會陝西分會在東京正式成立,白被選為第一任會長。
白又推薦何子奇為軍事教官(一說為第一標標統)。因何仍在日本,陝西當局便電告東京陝甘留日學生同鄉會為其辦理回國事宜。
由於陝西留日學生意見分歧,有人以何是江蘇人為理由堅決反對,致使何未能來陝任職。
為了繼續進行反清鬥爭,白再赴日本向孫中山匯報陝西情況。
根據孫中山指示,白轉從言論入手進行輿論宣傳,和席梧軒合編了《戰時國際公法答案》 ,又與茹欲立、景梅九等人參加了《夏聲》《關隴》等雜誌的創辦工作。他以“西安”的筆名為《夏聲》《晉乘》等刊物撰搞,以“天劍”的筆名為《漢幟》(第一期刊名《洞庭波》)撰稿,在《余提學使之謬狀》一文中,批評陝西提學使余堃對陝西教育界指導無方的“可笑”行為。
約在清宣統元年(1909),白從日本返回陝西,在西安陸軍國小堂任軍事教官,主持兵教訓練。
他暗中從事反清革命活動,被西安知府尹昌齡發覺逮捕入獄,經親友多方營救始獲自由。
1911年10月22日,白隨老同學張鳳翽參加起義。起義成功後,任秦隴復漢軍管帶、標統,參加了陝西東路革命軍與清軍的激烈戰鬥。東路停戰後,又奉張鳳翽之命參加西路戰役,在禮泉、鹹陽一帶與原陝甘總督升允指揮的清軍進行激戰,直至西路議和停戰。
1931年楊虎城就任陝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綏靖公署主任以後,白任西安警備司令部參議。兩年後病逝。
業績
1926年軍閥劉鎮華圍困西安長達八個月之久,致使西安城郊田園荒蕪,城內餓、病而死的人難以數計。楊虎城、李虎臣、衛定一等人領導西安軍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守城鬥爭。期間,白任守城軍隊籌款委員,為城內廣大軍民的生存,竭誠努力,多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