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白榴石,化學組成為K(AlSi
2O
6),晶體屬四方晶系,是一種架狀結構矽酸鹽礦物,屬似長石,成分中的鉀可部分被鈉和鈣類質同象代替。常溫下呈假等軸的四方晶系。當加熱高於605℃時,轉變為等軸晶系的β-白榴石。通常所見的晶體仍保持著等軸晶系變體的外形,呈
四角三八面體,有時呈立方體和菱形十二面體的聚形。白色,帶淺黃或淺灰的爐灰色。光澤暗淡。貝殼狀斷口。摩斯硬度5.5~6。比重2.47~2.50。 一般呈自形的
斑晶出現於富鉀貧矽的噴出岩及淺成岩中。義大利的維蘇威火山和美國的留沙特希爾(意譯即為“白榴石山”)為世界著名的白榴石產地。義大利把它作為提取鉀和鋁及工業明礬的礦物原料。白榴石在結晶後常與殘餘的岩漿發生反應而轉變為霞石和鉀長石,但仍保留白榴石的外形,稱為假白榴石。白榴石在表生條件下轉變為高嶺石等粘土礦物時,鉀轉入溶液中,所以含白榴石岩石風化所形成的土壤常較肥沃。
性質
白榴石主要有以下性質:
硬度:5.5~6
比重:2.47~2.50
解理: {110}解理極不完全
斷口: 貝殼狀
顏色:白色或無色,有時帶淡黃色、學肉紅色或灰色
條痕:無色
透明度: 透明至半透明
光澤:玻璃光澤或光澤暗淡
折射率: No=1.508,Ne=1.509
對稱特點:四方晶系
點群:4/m
空間群:I41/a
晶胞參數:a0=13.04Å;c0=13.85Å;Z=16.
晶體形態
白榴石的晶體結構中含有由矽氧四面體與鋁氧四面體組成的四聯環和六聯環,它們彼此相聯,四聯環平行{100}分布,六聯環平行{111}分布。K充填於六方環形成的16個大孔隙中心,當溫度在625℃以上時轉變為等軸晶系變體β-白榴石(Cuboleucite)。高溫β-相當結晶成四角三八面體{211},偶爾還可與立方體或菱形十二面體相聚而成聚形。通常所見的白榴石晶體仍保持著高溫等軸變體的外形。常呈粒狀集合體。聚片雙晶的結合面為(110),晶面上有時可見雙晶條紋,亦常出現骸晶。
成因產狀
白榴石多產於富鉀貧矽的噴出岩及淺成岩中,為白榴石響岩、白榴石玄武岩、白榴粗面岩等岩石中的主要造岩礦物,通常呈斑晶出現白榴石見於第三紀以後或近代富鉀而貧矽的火山熔岩中,在一些鹼性淺成侵入中體中,有時也可見到有白榴石的產出。白榴石不可能與原生石英共生。
①白榴石是屬於矽氧不飽和典型的高溫礦物,當他形成時,若有多餘的SiO2存在,就將形成鉀長石,因此白榴石石不可能與原生石英共生的。
②白榴石受到後期作用易變化為正長石和絹雲母,亦可為霞石和鈉長石所交代,但它們仍保留白榴石的外形,稱為“假白榴石”或“變白榴石”。
③白榴石受含鈉溶液作用時變為方沸石;表生條件下變為高嶺石等粘土礦物。在白榴石變為方沸石或高嶺石的過程中,成分中的鉀轉入土壤溶液,所以含白榴石岩石所形成的土壤常較肥沃。
鑑定特徵
白榴石色淺,經常呈完好的四角三八面體晶形,產於鹼性火山岩中。
偏光鏡下:無色透明,八邊形或渾圓粒狀。有時出現環帶狀或放射狀。一軸晶(+)。Ne=1.509,No=1.508。重折率很低,近於均質體。具幾組平行的雙晶條帶。
主要用途
義大利的維蘇威火山和美國的白榴石山為著名產地。白榴石可用於提取鉀和鋁及工業明礬。含白榴石的岩石風化所形成的土壤常較肥沃。中國江蘇銅井娘娘山的白榴石響岩中有大量白榴石。可作為提取鉀鹽和氧化鋁的原料。
白榴石強化陶瓷(OPTECHSP)OPTECHSP是一白榴石強化長石陶瓷,其凝締似氧化鋁陶瓷,燒結與常用長石陶瓷相同。製作在耐火代型材上進行。由於有中度透明的芯材,此陶瓷的透明度比在氧化鋁芯材上的冠更好。因為富含白榴石晶體,OPTECHSP更穩定,彈性模量也比常用的以長石為基礎的陶瓷高。
優點為:沒有金屬性或不透明的底部結構;優良的透明度;中度抗繞曲強度;不用特殊技工室設備即可製作。缺點為:在後牙區,折斷的可能性增高;燒結時的收縮,可能使邊緣不密合。
燒窯過程中,白榴石強化陶瓷存在密度增加和燒結時收縮。因此牙冠的貼合度不如金屬一烤瓷冠好。OPTECHSP所含白榴石晶體的濃度高於長石陶瓷。由於白榴石晶體所致的不透明,故不需要用芯材陶瓷。粘固前,用噴砂打磨修復體,使之與樹脂粘固劑的粘固增加。外層為長石質陶瓷,故此層的抗折斷能力比白榴石強化陶瓷芯材的低。
OPTECHSP可用於製作前牙冠及貼面,以及嵌體、高嵌體和頜力小的後牙冠。在後牙區,推薦使用樹脂粘接劑。由於雙固化的樹脂粘接劑可使抗折斷強度增強,故推薦使用。調整牙殆在水冷卻下進行,用細金剛鑽針或有光滑面石尖。最後打磨用可曲橡皮輪或杯,最後用氈錐和拋光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