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枕白眉猴

白枕白眉猴

白枕白眉猴(學名:Cercocebus atys):是生活在非洲的一種體型中等的猴子。雄性頭體長47-67厘米,雌性頭體長45-60厘米;尾長40-80厘米;雄性體重7-19千克,雌性體重4.5-7千克。尾巴比自己的身體長。它的名字也叫烏黑白眉猴,有黑菸灰色的皮毛下體顏色較淡,手和腳稍深。

從熱帶稀樹草原至林地都有分布。還棲息於農耕區河流沿岸和沼澤附近的森林及棕櫚樹林。是有性別二態性的行為模式:雄性從事社會行為更加頻繁,例如鬥毆等行為。雖然大多是在陸地活動,但偶爾會樹棲,尤其要避免掠食者的攻擊。主要食水果和堅果,尤其是棕櫚果,也吃莖、根、芽、穀物和沼澤植物,以及草、種子木耳和真菌的葉子,無脊椎動物是其的另一種主食。

分布於象牙海岸、加納、幾內亞、賴比瑞亞、塞內加爾、獅子山等非洲國家。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白枕白眉猴雄性頭體長47-67厘米,雌性頭體長45-60厘米;尾長40-80厘米;雄性體重7-19千克,雌性體重4.5-7千克。是生活在非洲的一種體型中等的猴子,尾巴比自己的身體長。它的名字也叫烏黑白眉猴,有黑菸灰色的皮毛下體顏色較淡,手和腳稍深。鼻口部有一相當長的連鬢腮須,裸露的面部皮膚呈深灰色或斑駁雜色。上眼瞼是驚人的純白色。能明顯的看到眼瞼的閃爍與各種表情的組合,這些面部的用於進行通信交流。
有2個亞種:指名亞種(烏黑白眉猴)和白枕亞種。顧名思義,烏黑白眉猴通體是菸灰色的黑毛,偶爾有一個背部有小條紋,但頭部從來沒有不同顏色的螺紋或頂冠,冠毛髮稻草色並有黑色毛梢。而白枕白眉猴頭頂後部有白色毛皮,頭和面部顏色較深,背部有更加突出條紋,頭冠頂有一個螺紋或白色的橢圓形標誌。

棲息環境

棲息於陸地生物群落森林的熱帶雨林、原始森林、次生林、林帶和沼澤濕地,駐留在潮濕和乾燥的山谷和紅樹林中。在幾內亞從熱帶稀樹草原至林地都有分布。還棲息於農耕區河流沿岸和沼澤附近的森林及棕櫚樹林。象牙海岸西南部該塔伊國家公園是唯一留在西部非洲的原生林,這裡發現許多野生的白枕白眉猴種群,為研究該物種提供了廣泛的基礎。在這個公園裡,每年二季,平均降雨量為1830毫米,平均氣溫為24攝氏度。白枕白眉猴生活的垂直高度從海平面到1000米以上。

生活習性

白枕白眉猴生活在多雄多雌群體的家族群中,每個族群15-100多隻。這種社會結構導致了它們混雜的繁育體系,其中無論雄性還是雌性都有多個交配夥伴。
在這個混雜系統中雌性更具積極選擇性,然而,雌性往往也是雄性侵略的受害者,在發情期,雄性會在同族群中和多隻雌性交配,同樣,雌性也可以與多隻雄性發生交配。非群族的外來雄性往往進攻有嬰兒的雌性,會殺嬰並屢屢得手。老年和排名較高的雄性會捍衛它們與之交配過的雌性並保護自己的嬰兒。被殺嬰後,雌性會立即進入發情。
白枕白眉猴是生活在地面的晝行猴子。有性別二態性的行為模式:雄性從事社會行為更加頻繁,例如鬥毆等行為。雖然大多是在陸地活動,但偶爾會樹棲,尤其要避免掠食者的攻擊。
飲食麵相對較為狹窄,主要食水果和堅果,尤其是棕櫚果,也吃莖、根、芽、穀物和沼澤植物,以及草、種子木耳和真菌的葉子,無脊椎動物是其的另一種主食。它們有極強大的頜骨和大尺寸的門牙,方便消耗硬食。整個飲食的25%至80%隨季節性變化,大多是從森林的地面枯枝落葉回收的堅果,強大的後臼齒可咬開硬果仁的外殼。偶爾食動物性食物,如地面的昆蟲和蠕蟲,不包括節肢動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布吉納法索、象牙海岸、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賴比瑞亞、塞內加爾、獅子山。
白枕白眉猴
白枕白眉猴分布圖

繁殖方式

雄白枕白眉猴在不到1歲時就有性萌動,但它們最早的射精是在4歲。而雌性的青春期為4歲,到5-6歲時才達到可繁殖的性成熟期待。雄性青少年比雌性成熟早。雌性在30-39個月時會有初潮,此時陰部腫脹,通常約一年後在49至55個月大時會產第一胎。每胎之間的平均間隔為13-16個月,嬰兒死亡率較低與具有較長的生育間隔有關。雌性白枕白眉猴每次產一個幼仔,出生率是0.92 /年。
繁殖季節從5月至9月,平均懷孕期167天,斷奶期最早4個月,平均斷奶期10個月,平均生殖成熟年齡4年。
幼仔出生後,會由母親攜帶在的腹側,但後來幾個月就會自己扒在後背上。雌性會給幼仔2-7個月的精心餵養護理,哺乳期為4-10個月。幼仔的親屬,族群中還有年齡從10到12個月以上的其他兄弟姐妹和長輩。若雌性在6個月內其誕生的幼仔失去,就會立即再次進入發情期,因此,雄性會殺死這些6個月內的幼仔,出現殺嬰現象,以求與雌性交配。
出生後,幼仔在族群中的地位排名緊隨母親其後,但雄性後代會迅速崛起,幾年後的排名會在母親之上。

亞種分化

白枕白眉猴(2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白枕白眉猴指名亞種
Cercocebus atysatys
Audebert, 1797
2.
白枕白眉猴白枕亞種
Cercocebus atyslunulatus
Temminck, 1853

種群現狀

該物種面臨最大的生存危機是森林破碎化造成的棲息地退化,這是由於人類砍伐木材造成森林喪失。也有當地人為取肉類而狩獵。另一個主要威脅就是該物種入侵農耕區,襲擊農作物或被獵殺。然而,在其分布的北部和西部地區,這裡居住的是穆斯林,狩獵不認為是一個重大威脅。
該指名亞種生活在一些保護區內,包括大國家公園(Tai National Park)和薩伯國家公園(Sapo National Park)。白枕亞種生活在科莫埃國家公園(Comoe National Park),但仍面臨國內衝突和狩獵的威脅,急待保護,被列為瀕危物種。在象牙海岸的Dadieso森林保護區和馬拉韋國家公園,也有記錄。許多保護區應上升到國家公園的地位。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指名亞種——易危(VU);白枕亞種——瀕危(E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