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撣縣

白撣縣城遺址位於百善集南,青衛集西,南北長約700米,東西寬約600米,北距縣城22公里。遺址地表散布大量的殘磚、碎瓦和陶片等。路邊的排水溝內,文化層暴露明顯,厚約1.3米,上距地表0.5米,磚、瓦、陶片更為密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撣縣
  • 北距縣城:22公里
  • 位置:百善集南,青衛集西
  • 文獻記載:《宿州志》
簡介,縣城遺址,

簡介

東魏置。
北朝東魏武定五年(547),置白撣縣(治今安徽濉溪縣百善鎮南),屬譙州臨渙郡。
北齊天保元年(550)白撣縣改屬譙州譙郡(治安徽故渦陽故城)。
隋大業元年(605),白撣縣併入臨渙縣。故城易名百善集,系吉利語。清光緒時《重修安徽通志·古蹟》載:百善集“蓋即白撣之訛”。

縣城遺址

白撣縣城遺址位於百善集南青衛集西,南北長約700米,東西寬約600米,北距縣城22公里。遺址地表散布大量的殘磚、碎瓦和陶片等。路邊的排水溝內,文化層暴露明顯,厚約1.3米,上距地表0.5米,磚、瓦、陶片更為密集。共採集泥質紅灰陶繩紋瓦片4件,瓷片2件,夾沙灰陶2件,紅陶、灰陶片4件。陶片紋飾有粗細繩紋、弦紋、焦葉紋、附加堆紋等。遺址東部地表陶片較少,但路旁溝內文化層厚約1.5米,採集了泥質雲紋灰陶瓦當1件,平足碗底2件,泥質灰、紅陶片多件。紋飾有圈帶紋、魚網紋、波浪紋、繩紋等。瓦片多為灰、紅兩種,紅陶瓦片頸短、卷沿淺的居多;灰陶瓦片頸長,卷沿高,而且繩紋較深。按出土文物分析,系春秋至東漢遺物,故該城應屬春秋時期始建。
清光緒《宿州志》記載:“東魏武定五年析臨渙郡置白撣縣,後齊郡廢。隋大業初省白撣併入臨渙。”又謂“魏書作白撣即今日百善”。“白撣”與“百善”諧音,故今日“百善”是從“白撣”演變而來。至於二者地理位置的變遷,據推斷,白撣縣廢以後,隨著隋運河的開鑿和利用,原來白撣故城的人們便向交通方便的運河岸邊集結,發展商業,逐步形成百善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