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掌長臂猿雲南亞種

白掌長臂猿雲南亞種

白掌長臂猿雲南亞種(學名:Hylobates lar yunnanensis):體長為50-64厘米,體重8-9千克,全身體毛密而長,較為蓬鬆,均呈褐黃色,不同亞種之間色澤有所變化。顏面部為棕黑色,但是手、腳的毛色很淡,遠望時近似白色,所以也叫白手長臂猿,此外自眉的邊緣經面頰到下頜有一圈白毛形成的圓環,把臉部勾勒得十分醒目。

主要棲於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常以各種熱帶漿果、核果和多種嫩樹葉、芽、花等為食。聽覺和嗅覺靈敏,性膽怯,怕冷。四季均可繁殖,年產1胎,懷孕期為7-8個月,每胎產1仔。分布於。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白掌長臂猿雲南亞種體重體長為50-64厘米,體重8-9千克,全身體毛密而長,較為蓬鬆,均呈褐黃色,不同亞種之間色澤有所變化。顏面部為棕黑色,但是手、腳的毛色很淡,遠望時近似白色,所以也叫白手長臂猿,此外自眉的邊緣經面頰到下頜有一圈白毛形成的圓環,把臉部勾勒得十分醒目。腿短,手掌比腳掌長,手指關節長;身體纖細,肩寬而臀部窄;有較長的犬齒。臀部有胼胝,無尾和頰囊。喉部有音囊,善鳴叫。

棲息環境

主要棲於熱帶雨林和南亞熱帶山地濕性季風常綠闊葉林,其棲息地海拔約從100-2500米,是已知長臂猿中分布海拔最高的一個種。在雲南中部的棲息地氣候溫涼濕潤、終年無雪、霜期短,一年四季都有鮮嫩的樹葉、花苞和果實。活動領域比較固定,無季節遷移現象。活動與覓食均在15米高大喬木的樹冠層或中層中穿越進行,很少下至5米以下的小樹上活動。

生活習性

一般由5-8隻廈跨悼組成一個家族,其中有一隻成年雄猿和一隻成年雌猿,其餘都是半成年和幼小的長臂猿,由成年雄猿擔任首領。長臂猿成熟期比較長,家庭關係不僅穩定,而且和諧友善,家族中的成員之間一般員阿說拜都很和睦,互相愛護,共同防衛。過著雌雄配偶式的家庭生活,具有領域己恥性。白天在森林20-30米高的樹上用兩臂攀抓樹枝擺動、騰躍,前後肢並用,速快如飛。肘部較長,臂肘可以全方位旋轉糠恥糠360度,既可以左右前進,又能夠急進急退,雙足只起到輔助蹬踏的作用。
聽覺和嗅覺靈敏,性膽怯,怕冷。鳴叫是群體成員的主要聯絡方式,每天清晨,雄獸和雌獸合唱般地啼嗚,或抑揚頓挫,或悲悽低回,或發出間隔的類似於吹水泡的聲音,雄獸的叫聲夾在雌獸的聲音之中,並且在叫聲結束時,附加上一段尾音。
雜食性,常以各種熱帶漿果、核果和多種嫩樹葉、芽、花等為食,在所覓食物中以無花果占主要成分。亦食少量昆蟲等動物性食物。樹葉大約占34%,果實占59%,花朵占3%,昆蟲、小鳥等動物性食物占10%左右。

分布範圍

僅分布在中國雲南西南部的孟連、西盟(大黑山)、滄源、南定河、瀾滄等幾個縣境內。

繁殖方式

四季均可繁殖,雄獸和雌獸主要在冬季和春季交配,年產1胎,雌獸的懷孕期為7-7.5個月,交配受孕後依然同群體一起活動,3-4個月後腹部微有隆起,隨著胎兒增長,腹部逐漸增大,日常行動也變得更謹慎小心,但直至分娩依然隨同群體在一起。分娩一般在秋季和初冬,每胎僅產一仔。初生的幼仔體色呈淡黃色,體重為110-170克,6個月後斷奶,8個月就能完全獨立生活,但仍不離開群體,直到6歲左右,接近性成熟時才慢慢脫離群體,獨立生活,7-8歲時性成熟,尋覓配偶。壽命為20-30年。

種群現狀

白掌長臂猿雲南亞種是中國僅有的亞種,是1964年才被中國學者發現的,是中國長臂猿中拒采辨數量最少的一種,僅剩下30-40隻左右。這個亞種被列為數據缺乏愉潤說,作為其分類和地理界限沒有明確界定,但數量規模是由所其生存的關鍵,該種群瀕臨滅絕。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多主拜捆紅色名錄ver 3.1——數據缺乏(DD)。

種群現狀

白掌長臂猿雲南亞種是中國僅有的亞種,是1964年才被中國學者發現的,是中國長臂猿中數量最少的一種,僅剩下30-40隻左右。這個亞種被列為數據缺乏,作為其分類和地理界限沒有明確界定,但數量規模是由所其生存的關鍵,該種群瀕臨滅絕。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數據缺乏(D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