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臨症會要》。具有補脾,溫腎,理肺,益火培土,化氣行水之功效。主治慢性腎炎合併尿毒症。腎炎日久不愈,浮腫或輕或重,小便短少,甚至點滴而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扁豆散
- 出處:《臨症會要》
處方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加減化裁,附註,
處方組成
白扁豆500g,紅飯豆250g,焦白朮,白茯苓、熟附片、澤瀉、麻黃、桂枝、炒白芍、炒黃柏、車前子、木通、陳皮各60g,炒知母、炒地膚子、炒麥芽、甘草、細辛、乾薑各30g,乾廑蟲(土鱉)、乾螻蛄(土狗)各36個。
用法用量
上藥共炒,以白扁豆焦枯為度,共研極細未,貯瓶備用。每次服6g,飯前以米湯調服,乾嚼或以少量開水送服。日服3次,1料為1療程。病重者可連服3料。
功用
補脾,溫腎,理肺,益火培土,化氣行水。
主治
慢性腎炎合併尿毒症。腎炎日久不愈,浮腫或輕或重,小便短少,甚至點滴而出。
方義
水腫病,其本在腎,非獨腎臟為病也。慢性腎炎,正虛邪實,或尿毒症,已頻於危險階段。故方中重用溫中利濕,養胃健脾之白扁豆為主;佐以引水消腫之紅飯豆;散結除脹之大麥芽;逐水祛瘀之磨蟲、螻蛄。更輔以加味三合湯全方,炒研為散劑,每服6g,乃重症輕投、急病緩用。本方補而不滯,行而不峻。如能耐心堅持服藥,不欲急於求成,多可轉危為安而得以治癒。
運用
辯證要點:肺腎兩虛。
腎炎日久不愈,浮腫或輕或重,精神疲乏,頭目昏眩,嗜睡食少,噁心嘔吐,反應遲鈍。腎功能受損嚴重。
加減化裁
如婦女患者,加茺蔚子、澤瀉、芍藥各60g。
附註
驗之臨床,屢用效佳。史X,男,14歲。患慢性腎炎9年,面肢經常浮腫,中西藥治療無效。投以白扁豆散3料而愈,至今4年未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