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慶林

白慶林

白慶林,評書、滑稽二簧藝人,滿族,藝名是慶有軒、雲里飛,北京人,清光緒年間演出作品:《捉放曹》、《罵曹》、《桑園會》、《轅門斬子》、《坐宮》、《珠簾寨》、《法門寺》、《九龍杯》、《□蠟廟》、《鍘美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慶林
  • 別名:慶有軒,雲里飛
  • 國籍:中國
  • 民族:滿族
  • 職業:藝人
生平經歷,童年,青年,晚年,作品生涯,

生平經歷

童年

他自幼入嵩祝成班學京戲,出科以後,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變前,曾搭四喜班充任武行,事變後因該班作藝之三慶園被火焚毀而散去。因聽評書《西遊記》,又拜恆永通為師,學說《西遊記》,取藝名慶有軒。

青年

恆永通是說《西遊記》一門藝人中頂掌門戶的門長猴兒安(安太和)的弟子,滿族。從猴兒安開始,在北京說《西遊記》的才由道情書改為評書講說。慶有軒繼承恆永通的衣缽,說了幾年《西遊記》,最拿手的是“豬八戒鬧無底洞”一回,說書時仍打著漁鼓筒吟誦書贊,兼賣沉香佛手餅,有道情遺韻,因收入微薄,難以維生,便攜長子白寶山(藝名畢來鳳,人稱“小雲里飛”)、次子白寶亭(相聲藝人,焦德海之徒)到花市大街等處撂地演出,父子用大白抹出白眼圈,用白土子在地上寫“平地茶園特約超等名角雲里飛、畢來鳳,雨來散,風來亂”。寫完後,雲里飛“啊”地大聲怪喊,畢來鳳把鞋脫下來,光著襪底翻筋斗,招徠觀眾。所作之藝乃是一種託名京戲的臨時滑稽,重在抓包袱兒。如唱《三盜九龍杯》,據張次溪《人民首都的天橋》中的記載:“老雲里飛把破大棉襖紐扣兒解開,算是飾周雲花,壁里蹦(畢來鳳)飾楊香武,鑼鼓文場是用嘴說,那塊寫字的大白,就算是九龍玉杯。楊香武見周雲龍那一幕,說三天之內要盜取九龍玉杯,說到這裡,老雲里飛就把這塊大白拿起來往懷內衣裳兒內一放,說杯呀在這兒哪,叫你臭妹妹的盜不了去。圍觀眾人大笑,緊跟著就要錢。”有一些京劇、相聲藝人也來雲里飛這裡搭班參演。他們常演的節目有《三盜九龍杯》、《駱馬湖》、《惡虎村》、《探親家》等。至民國初年,雲里飛父子班演唱的《戲迷傳》,紅極一時。

晚年

雲里飛為人愚直,晚年時,間或一人往各處撂地說《西遊記》和相聲短段,兼賣沉香佛手餅。當其開口唱時,先拖漁鼓筒敲擊,砰砰作聲,再唱“一洞天,美猴王,保著唐僧去取經”之類詞句,形容孫行者之猴性,豬八戒之呆性,俱惟妙惟肖。後患癱瘓,行動艱難,乃停演。

作品生涯

白寶山繼承其父的藝業和名號,亦被人稱為雲里飛。民國時期,天天領著五六個能串演生、旦、淨、末、醜各色行當的夥計,在北京天橋撂地演唱滑稽二簧,名聲大噪,曾被人喻為此期天橋八大怪之一。他們能演的書目很多,如《捉放曹》、《罵曹》、《桑園會》、《轅門斬子》、《坐宮》、《珠簾寨》、《法門寺》、《九龍杯》、《□蠟廟》、《鍘美案》等。據《人民首都的天橋》載,演唱時,“他的場內是三條板凳,前面有一個籬笆,裡面有桌凳,專門賣茶,好像是雲里飛劇場的包廂。場子裡很簡單,一個桌兩條板凳,算唱戲用的,所多的就是一塊印著牛黃解毒丸廣告的大台簾,做下場門。這唱戲也有行頭,在天橋算是獨一份。行頭的新奇和製法,真叫人叫絕,烏紗蓋頂的烏紗帽,是用大紙盒改造的,上面塗些兒墨,別的帽兒也都是用紙菸盒先剪好樣子,再針線縫上便成了。鬍子的製法更簡單,是用長頭髮系在鐵絲上。更妙的是一根鐵絲上,繫著一些鵝毛,便算是舞台上的雉翎。一根蘆茅棍,上系一些紅線麻繩,便成了馬鞭。戲衣呢,大褂不扣鈕,就算是袍。更有一種特製的戲衣,是用面口袋染紅了,縫成一個背心,上至天子,下至走卒,都能穿”。白寶山等除演此類滑稽二簧外,有時也串演一段相聲,以資調劑。
白寶山的弟子很多,有男有女,如馬艷華、夏麗華等。相聲藝人郭全寶幼年時也向他學過滑稽二簧。白寶山之子白全福(藝名飛不動)自動隨父在天橋作藝,後專攻相聲,成為天津市曲藝團的相聲名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