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底板病

白底板病

甲魚白底板病(甲魚失血症)一直是個爭議性非常大的疾病,算是個疑難病,是僅次於腮腺炎病對甲魚危害最為嚴重的病害,死亡率高、治療難度大,一般100克以上規格的甲魚才爆發此病。

發病初期甲魚每天的死亡數量在千分之二左右,後平穩上升,每天的死亡數量緩慢逐步加劇,若不及時治療或治療措施不當,會導致全軍覆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底板病
  • 別名:出血性腸道壞死病
  • 死亡率:在0.1%~0.5%
  • 病原體:細菌
早期症狀,發病症狀,流行情況,病原與病因,防治方法,預防,治療,

早期症狀

白底板病早期基本無症狀,水溫27~28℃以上就會出現此病,最初發現無症狀地死甲魚,頭頸肉被同類吃光,僅剩骨骼;或發現甲魚還活著,頸部已經被咬爛,有人稱此病為“爛頭頸”,不久白底板病就爆發起來。無症狀地死亡爛頭頸即是白底板病的早期症狀。

發病症狀

外觀:患病甲魚外觀較厚,腹甲呈純白色,故名白底板病。甲魚的其他部位完好無損。有時表現為紅底、腐皮、爛鰓、雄性生殖器突出等,但大多數情下表現為白底。
解剖:肝臟腫大呈土黃色或青灰色,有時為充血的“花肝”;膽腫大、色淡;腎貧血、變黑;脾臟變黑變小或呈淡紅色腫大;心臟發黑、腫大;肺部變黑,有氣泡、腫大、或充血發紅;口咽腔充血,無血或黃色糜爛;腹腔往往有積水或淡紅色血水,整隻甲魚呈嚴重貧血、缺血狀態;腸道內充血糜爛或者失血發白。

流行情況

白底板病流行面很大,危害相當嚴重。該病一般發生在體重在100克以上的甲魚。患有白底板病的池塘,一般日死亡率在0.1%~0.5%,嚴重者可達1%。

病原與病因

對引起白底板病的病原還不是很清楚。有人從患病的甲魚體內分離到嗜水氣單胞菌、遲緩愛得華氏菌和普通變形桿菌,認為是細菌引起;也有人從病甲魚體內分離到病毒。筆者認為,病毒引起白底板病的說法比較合理。

防治方法

預防

預防:①選用優質甲魚苗種,提高甲魚的生長和抗病能力。
②嚴格進行消毒:放養前半個月,魚塘必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徹底消毒才可使用;在出池、放養以及過塘過程中注意細心操作,以免機械損傷。
③定期進行水質調節和水體消毒:每隔15-20天用30斤/畝·米的生石灰或用0.7斤/畝·米的二溴海因全池潑灑;使用光合細菌1-3ppm加以改善水質,中和池中各種有機酸,改善底質環境,保持水質穩定,防止強烈和頻繁的應激引起甲魚抵抗力下降。
④營養保健劑活性氧,其富含特殊殺菌等活性物質能形成活性微生物保護膜,減少腸內腐生菌的污染、維持腸道健康,從而加快對飼料中蛋白氮、胺基酸等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添加量80克/20公斤。
⑤選用營養均衡、新鮮度好的甲魚配合飼料,保證甲魚的正常生長和增強甲魚的體質;出溫室放養前10天應在飼料中加強速餌淨、膽利康的添加,以增強甲魚自身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⑥均衡投喂,防止爆增投餵。
⑦ 作好水質管理,每一周用40~50ppm的生石灰消毒池水一次,可以有效地預防白底板病的發生。

治療

1.外用:第一天,用50~60ppm的生石灰+10ppm的食鹽,全池潑灑;第二天,用2~4ppm的二氧化氯全池潑灑;第三天,用白底消1號使用前24小時浸泡成10~15ppm,連渣全池潑灑;第四天,用白底消2號使用前24小時浸泡成10~15ppm,連渣全池潑灑。
2.內服:在飼料中添加白底康每100公斤飼料中添加1公斤,連續投餵5~7天。一般經過上述療程,甲魚白底板病就可痊癒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