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白帝,赤帝》以踏遍山河,壯觀天地為線索,或感喟江山,思量史跡,或沉吟美景,抒寫情懷。該書收錄了《梅園的早晨》《煙雨深處的紫鵲界》等文章;那些高聳的山脈或涓涓的溪流,都讓人讚嘆於大自然這個神奇充滿魅力的造物主,作者通過行走和記錄下這些壯闊的瞬間,用婉約細膩的文筆來訴說情感,用磅礴開闊的文字來描訴景色。是本文與質、景與識交融的作品。
作品目錄
梅園的早晨 漫過魯院的冬 漂的五味 煙雨深處的紫鵲界 一個書生的萬水千山 披風滕王閣 北戴河的海日 聆聽書院的迴響 滄桑在浪尖上的老龍頭 漫溢耒水的綠 雲靜西嶺 | 琥珀里的陽雀坡 陽雀坡“家訓” 芋頭寨的靜 幽古龍居崖 清韻滿勾藍 白帝,赤帝 三峽記 趙子龍的桂陽 浮在波光上的書聲 茅洞橋年景 月掛眉山 | 紫雲下的書香 通道的紅與綠 火龍騰起的地方 平原上那座突起的高峰 兵書閣記 凝固在穿岩山的時光 九郎山的英雄氣 伏波嶺記 白雲生處李家村 雪峰村之晨 風綠冷水江 | 霞光里的袁家灣 清水塘訪清 雨花的快與慢 剛柔雨花 燃燒的大圍山 相遇圭塘河 雲龍在奔跑 淥水曲 淳古茶亭 晨光里的惠民 濂溪記 |
作品鑑賞
散文集《白帝,赤帝》匯集了作家張雄文近年來行走散文的精品之作,皆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北京文學》等報刊發表過,主要內容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大類。
讀他的寫景散文,首先感受到的是他文字的綺麗、精美和大氣,一個接一個的新奇比喻如串聯在一起的粒粒珍珠,讓人不得不佩服他觀察的細緻入微和想像的豐富奇特。如在《煙雨深處的紫鵲界》中,“天空像一張苦瓜臉,慳吝地藏起滿天晶亮的星月,山腳四周倒有星星點點的燈火,像大地的眼睛,好奇地盯著一群摸黑闖入的不速之客”,“綠意掩映的山水畫裡,屋舍兀自憨厚地沉默著,仿佛是些等著一個千年承諾的”。在《滄桑在浪尖上的老龍頭》中,“陽光下一行行珠玉般跳躍的詩句,將老龍頭每一塊剛硬的巨石,浸染成儒雅的江南秀士,文採風流像山澗漫過苔蘚覆蓋的青石,溢滿斑駁的城牆上下”。
這些新奇的比喻讓作品呈現生動明亮、蓬勃鮮活的藝術特點,作者細膩的情感巧妙地融化於富有想像意味的文字中,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讀者在體會作者愛自然、愛祖國的真摯感情的同時,也會不由得升起愛我大好河山的豪情壯志。因而,這一系列寫景抒情的散文佳作便成為作者為祖國山河大地譜寫的一曲曲赤子頌歌。
讀張雄文的人文景觀散文,則又是另一種風格,宏大、厚重、沉鬱、頓挫。張雄文是從寫傳記文學起步的,一系列關於粟裕將軍的書籍,在社會上好評如潮,熱銷不止,從而奠定了他在文學界的地位,躋身於優秀作家行列。這種超凡的敘述能力,用來寫作歷史文化大散文真是如魚得水,揮灑自如。他的筆力遒勁雄健,敘述鏗鏘有力,仿如一首節奏鏗鏘有力的行進曲,一步一步將故事引向高潮,又如奔騰的大河之水吞吐古今,讀起來令人盪氣迴腸。
他超凡的敘述能力不僅體現在波瀾壯闊的宏大敘事上,也體現在鮮活入微的生動細節間。如在《聆聽書院的迴響》中,“徘徊在書院闃寂的通廊上,我倏忽間屏住了呼吸,似乎看到了歷史深處蔣介石那張冰雪般陰冷的笑臉,如果沒有書院裡那次召開的緊急會議,沒有那個湖南口音發出的睿智的聲音,我想,這個瘦高的男人竹葉般浮動的笑臉,必定會更加恐怖”。這些細節加上充分的想像力,現場感和代入感很強,有一種抓人心魄的力量,讀者的情感會在不知不覺中被文字牽著走,時而欣慰,時而悲憤,時而坦然,令人難以釋卷。
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沒有一味地沉湎於自然和歷史的榮光中,而是把神話故事、自然風貌、人文歷史、時代倫理熔於一爐,可謂內容廣博豐富。同時,在探幽歷史的過程中,又能清醒地審視著現狀,因而拓展了作品的思辨空間,為作品增添了哲理韻味。
就拿《白帝,赤帝》一文來說,作者以白帝城為敘述的基點,緊緊圍繞白帝、赤帝與王侯將相爭奪政權而糾纏不清的歷史,從上古傳說少昊、太昊開始,按照朝代更迭的先後順序,寫了周王室、漢高祖、王莽、公孫述、劉備等歷史人物和典故,最終告訴人們一個道理,王侯將相、勝負成敗皆虛妄,唯有蘊含在大自然中的人文精神,傳統文化的精髓,仁義禮智信等才會永傳不朽。正如作者在《三峽記》中所寫,“像暗夜裡的一盆火,溫暖過爾虞我詐的人間許多年,彰顯了封建君臣間難得的一抹赤誠與溫情,也將白帝城與三峽沐浴在道德的光芒里,冷峻險艷而又熠熠生輝”。
作品評價
《白帝,赤帝》全書所輯篇章深受《古文觀止》等經典文學的影響,以踏遍山河、壯觀天地為線索,或感喟江山、思量史跡,或沉吟美景、抒寫情懷。文筆或婉約細膩,或汪洋恣肆,又巧妙楔入深沉睿智的思索,是一部文與質、景與識交融的佳作。
(紅網評)出版信息
2023年4月,《白帝,赤帝》由北京日報出版社首次出版。
作者簡介
張雄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委員會副主任、湖南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株洲市作家協會主席。出版有《
無冕元帥》《
名將粟裕珍聞錄》《
吹角連營》《
雪峰山的黎明》《
潮卷南海》《燕啄紅土地》等15部書總計四百餘萬字。曾獲山西省第九屆“五個一工程獎”、第八屆冰心散文獎、第四屆四川散文獎等多種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