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灰蜻主要分布於北京、河北、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四川、雲南等地。白尾灰蜻雄蟲胸部深褐色,背板中央具緊密連線的黃斑;翅透明,前緣脈即鄰近翅脈黃色,M2脈強烈波狀彎曲; 足黑色,具刺;腹部1~6節黃色,7~10節黑色,上肛附器白色。 雌蟲體色發黃。它體長40毫米,翅展80毫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尾灰蜻
- 拉丁學名:Orthetrum albistylum Selys
- 界:動物界
- 綱:昆蟲綱
- 目:蜻蜓目
- 科:蜻科
- 分布區域:北京、河北、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四川、雲南等地
-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 寄主昆蟲:害蟲
- 寄主危害作物:水稻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
形態特徵
腹長33毫米,後翅長39毫米。雄蟲灰白色,覆白色粉被。額黃色,頭頂黑色。胸部背面具兩條黑色條紋,胸側各具3條黑色斜紋。翅脈和翅痣黑色,翅端帶小的煙色斑。足黑色。腹背兩側具黑色縱紋,末端4節黑色,上肛附器白色。雌蟲黃色,腹背具黑褐色不連續之黑褐斑,第7—9節幾乎黑色,第10節白色。
白尾灰蜻雄蟲胸部深褐色,背板中央具緊密連線的黃斑;翅透明,前緣脈即鄰近翅脈黃色,M2脈強烈波狀彎曲; 足黑色,具刺;腹部1~6節黃色,7~10節黑色,上肛附器白色。 雌蟲體色發黃。它體長40毫米,翅展80毫米。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於北京、河北、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四川、雲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