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鄉(四川青川縣白家鄉)

白家鄉(四川青川縣白家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家鄉位於青川縣南65公里,與廣元市利州區白朝鄉、劍閣縣上寺鄉、青川縣建峰鄉接壤。鄉轄4個行政村,3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934人(2017):幅員面積62.3平方千米;全鄉平均海波871米,平均氣溫14.7度,年均降雨量1340毫米;境內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被譽為青川工業原料基地,特色農產品資源以馬村貢米(已註冊商標)最具特色,是唐朝為武則天的進貢名品,銀溪櫻桃及櫻桃酒暢銷各地,旅遊資源得天讀厚,有長達12公里的地下仙宮——蕎魚溶洞群,鳳台石林,清代古墓群等景觀1560萬元。人均純收入10860元。鄉轄中心國小校1所,有在校教師60人,學生280人,竹下公路貫穿全鄉3個村,鄉內有縣道15公里,距寶成鐵路12公里,全鄉村村通電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家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四川青川縣
  • 面積:62.3平方千米 
  • 人口:6934人(2017) 
  • 車牌代碼:川H
  • 耕地面積:17005.2畝
歷史沿革,基本概況,自然資源,經濟發展,社會事業,基礎設施,機構設定,旅遊資源,人口數據,

歷史沿革

民國七年(1918年)建政屬松柏團。1935年設松蓋壩第十七聯保。 1940年屬涼葛鄉。1951年分涼葛鄉境東建松蓋鄉,屬昭化縣涼葛區。1952年劃歸昭化縣下寺區。1953年劃出火石、馬村、侯家、華尖4村建白家鄉。1955年撤下寺區,劃歸寶輪區。1956年撤寶輪區,將松蓋併入白家鄉,為縣直屬鄉。1957年復屬下寺區。1958年撤下寺區,改白家鄉為白家公社。1984年改白家公社為白家鄉。1985年屬市中區竹園區公所。1989年屬元壩區。1991年劃歸青川縣,屬竹園區。1992年撤竹園區,白家鄉為縣直屬鄉。

基本概況

白家鄉位於青川縣東南90公里,與廣元利州區白朝鄉劍閣縣上寺鄉、青川建峰鄉接壤,被稱為青川“東南門戶”。全鄉幅員面積62.3平方千米。現轄馬村、松蓋、華尖、銀溪、火石、王家、白果、侯家8個行政村,5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934人(2017)。鄉政府駐地華尖村一組,位於磨竹公路3公里路旁,是全鄉政治、交通、地理中心。
白家鄉區點陣圖白家鄉區點陣圖
全鄉平均海拔871米,年均氣溫14.7℃,年降雨量1340毫米。境內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被譽為青川工業原料基地,特色農產品資源以馬村貢米(已註冊商標)最具特色,是唐朝為武則天的進貢名品,銀溪櫻桃及櫻桃酒暢銷各地,旅遊資源得天讀厚,有長達12公里的地下仙宮——蕎魚溶洞群,鳳台石林,清代古墓群等景觀1560萬元。人均純收入2500元。鄉轄村小6所,完小1所,有在校教師70人,學生960人,竹下公路貫穿全鄉3個村,鄉內有縣道15公里,距寶成鐵路12公里,全鄉村村通電話。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據專家勘測,可開採煤炭130萬噸,鋁礦300萬噸,硫鐵礦100萬噸,瀝青煤140萬噸,石英礦2000萬噸,粘土礦上億噸。豐富的礦產資源分布在全鄉8個村,具有量大質優的特點。
糧油作物。主產玉米、小麥、水稻、黃豆、紅苕、花生、菜籽、洋芋等,年產糧食油料3500噸左右。其中馬村貢米最具特色,馬村貢米產於馬村三、四社,小地名俗稱黃金田,年產貢米15000公斤。由於該地海拔低,日照長,土壤肥沃,屬爛泥田,扁平沙土,所產稻米香甜可口,如同糯米,有滋膚養顏奇效。
林牧業。林木以柏樹、松樹、樟木等為主,主要分布在侯家、馬村、火石一帶,林木蓄量0.5萬立方米。牧業以土雞、生豬、山羊、蠶繭為主,已初具規模,年出欄土雞2.5萬隻,生豬5100頭,山羊1100隻,產繭18噸。牧業收入是該鄉農民收入的基礎來源。

經濟發展

鄉鎮企業。2002年,鄉鎮企業產值850萬元,其中工業產值500萬元,從業人數610人。年產煤3萬噸,鋁礦2萬噸,硫鐵礦0.5萬噸,石英砂4萬噸。共有礦山企業14個,其中外資企業11個,企業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鄉村兩級履行協調、服務職能。
產業結構調整。結合鄉情,鄉黨委政府提出了“一桑二藥三蓄四礦”的發展思路,規劃在2005年末,即“十五”末實現產繭25噸,發展天麻100畝,小柴胡1000畝,年出欄出豬7000頭,土雞4萬隻,工業產值實現2千萬,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00元。
財政金融。2002年鄉級財政收入68萬元,主要來源:地方工商稅收及其它統籌收入。2002年底鄉信用社存款餘額150萬元,貸款餘額210萬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經濟建設。

社會事業

鄉轄村小7所,完小1所,有在校教師70人,學生1100人,送往高中、中專學校年輸送生源30-40人。1999年“雙基”通過達標驗收。學校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師資力量雄厚。鄉建衛生院1所,在職醫務人員6人,各村建有衛生站,民眾就醫方便。

基礎設施

竹下公路(竹園至下寺公路)貫穿全鄉5個村,全鄉村村通公路,90%的組通公路,鄉內有縣道15公里。距寶成鐵路最近2公里,距竹園鎮20公里,劍閣縣新縣城下寺鎮15公里。全鄉3個村通電話,4個村通手機。全鄉村村通電力。5.12地震後,由杭州餘杭區援建了竹下公路(竹園至下寺公路,全長約40公里)。

機構設定

鄉政府設兩辦一所,即黨政辦、經濟發展與社會事業辦、財政所。鄉屬其它單位有農經站、農技站、林業站、國土所、企業辦、文化站、衛生院、中心校、信用社、計生服務站等。各單位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在本職工作中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寬鬆的投資環境。通過社會綜合治理,白家鄉政通人和,民眾安居樂業。鄉黨委、政府制定了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真正體現了小政府大服務,重點抓好企業協調、安全生產和技改指導工作。

旅遊資源

白家鄉旅遊資源豐富,具有典型的喀斯特景觀:鳳台山、蕎魚洞、仙乙洞、天門洞等一大批高質量的溶洞景點,另外從2006年開始舉辦“白家鄉櫻桃節”,吸引不少當地遊客前往。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6907
3703
3204
家庭戶戶數
1819
家庭戶總人口(總)
6884
家庭戶男
3686
家庭戶女
3198
0-14歲(總)
1785
0-14歲男
936
0-14歲女
849
15-64歲(總)
4649
15-64歲男
2537
15-64歲女
2112
65歲及以上(總)
473
65歲及以上男
230
65歲及以上女
24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6855
總人口6934人(201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