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土村(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下轄村)

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四合村委會下轄自然村,包括白兔、兔頭、清塘、樂豐崗四個自然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土村
  • 別名:白兔村
  • 行政區類別: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白土村
  • 所屬地區:華南
  • 下轄地區:白兔、兔頭、清塘、樂豐崗
  • 方言:粵語
歷史沿革,名人軼事,

歷史沿革

從蘆苞大道轉入X528縣道,見左邊有鑊耳屋群,就到了蘆苞的白土村。鄰村有大宜崗村、把崗村、獨樹崗村、牛欄崗村,古村雖然不知名,但氣候宜人,山清水秀。走進村莊,找到宗祠,這裡全部姓鄧,鄧氏祠堂裝飾十分精美,屋脊上鑲有各式灰塑動物圖案,栩栩如生。祠堂內,房屋的出檐施以木雕蓮花托,四角翹飛,木雕人物神態各異、雕工精細,造型獨特,讓我們很好地領略到嶺南木雕之精華,展現出祖輩們的聰明才智和濃厚的嶺南特色。
白土村,原名白兔村,因地形形似白兔而名。系南海鄧氏越南公念二郎分支,至今開村八百餘年。相傳開村先祖隨水趕鴨子到了白土渦一帶,看上此處水物豐饒,地勢平坦,遂在此開基散葉。白土渦是一個橫亘白土村西北,從獨樹崗至葉崗的狹長大荷花澱,其中水產豐富,多蓮藕(白土藕)。改革開放後挑深開挖成涌,涌邊堆高成基種竹,余者成魚塘、窪地之屬,白土渦已消失。
村長有鄧氏宗祠、石板長巷、炮樓、門樓等古建築。另有白土國小一所,其先後合併大宜崗國小、壩崗國小,最後被並至蘆苞實驗國小,已外租改為東華文武學校。

名人軼事

近代名人
鄧曇
鄧曇,字剰影,生於蘆苞公社白土村。先後畢業於廣東陸軍國小、南京陸軍中學,曾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反清鬥爭,負責通訊聯絡工作。民國後,在本省軍政機關服務。民國十七年,在李濟深主辦的廣東省地方武裝團體訓練員養成所任教官,後率該所畢業學員倫國平、蔡忠心、李貴良、潘慶祺、彭紹熙、徐化龍、陳守祺……等十三人返縣,成立警衛隊編練處(時人稱之為“十三太保”,)鄧曇任專員,民國十八年春,由國民黨軍長香翰屏提名介紹,接充三水縣長。
鄧在任接近四年。在他任內,經過邑中上層統治人物的士紳會議通過,報請國民黨廣東省政府批准,將舊縣城拆除,拆城材料用來建築三水縣府辦公大樓(現在紅城國小),並把孔廟前至文明門一帶空地,闢為中山公園,在學前塘建亭一座。此外還完成前任縣長勞士正已開始建築的南三公路(河口至西南)、蘆西公路(西南至蘆苞),以及在西南興築馬路(新華路及紅衛路解放後才建的)。解放後,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下,全縣公路四通八達(見《三水文史》三輯48頁)。
在籌建西南公園時(解放後加以擴建),徐錫澄律師(楊梅人)捐款建卿雲亭於公園紀念其父,鄧曇親自作書致謝曰:“令先君生平好施與,敬仰萬流。吾兄不匱孝思建亭紀念。行見花嬌草嫩,黃童白叟以俱來;潛德休光,與日月河山而並茂。”由此可見,鄧曇不但懂軍事、政治,對文學亦造詣頗深。
鄧對教育亦十分留意。如將縣立中學附小改為縣立第一國小,委李國雄為校長;縣立第二國小仍設三水城隍廟,委彭煥恩為校長;將西南啟華國小,改為縣立第三國小,仍以陸壽年為校長;原縣立女子國小,改為縣立第四國小,仍以程葆真為校長;在河口設縣立第五國小,委陸裕庸為校長(後遷九水江村);在蘆苞設縣立第六國小,委林翥文為校長;在鹿和圩設縣立第七國小,委余成瑛為校長(後由黃自強接充。遷禾生坑後,委曾兆駒為校長);在蘆苞牛欄崗設立縣立第八國小,委黃繼邦為校長(一九三四年由黎民興接充後,因黃繼邦在任內曾墊支白銀三千餘元,故報請縣府核轉廣東省政府頒發捐資興學獎狀給黃繼邦,是我縣第一位捐資興學受獎者);在西南增設縣立第九國小,委曾肇弧為校長(後由李燕石接充);縣立第十國小,以吳朝亮為校長;在金本新圩設縣立第十一國小,委陸權光為校長。在西南、蘆苞設縣立第一、二民眾教育館,委林翥文、曾肇弧為館長。這些就是明顯的例子。
1931年全省籌備實行地方自治,民選區鄉鎮長時(筆者當時兼任南北區自治指導),陳肅立與西區實力派知名人士陸柱石競選西區區長。由於陳肅立親自出馬,分赴各鄉宣傳鼓勵,得到廣大民眾支持,結果得票最多,當選為西區區長。由於上級規定以票多者得,故雖明知陳肅立為中共黨員,亦批准給予委任(編者按,國民黨所標榜的“地方自治”、“民選”一類把戲,不過是調整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緩和階級鬥爭的一個手段)。他自任區長後,常來縣府述職,筆者因與相識,並和他討論馬克思與孫中山對“剩餘價值”之各自觀點。陳肅立有時在三水城人和堂熟藥店住宿,因而結識該店少東劉頌聯(後改名劉順聯),後陳介紹他到抗日大學讀書。
1934年春,鄧曇調任惠陽縣長。一年後,先後調充國民黨第一集團軍總司令部上校秘書,高要團管區司令,廣東省民眾抗日爆發後,鄧曇先後轉任國民黨駐深圳南頭一帶挺進司令部東江指揮所粵桂邊區總司令部中將參謀長(香翰屏任總司令),抗日戰爭勝利前病逝於興寧(編者按,抗日時,香是我東江縱隊的死對頭,鄧的表現如何,希知情者能提供)。其弟鄧鵬字潤康,先後畢業於三水舊制中學、廣東大學法律系,曾任國民黨第二軍政治訓練處上校主任、豐順縣縣長、三水縣稅務捐處長等職,解放前夕逃去台灣。(原載《三水文史》第4輯 黎文興稿)
鄧倬雲
鄧倬雲,(1882年~1957年),名漢芳,又名根源,蘆苞白土村人。自幼隨父居香港,在皇仁書院畢業後,經營安安藤竹、大方樟木箱廠,後任羅便臣琴行買辦。辛亥革命前加入同盟會,捐輸家財以助革命,並積極協助孫中山在香港籌募革命活動經費。辛亥革命後,棄商隨孫中山回粵,歷任寶安鹽務局長、增城縣長、廣九鐵路警備司令、中央直轄粵桂聯軍獨立旅旅長等職。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時,曾任大元帥府大本營警衛軍職。第一次北伐時因病退出軍旅,所率部隊交朱培德接管,於民國17年(1928年)回港重操商業。
鄧生平疏財仗義,熱心家鄉事業。民國17年(1928年),為擴展三水商工務局(旅港三水同鄉會前身)局務,與旅港同邑郭少鎏、胡禧堂、梁季典、錢叔初、蘇子衡、李清橋、陳曉川、錢偉民等發起並捐資購置局址一所。歷任香港三水商工務局司理、主席;旅港三水同鄉會董事、顧問、名譽顧問、永遠顧問。民國5年(1916年)與唐澄甫、何仲明、蔡國楠等港、穗同鄉集資發展蘆西行車公司,並開闢南邊至黃塘、南邊至范湖兩支線。民國36年(1947年)協助創辦蘆苞龍坡中學,為籌募工作奔走發動,出力至大。其哲嗣鄧紀蓁兄弟,為繼承父志,至1991年集資港幣數十萬元,重建家鄉白土國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