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姬鶲(學名:Anthipes monileger):體長11-13厘米,是一種體型小的橄欖褐色鶲。特徵為頦及喉白色且成胸兜,緣以黑色的髭紋及項紋。上體紅褐色,前額和一相連的短的眉紋白色,眼先、耳覆羽和頭側灰褐色而雜白色,頦、喉白色,形成一大的三角白斑,周邊襯的黑緣,甚為醒目。胸及兩脅沾皮黃。指名亞種眉紋皮黃。其餘下體橄欖褐色,腹中央白色。翼及尾偏紅。虹膜褐色,嘴黑色,腳近灰色。
棲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常綠闊葉林、次生林和林緣地帶,雲南亞種為迷鳥見於中國雲南西南部;指名亞種可能見於西藏東南部海拔1000-2000米間的林陰山谷。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亦成小群。性膽小,善於藏匿,常躲藏大林下灌叢和高草叢中。主要以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緬甸及印度支那北部。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形態特徵
白喉姬鶲雌雄羽色相似。上體橄欖褐色或紅褐色腰沾棕色,有一寬而短的白色眉紋自前額開始向後延伸至眼上,眉紋前寬後窄,大前額兩眉幾相連。眼先和耳覆羽褐色微雜白色,頭側較灰。尾上覆羽和尾紅褐色或銹褐色,兩翅褐色,除初級飛羽外,其餘均具棕色羽緣。頦、喉白色,四周以黑邊,其餘下體橄欖褐色,腹部中央白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腳肉白色。
大小量度:體重11克;體長125毫米;翅♂63-66毫米,♀62毫米;尾♂45毫米,♀45-50毫米;跗蹠20-23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常綠闊葉林、次生林和林緣地帶,尤其喜歡大開闊的疏林、林緣和稀樹草坡地帶活動,特別是非繁殖季節。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亦成小群。性膽小,善於藏匿,常躲藏大林下灌叢和高草叢中。多棲於疏林小樹或灌木側枝上,棲息時常將尾散開,並上下擺動。常從棲木上飛到空中捕食飛行性昆蟲,捕獲後又飛到原來的棲木上,有時也飛到地上捕食。
主要以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
叫聲:高笛音的鳴聲;金屬般的dik聲;似責罵的嘟聲和短促哨音。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泰國和越南。
繁殖方式
繁殖期大4-6月,繁殖季節一到,雄鳥就開始鳴唱,鳴聲低弱而甜潤,同時還進行一種奇特的求偶炫耀飛行,雄鳥從棲木飛到空中,然後再向下飛回棲木 ,並使全身羽毛鬆散開,頭向後仰,在一定距離內明顯可見喉部白色羽毛。通常營巢於岸邊灌叢和草叢中地上,也有在距地不高的灌叢和草叢上營巢。巢呈球形,主要由草葉、竹葉、草莖等構成,內層多為細草莖。每窩產卵3-5枚,多為4枚,卵白色或淡粉白色、被有稀疏的粉紅色或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主 17.2-19.7毫米×13.2-14.1毫米,平均為18.0-13.0毫米。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
1 | 白喉姬鶲緬甸亞種 | Anthipes monileger gularis | Blyth, 1847 |
2 | Anthipes monileger leucops | Sharpe, 1888 | |
3 | 白喉姬鶲指名亞種 | Anthipes monileger monileger | Hodgson, 1845 |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