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冶子村隸屬鋼城區里辛鎮,位於萊城東南35公里、里辛鎮政府駐地東5公里處。東與淄博市姬家峪村毗鄰,西接穆家寨村,南與圈裡村接壤,全村147戶.436口人,耕地面積50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冶子村
- 別名:白冶子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鋼城區里辛鎮
- 人口:436口
- 機場:濟南機場
歷史,人文,石瓮的傳說,楊洞的傳說,山寨舊址,人物事件,白冶子溝戰鬥,地圖信息,
歷史
據吳氏古墓石刻記載,明朝末年,吳姓在此建村,因村北有白色山樑,曾名白崖子,後演變為白冶子。
白冶子村1953年成立了兩個互助組;1954年秋成立了初級社;1955年和棋山觀、圈裡、楊家樓、焦家莊五個村成立了高級社。1958年3月起隸屬鄭王莊人民公社;1959年2月起隸屬顏莊人民公社;1985年10月隸屬里辛鄉;1995年起隸屬里辛鎮。
據作家田茂泉介紹,白冶子村水資源匱乏,十年九旱,村民們吃盡了沒有水的苦頭。從1972年開始歷時6年時間,在村支部的帶領下,打石頭57000方,沙子8000方,石子500立方,顏莊公社支援水泥800多噸,動用勞動力76000多個,建成長96米、高13.8米、底寬5米,上頂3.6米的拱形壩水庫,取名“幸福水庫”。每到夏季,水庫漲滿,大水從石壩頂部瀉下,形成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麗景觀。白冶子人終於告別了“種在人,收在天,有苗無雨乾瞪眼,大早年景淚漣漣”的窮日子。
1980年,在支部書記吳希玉的帶領下,又在汪澇峪修建一座長98米,底寬38米,高9米,蓄水10萬立方的攔河大壩。白冶子村90%以上的土地實現了自流灌溉。
要想富,先修路,1996年10月,由白冶子村和穆家寨村合作,先後修建了兩座拱形橋——蘿蔔溝橋和楊樓溝橋。其中蘿蔔溝橋正橋長10米,高10米,寬8米,引橋8米,是當地跨度最長施工難度最大的橋樑。
1998年,在鋼城區的大力支援下,動用6萬立方土,修成了一條長達500米的土路,把蘿蔔溝橋和楊樓橋連線起來,小山村也能開進大汽車了。農民的林果源源不斷地運出了大山,揭開了白冶子村經濟發展的嶄新的一頁。
白冶子村民自古就有較強的經商意識,家家戶戶都會彈棉花,尤以張元利、吳希強技藝最高。一到冬閒季節,西到萊城,東到沂水,到處都留有白冶子人走村串鄉彈棉花的身影。改革開放以來,磨麵加工、油坊經銷、建築等行業也蓬勃發展起來。其中建築業最為紅火,有100多人常年從事建築業,出現了吳茂連、吳茂林、任維孝等建築行業能人,建築業也逐漸成了白冶子村人經濟收入的主要支柱。
1980年,在支部書記吳希玉的帶領下,又在汪澇峪修建一座長98米,底寬38米,高9米,蓄水10萬立方的攔河大壩。白冶子村90%以上的土地實現了自流灌溉。
要想富,先修路,1996年10月,由白冶子村和穆家寨村合作,先後修建了兩座拱形橋——蘿蔔溝橋和楊樓溝橋。其中蘿蔔溝橋正橋長10米,高10米,寬8米,引橋8米,是當地跨度最長施工難度最大的橋樑。
1998年,在鋼城區的大力支援下,動用6萬立方土,修成了一條長達500米的土路,把蘿蔔溝橋和楊樓橋連線起來,小山村也能開進大汽車了。農民的林果源源不斷地運出了大山,揭開了白冶子村經濟發展的嶄新的一頁。
白冶子村民自古就有較強的經商意識,家家戶戶都會彈棉花,尤以張元利、吳希強技藝最高。一到冬閒季節,西到萊城,東到沂水,到處都留有白冶子人走村串鄉彈棉花的身影。改革開放以來,磨麵加工、油坊經銷、建築等行業也蓬勃發展起來。其中建築業最為紅火,有100多人常年從事建築業,出現了吳茂連、吳茂林、任維孝等建築行業能人,建築業也逐漸成了白冶子村人經濟收入的主要支柱。
2012年村委會投資20萬元建1200平米的文化廣場。安裝路燈22盞。建有籃球、桌球等文化設施。豐富了民眾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素質。開發土地1771畝,流轉土地500畝,人均增加收入600元。
白冶子村東、南、北三面環山,俗話說“靠山吃山”,村兩委從長遠規劃,把荒山劃片,同村民簽訂30年承包契約,大力實施種植和養殖一起發展的富民強村工程。以吳修東、苗恆厚為首的四戶農民,上山蓋雞舍養柴雞,獲利頗豐。白冶子村有20多戶常年放羊,年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村委就因勢利導,劃出丘陵區域為放牧區,鼓勵村民圈養和放養相結合,發展養羊業,現在家家戶戶都有羊,養殖業成了村民致富的重要門路。除養殖業外,村民們還開荒整地,發展林果業,逐漸形成了以優質桃為主,蘋果、板栗、棗、柿子全面發展的局面,昔日荒山樑變成了花果山。
吃水難一直是白冶子人頭疼的大事,雖多次努力,終因設計不理想,一直沒有徹底解決吃水問題。2001年10月,在吳茂連、吳茂賓、尚現文的帶動下,村民自願結合,劃片分成六個小組,自己出工出資,把北山泉水引進了村里,吃上了甘甜清澈的自來水。“既省電,又省油,擰開龍頭水自流”終於成了白冶子村的現實。
人文
白冶子村南北東三面環山,山高水美,風景秀麗。一條由東向西的棋山河從村南經過,每到雨水季節,山洪瀑發,聲如雷鳴。由北向南有三條溝穿村而過,東是窯溝,西是廟子溝,從村中經過的最大溝叫井溝。據年長的人回憶,他們小時候三條溝都很淺,一步能邁過去,可現在最深處15米,寬30多米,三條溝把村莊分成了下莊和井溝崖兩部分。
白冶子村正西有座土地廟遺址(廟子),據石刻碑文記載,修建於光緒三年(1878年),用青磚瓦砌成,內有神像,“文革”時拆除。廟的周圍有5棵柏樹,2000年一場大火燒毀了4棵,現僅存一棵生長旺盛,鬱鬱蔥蔥。2002年春天,村民自願捐資1200多元,出義務工100多個,砌了擋土牆和台階保護古樹。在白冶子村的正南方石郎溝的懸崖上,有一巨石,分兩層,底層高4.45米,周長16.50米,上層高1.93米,其狀像個有蓋的瓮,人稱“石瓮”,並廣為流傳著一個關於石瓮的傳說。
沿村小路向東步行2華里,在汶河和沂河交匯處,有一條深溝,長0.5公里多、深30多米,兩面懸崖峭壁,有民謠說“白冶子溝黑深深,白夜走路嚇死人幸虧楊洞有位神,人們行路才放心。”這個傳言與白冶子溝戰鬥和楊洞的傳說有關。
在白冶子的偏東北方向,還有一山寨舊址。
白冶子村正西有座土地廟遺址(廟子),據石刻碑文記載,修建於光緒三年(1878年),用青磚瓦砌成,內有神像,“文革”時拆除。廟的周圍有5棵柏樹,2000年一場大火燒毀了4棵,現僅存一棵生長旺盛,鬱鬱蔥蔥。2002年春天,村民自願捐資1200多元,出義務工100多個,砌了擋土牆和台階保護古樹。在白冶子村的正南方石郎溝的懸崖上,有一巨石,分兩層,底層高4.45米,周長16.50米,上層高1.93米,其狀像個有蓋的瓮,人稱“石瓮”,並廣為流傳著一個關於石瓮的傳說。
沿村小路向東步行2華里,在汶河和沂河交匯處,有一條深溝,長0.5公里多、深30多米,兩面懸崖峭壁,有民謠說“白冶子溝黑深深,白夜走路嚇死人幸虧楊洞有位神,人們行路才放心。”這個傳言與白冶子溝戰鬥和楊洞的傳說有關。
在白冶子的偏東北方向,還有一山寨舊址。
石瓮的傳說
在村南石郎溝的懸崖上有一巨石,分兩層,底層高4.45米,周長16.50米,上層1.93米,其形狀像個瓮,人們叫它“石瓮”。傳說很久以前,一個老漢在石瓮邊放羊。一天下午,老漢躺在石瓮前光滑的沙石板(當地人叫它“石鏊子”)上歇息,迷迷糊糊地睡著了。夢見一位白髮長須的老道士對他說:“這瓮里全是銀子,如能掀開,幾輩子也用不完。”老漢聽了問:“怎么才能掀開石瓮的蓋呢?”老道士笑著對他說:“去找十個兒子的人家,十個兒子的雙手就能掀開石瓮的蓋子。”說完便走,老漢忙起身感謝指點,睜眼一看,四周無人。只見一道白光,朝棋山方向去了。老漢細細地回憶眼前發生的隋景,高高興興地回了家。
第二天,老漢領著十個兒子,扛著木槓子,來到了石瓮前,試圖把這個瓮掀開。經過老漢和十個兒子的一番功夫,石瓮蓋果然慢慢的開了,眼前出現了白花花的銀子。老漢一時激動,忘乎所以大喊一聲:“您姐夫使使勁。”這時石瓮蓋一下子落下,再也掀不動了。原來老漢只有九個兒子,為了貪財,不願去找十個兒子的人家,便把自己的女婿叫來,湊成了十個兒子,誰知在關鍵時刻,老漢自己泄露了秘密,後悔晚矣。
這個傳說在當地流傳甚廣,以警示後人要誠實守信,老實做人。
第二天,老漢領著十個兒子,扛著木槓子,來到了石瓮前,試圖把這個瓮掀開。經過老漢和十個兒子的一番功夫,石瓮蓋果然慢慢的開了,眼前出現了白花花的銀子。老漢一時激動,忘乎所以大喊一聲:“您姐夫使使勁。”這時石瓮蓋一下子落下,再也掀不動了。原來老漢只有九個兒子,為了貪財,不願去找十個兒子的人家,便把自己的女婿叫來,湊成了十個兒子,誰知在關鍵時刻,老漢自己泄露了秘密,後悔晚矣。
這個傳說在當地流傳甚廣,以警示後人要誠實守信,老實做人。
楊洞的傳說
城子山南面,白冶溝北側,有一石洞。洞口處在山崖絕壁中,只有一條不規則的天然石階路由上而下通往洞內,傳說城子山南北兩洞相通。在洞口有題詞 由於日久風化,字跡不清。但也能看出,有人確實在此修練,傳言此人已修練成仙。為了不讓這一古蹟泯滅,民國十年三月,在城子山頂峰,捐資修一祠堂(現保存完整)。碑文摘要如下:“城子山南有石洞,居者不知何許人。洞口有題詞,百崇禎時事。亦有藏身語,然字跡磨蝕,不可卒讀也。說者謂其善療病,求者,教人多祈禱悟意。明之季世,天地開,賢人隱斯也,蓋一辟世之土也。劉子振東等以古蹟之易泯也,為之捐資募化,作祠于山巔以祀之,亦雅事也。而人或為楊仙或呼為仙姐。”
據村民言傳,楊仙心地善良,保護百姓,治病救人,人們又稱“楊三姐”或“楊三姑”。古歷3月3日是楊三姐的紀念日,屆時,很多中老年婦女前來求神求藥,燒紙奉香,予以紀念。
據村民言傳,楊仙心地善良,保護百姓,治病救人,人們又稱“楊三姐”或“楊三姑”。古歷3月3日是楊三姐的紀念日,屆時,很多中老年婦女前來求神求藥,燒紙奉香,予以紀念。
山寨舊址
山寨,原名露心頂,在白冶子村的東北分向,城子山的西端,懸崖峭壁,地勢險峻。
清末民初,土匪成患。為防匪避難,村民在露心頂修一座山寨,山寨長45米,寬21米,呈梯形狀,四角有寨門和炮樓。
1927年3月,土匪頭子劉桂堂(劉黑七)帶土匪5000餘竄犯棋山一帶。3月21日有幾百名土匪攻打山寨,村民齊心協力英勇抵擋。老人小孩子搬運石頭,青壯年站在寨牆前沿用石頭打退匪兵多次進攻。,土匪頭目看很難破寨,便採取了軟的辦法,大聲傳呼:“有話好說,你們山里人窮,沒什麼值錢的東西,讓你們寨主下來,我們就走。”這樣把寨主吳春庚騙出了寨外,這時一壯年土匪趁機爬上寨牆,吳茂盛拿起一根棗木槓子向土匪砸去,土匪頭一偏,沒砸到要害,土匪跳進山寨後惱羞成怒咆哮著“開槍”,村民見狀民心大亂,紛紛撤退跳寨。土匪將寨內財物洗劫一空,打死村民一人,重傷致殘數人,受傷若干人。
清末民初,土匪成患。為防匪避難,村民在露心頂修一座山寨,山寨長45米,寬21米,呈梯形狀,四角有寨門和炮樓。
1927年3月,土匪頭子劉桂堂(劉黑七)帶土匪5000餘竄犯棋山一帶。3月21日有幾百名土匪攻打山寨,村民齊心協力英勇抵擋。老人小孩子搬運石頭,青壯年站在寨牆前沿用石頭打退匪兵多次進攻。,土匪頭目看很難破寨,便採取了軟的辦法,大聲傳呼:“有話好說,你們山里人窮,沒什麼值錢的東西,讓你們寨主下來,我們就走。”這樣把寨主吳春庚騙出了寨外,這時一壯年土匪趁機爬上寨牆,吳茂盛拿起一根棗木槓子向土匪砸去,土匪頭一偏,沒砸到要害,土匪跳進山寨後惱羞成怒咆哮著“開槍”,村民見狀民心大亂,紛紛撤退跳寨。土匪將寨內財物洗劫一空,打死村民一人,重傷致殘數人,受傷若干人。
人物事件
一、歷任村支書
1950年-1953年9月 劉訓收
1953年10月-1958年10月 吳希生
1958年11月-1959年11月 苗衛生
1959年12月-1961年9月 劉根孔
1961年10月-1964年10月 吳希生
1964年11月-1972年10月 吳希和
1972年11月-1976年12月 吳希生
1977年1月-1978年10月 吳希玉
1978年11月-1979年10月 苗豐生
1979年11月-1986年12月 吳希玉
1987年11月-1988年10月 李愛篤
1988年11月-1999年10月 吳希現
1999年11月-2000年10月 李愛篤
2001年11月-2002年11月 苗學本
1950年-1953年9月 劉訓收
1953年10月-1958年10月 吳希生
1958年11月-1959年11月 苗衛生
1959年12月-1961年9月 劉根孔
1961年10月-1964年10月 吳希生
1964年11月-1972年10月 吳希和
1972年11月-1976年12月 吳希生
1977年1月-1978年10月 吳希玉
1978年11月-1979年10月 苗豐生
1979年11月-1986年12月 吳希玉
1987年11月-1988年10月 李愛篤
1988年11月-1999年10月 吳希現
1999年11月-2000年10月 李愛篤
2001年11月-2002年11月 苗學本
2002年12月 --- 至今 吳茂平
二、歷任村主任
1939年5月-1939年10月 吳式勤
1939年11月-1942年6月 劉自孔
1942年7月-1943年2月 吳式明
1943年3月-1945年6月 劉訓宣
1945年7月-1947年12月 吳希典
1948年1月-1951年7月 吳茂廣
1951年8月-1953年9月 吳希生
1953年10月-1955年12月 劉訓收
1956年1月-1959年9月 尚慶篤
1959年10月-1961年9月 吳根廣
1962年10月-1970年10月 吳廣勝
1970年11月-1976年9月 吳希玉
1976年10月-1978年10月 苗豐生
1978年11月-1979年10月 吳希玉
1979年11月-1987年3月 吳來廣
1987年3月-1988年10月 苗學本
1988年11月-1999年10月 李愛篤
1999年11月-2001年12月 吳修奎
2001年1月---- 至今 吳茂平
(註:在村支部未建全時,由村(長)主任負責大隊工作。)
三、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任緒勝 曾任杭州市警德區副處長,已離職
苗榮生 曾為團級幹部,已離休
四、副高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吳法廣 中教高級,萊蕪四中副校長
吳修成 中教高級,萊城區三職高副校長
吳兆義 中教高級,萊城區十五中教師
二、歷任村主任
1939年5月-1939年10月 吳式勤
1939年11月-1942年6月 劉自孔
1942年7月-1943年2月 吳式明
1943年3月-1945年6月 劉訓宣
1945年7月-1947年12月 吳希典
1948年1月-1951年7月 吳茂廣
1951年8月-1953年9月 吳希生
1953年10月-1955年12月 劉訓收
1956年1月-1959年9月 尚慶篤
1959年10月-1961年9月 吳根廣
1962年10月-1970年10月 吳廣勝
1970年11月-1976年9月 吳希玉
1976年10月-1978年10月 苗豐生
1978年11月-1979年10月 吳希玉
1979年11月-1987年3月 吳來廣
1987年3月-1988年10月 苗學本
1988年11月-1999年10月 李愛篤
1999年11月-2001年12月 吳修奎
2001年1月---- 至今 吳茂平
(註:在村支部未建全時,由村(長)主任負責大隊工作。)
三、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任緒勝 曾任杭州市警德區副處長,已離職
苗榮生 曾為團級幹部,已離休
四、副高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吳法廣 中教高級,萊蕪四中副校長
吳修成 中教高級,萊城區三職高副校長
吳兆義 中教高級,萊城區十五中教師
白冶子溝戰鬥
白冶子村隸屬萊蕪市鋼城區經濟開發區里辛街道辦事處,位於萊城東南35公里、鋼城經濟開發區里辛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地東5公里處。東與淄博市姬家峪村毗鄰,西接穆家寨村,南與圈裡村接壤,全村147戶.436口人,耕地面積500畝。是里辛最東部的小山村。
據吳氏古墓石刻記載,明朝末年,吳姓在此建村,因村北有白色山樑,曾名白崖子,後演變為白冶子。在村子的東面有一條深溝,叫白冶子溝。1941年4月21日侵華日軍在這裡進行了一起滅絕人性的大屠殺,製造了駭人聽聞的“白冶子慘案”。由於這起慘案發生在4月21,故稱之為“421”慘案.
“盧溝橋事變”後,日本侵略軍侵入了我山東境地,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所不為。給山東人民帶來了及其沉重災難。侵略者的野蠻暴行激起了山東同胞的憤怒和反抗。在全省人民抗日高潮的推動下,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四支隊,在萊蕪里辛東部的山區建立了抗日根據地。
1940年,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四支隊的整個地方後勤機關,在地處深山的白冶子村一帶開辦紡紗廠、兵工廠、捲菸廠、槍枝修械所、皮革廠【做軍鞋、皮帶、釘馬蹄掌等】、鐵工廠。
是年秋,泰山區貿易局也住進了白冶子村,連同四支隊後勤機關,共100人多人。當時白冶子村民積極參與,熱情幫助,提供了房子、工具生活用品等。
此期,泰山區專署和軍分區所屬武裝經常活動的地方,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四支隊的十團也駐紮在離白冶子村3華里的高家莊村。八路軍地方後勤機關和部隊的進駐,對這一帶的影響和支援很大,抗日軍民的十分熱情高漲,地方武裝也很活躍,經常配合八路軍給周圍據點的日本鬼子的日偽軍以沉重的打擊。日偽軍視之為心腹大患,處心積慮進行報復,屢次想糾結兵力圍剿。
據吳氏古墓石刻記載,明朝末年,吳姓在此建村,因村北有白色山樑,曾名白崖子,後演變為白冶子。在村子的東面有一條深溝,叫白冶子溝。1941年4月21日侵華日軍在這裡進行了一起滅絕人性的大屠殺,製造了駭人聽聞的“白冶子慘案”。由於這起慘案發生在4月21,故稱之為“421”慘案.
“盧溝橋事變”後,日本侵略軍侵入了我山東境地,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所不為。給山東人民帶來了及其沉重災難。侵略者的野蠻暴行激起了山東同胞的憤怒和反抗。在全省人民抗日高潮的推動下,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四支隊,在萊蕪里辛東部的山區建立了抗日根據地。
1940年,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四支隊的整個地方後勤機關,在地處深山的白冶子村一帶開辦紡紗廠、兵工廠、捲菸廠、槍枝修械所、皮革廠【做軍鞋、皮帶、釘馬蹄掌等】、鐵工廠。
是年秋,泰山區貿易局也住進了白冶子村,連同四支隊後勤機關,共100人多人。當時白冶子村民積極參與,熱情幫助,提供了房子、工具生活用品等。
此期,泰山區專署和軍分區所屬武裝經常活動的地方,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四支隊的十團也駐紮在離白冶子村3華里的高家莊村。八路軍地方後勤機關和部隊的進駐,對這一帶的影響和支援很大,抗日軍民的十分熱情高漲,地方武裝也很活躍,經常配合八路軍給周圍據點的日本鬼子的日偽軍以沉重的打擊。日偽軍視之為心腹大患,處心積慮進行報復,屢次想糾結兵力圍剿。
1941年4月21日【農曆的三月十五日】,由於特務告密,駐紮在張莊、黃莊、辛莊、鄭王莊、寨子等據點的日偽軍集結1000多人來到白冶子村一帶“圍剿”。天剛亮,鄭王莊據點的日偽軍占領了雙泉山山頭,張莊和和黃莊、寨子據點的日偽軍占據了白冶子山,辛莊據點的日偽軍占領了紅山,對我八路軍的後勤機關和部隊,形成了三面包圍之勢。當聽到敵人突然鳴放的槍炮聲時,部隊便組織後勤機關的幹部職工和民眾隱蔽轉移。當集結到白冶子溝時,發現東山頂已被日偽軍占領,並突然向溝內的人群開槍。面對突如其來的襲擊,八路軍的幹部戰士奮力組織回擊反抗,但由於敵人事先占據了制高點,又加上後勤機關的工作人員一是沒經過正規訓練,二是都沒有槍枝,雙方力量懸殊,寡不敵眾,當場有不少人犧牲和打傷。日偽軍衝下山來繼續槍殺、逮撲,並將部分死傷的人連同泰山貿易局的布匹、棉花、紙張等躲在一起,澆上煤油縱火焚燒,大火從早上燃到中午。這次慘案有100多人遇難犧牲,80多人被抓走。泰山貿易局的所有的物資及北海的錢幣全部燒毀,所有的工廠的機器設備及原材料都被燒毀。白冶子溝慘案,給八路軍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嚴重地破壞了八路軍部隊的後勤供應,同時給當地民眾帶來了深重災難。
在這次戰鬥中,白冶子村的村民冒著生命危險,掩護沒來的及撤離的後勤機關人員,埋藏各個工廠的設備和物資,積極參與善後處理工作,為革命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慘案遺址在白冶子村東面3華里處,東西走向,長約3華里,溝的北面是陡峭的白冶子山,南面是沙嶺,從嶺頂的最高出至深溝約30米,溝的平均深度20米,溝底最寬處15米,平均寬度10米。溝內無常年泉源,平時乾枯,只在雨季才形成山洪和溪流。溝內生長著茂密的白楊樹,每當山風吹來,樹葉便發出颯颯的聲響,似乎是在向人們訴說當年這裡曾經發生的悲壯一幕。【田茂泉蒐集整理】
地圖信息
地址:濟南市鋼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