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族群)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發,中國古代的一個族群,《大戴禮·五帝德》記帝舜“南撫交趾、大教,[西]鮮支,渠廋、氐、羌,北山戎、發、息慎,東長[夷]、鳥夷羽民。”此間的“發”位於中國北方,因此又稱之為“北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發
  • 拼音:fā
  • 釋義:古代族群
  • 出處:《大戴禮·五帝德》
簡介,詳細出處,

簡介

發,中國古代的一個族群,《大戴禮·五帝德》記帝舜“南撫交趾大教,[西]鮮支渠廋,北山戎、發、息慎,東長[夷]、鳥夷羽民。”此間的“發”位於中國北方,因此又稱之為“北發”。

詳細出處

大戴禮·少閒》:“昔虞舜以天德嗣堯,……民明教,通於四海,海外肅慎、北發、渠搜、氐、羌來服。”
漢書·武帝紀》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五月詔:“周之成康,刑錯不用,德及鳥獸,教通四海,海外肅眘、北發、渠搜、氐、羌徠服。”
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三》稱:“河水自朔方東轉,逕渠搜縣故城北。‘地理志’朔方有渠搜縣,中部都尉治,王莽之溝搜亭也。
《禮三朝記》曰:北發渠搜,南撫交趾。此舉北對南。”司馬遷同時記有“北發”和“發”。
史記·五帝本紀》記帝舜“南撫交阯北發,西戎、析支渠廋、氐、羌,北山戎、發、息慎,東長、鳥夷”此間的“北發”在中國南方,“發”仍在北方;北方的“發”移動到南方後被稱為“北發”。“南撫交阯、北發”之“北發”在西藏。
劉向說苑·修文》:“南撫交趾、大發,西析支、渠搜、氐、羌,北至山戎、肅慎,東至長夷、鳥夷。四海之內,皆戴帝舜之功。”此“大發”即《史記·五帝本紀》中的“北發”。“發”常和“渠搜”、“月支”連用,當和“渠搜”、“月支”相鄰。
《漢書·武帝紀》顏師古注引應劭曰:“《禹貢》析支、渠搜屬雍州,在金城河關之西,西戎也。”又引晉灼曰:“‘王恢傳’‘北發、月支可得而臣’,似國名也。‘地理志’朔方郡有渠搜縣。”(《漢書·韓安國傳》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大行王恢之言曰:“若是,則北發、月氏可得而臣也。”)又引臣瓚曰:“《孔子三朝記》云:北發渠搜,南撫交趾。此舉北以南為對也。《禹貢》渠搜在雍州西北,渠搜在朔方。”朔州,戰國時趙地,秦置馬邑縣,漢屬雁門郡,北魏孝昌後僑置朔州,北齊置北朔州。有兩個朔方,一為《詩經》所載的朔方,另一個是漢代所置朔方郡。
詩經·小雅·出車》:“天子命我,城彼朔方。”宋朱熹集傳:“今靈夏等州之地。”即今寧夏靈武縣一帶。漢元朔二年以河南地為朔方郡,其地在今內蒙古境內。“發”的分布極廣,不僅北方和南方有“發”,東夷中也有“發”。《逸周書·王會》:“發人麃麃者,若鹿迅走。”註:“發,亦東夷。”。
發fā幫月、bō《集韻》幫末,越南語phát。月韻:安世高譯(v)pat為越(於月、匣末),支讖譯gar、gat(v)和gadh為竭(群月)、譯var、vara、vart、rāt和(v)vat為越(於月、匣末)、譯bhad為颰(bá並末、幫月)、譯haṭh(或ḍ)為曰(影月),康僧鎧譯kar為羯(見月)、譯ghāt為竭(群月),支謙譯kar和gad為竭(群月)、譯gul(v)為掘(群月、群物)、譯hul為越(於月、匣末)、譯gat(v)和kap(+ph)為揭(jiē見月、薛,群月、薛,溪月,qì溪祭)、譯bat為颰(bá並末、幫月)、譯vat為曰(影月),康僧會譯(v)pāt為越(於月、匣末),康孟祥、竺大力譯vas為越(於月、匣末)。末韻:安世高譯(v)pat為缽(幫末)、譯(v)pat為越(於月、匣末)、譯bhad為跋(並末),支讖譯bar、pal和prapt為缽(幫末)、譯var為越和拔(幫末)、譯vara、vart、rāt和(v)vat為越(於月、匣末)、譯(v)pat為拔(幫末)、譯bhad為軷(並末、泰)和颰(bá並末、幫月)、譯mat為跋(並末)、譯mahā為末(明末),康僧會譯mal為末(明末)、譯(v)pāt為越(於月、匣末)、譯pakṣ[tʂ']為缽(幫末),支謙譯hul為越(於月、匣末)、譯pāt、pad為缽(幫末)、譯bat為颰(bá並末、幫月)、譯bhad和(v)vat為拔(幫末)、譯mat為末(明末),曇果譯(v)pāt為拔(幫末),康孟祥、竺大力譯vas為越(於月、匣末)。“發”所對譯的音節可還原為*Pat、*Pad、*Par、*Bat、*Bad、*Bar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