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布尼亞病毒

概述,臨床表現,發現歷程,

概述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布尼亞病毒(SFTSV,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簡稱“新布尼亞病毒”,一種新的布尼亞(Bunya)科病毒,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俗稱蜱咬病,一種以嚴重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為主要特徵的新型傳染性疾病)的致病原。
該病毒從2010年9月到2011年3月,在中國湖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和遼寧等6個省份至少導致36名患者死亡。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經國家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路直報系統主動監測發現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迅速展開追蹤研究,確認其致病原為一種新的布尼亞科病毒。
該病毒已被命名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布尼亞病毒,簡稱新布尼亞病毒。中國CDC完成的該研究結果發表在3月17日出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
專家指出,這一發現是繼SARS冠狀病毒發現後,世界病毒學研究領域又一個突破性進展。得到了國際科學界的重視和認同,表明我國病原學及新發傳染病的研究達到一個更高水。

臨床表現

人感染新布尼亞病毒的主要臨床表現有:急性起病,發熱(體溫多在38℃以上,重者持續高熱,可達40℃以上,部分病例熱程可長達10天以上)、消化道症狀、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肝腎功能損害,部分患者有出血表現。
這一病情主要發生在丘陵、山區地帶,患者以從事農業生產的成年農民為主,部分患者被蜱蟲叮咬。
流行期為4-10月,流行高峰為5-7月。

發現歷程

2009年3月至6月,湖北、河南等地陸續報告了以發熱、胃腸道症狀、血小板減少和白細胞減少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感染性病例,少數患者病情較重,並因多器官衰竭救治無效而死亡。
2009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過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千人計畫”)引進的旅美學者、德克薩斯大學於學傑教授的研究小組經過多方探索,首先發現了一種新型布尼亞病毒。
2010年3月起,中國中部和東北部農村地區再次頻繁出現這類病例,引起廣泛關注。同年,我國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引進學者於學傑教授領銜的研究,發現了一種新型布尼亞病毒的蹤跡。
2010年5月,中國疾控中心將該類病例定義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並開展了病例的主動發現、搜尋等監測工作。
2010年5月,中國CDC將該類病例定義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在衛生部組織下開展了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病例的主動發現、搜尋等監測,分別在湖北、河南、山東等6個省採集病人血液標本。中國CDC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所長李德新帶領實驗室科研人員,在短短1個月內從來自6個省的病人的血清中分離到一株病毒,並完成了該病毒全基因序列測定和同源性比較,認定該病毒可能為布尼亞病毒科白蛉病毒屬的新病毒。科研人員從湖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和遼寧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患者血液標本中又分離到10株病毒,並全部完成了這些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測定,從而確定該病毒為一種新的布尼亞科病毒。
該所科研人員建立了這一新病毒基因和患者血清的抗體檢測方法,並用所建立的方法檢測了600餘份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證明了新布尼亞病毒和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的因果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