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關於印發湖南湘江新區總體方案的通知

《發改委關於印發湖南湘江新區總體方案的通知》是2015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一份關於湖南湘江新區的通知。

通知,總體方案,

通知

發改地區[2015]924號
湖南省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委、直屬機構:
《湖南湘江新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你們,並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湖南湘江新區位於湘江西岸,包括長沙市嶽麓區、望城區和寧鄉縣部分區域,區位交通條件優越、科教創新實力雄厚、產業發展優勢明顯、區域綜合承載能力較強,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成效顯著。設立並建設好湖南湘江新區,是實施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39號)的重要舉措,有利於帶動湖南省乃至長江中游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對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加快內陸地區開放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請湖南省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湖南湘江新區的批覆》(國函〔2015〕66號)要求,全面做好《方案》的組織實施工作,依據《方案》和依法批准的土地規劃、城鎮規劃等組織編制湖南湘江新區發展規劃,認真落實《方案》提出的戰略定位、空間布局、發展重點等各項任務,確保實現《方案》確定的發展目標。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明確工作責任,加大支持力度,積極探索與現行體制協調、聯動、高效的管理方式,積極穩妥紮實推進新區建設發展。
三、請國務院有關部門按照職能分工,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批覆精神,進一步加強對湖南湘江新區建設發展的支持和指導,在有關規劃編制、政策實施、項目安排、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幫助解決新區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四、我委將按照國務院批覆精神,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湖南湘江新區建設發展的指導和監管,組織開展《方案》實施情況的跟蹤評價與督促檢查,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附屬檔案:湖南湘江新區總體方案
國家發展改革委
2015年5月4日

總體方案

2015 年 5 月
I目 錄
一、發展基礎
(一)區位交通條件優越
(二)科教創新實力雄厚
(三)產業發展優勢明顯
(四)“兩型”社會建設成效顯著
(五)綜合承載能力較強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二)戰略定位
(三)發展目標
三、空間布局
(一)建設 “兩走廊”
(二)打造 “五基地”
四、重點任務
(一)探索創新發展路徑
(二)構建高端產業體系
(三)培育文化產業高地
(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五)提高城鎮化發展質量
(六)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II五、保障措施
(一)切實轉變政府職能
(二)創新城鎮化發展體制機制
(三)完善要素保障體系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39 號)要求,為規範湖南湘江新區(以下簡稱新區)建設,提升新區發展水平,充分發揮新區在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方面的示範帶動作用,特制定本方案。一、發展基礎新區位於長沙市湘江西岸,包括嶽麓區、望城區和寧鄉縣部分區域,核心區域為嶽麓區嶽麓街道等 15 個街道、望城區喻家坡街道等 8 個街道以及寧鄉縣金洲鎮,覆蓋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望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3 個國家級園區,面積 490 平方公里。2014 年常住人口 85 萬人,地區生產總值 970 億元,財政總收入 167 億元,工業總產值 2110 億元。
(一)區位交通條件優越在國家城鎮化“兩橫三縱”戰略格局中,新區位於長江橫軸和京廣縱軸的結合點,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公路等貫通新區,京廣高鐵、滬昆高鐵等在周邊交匯,3000 噸級船舶可在湘江長沙段及以下常年通行並經洞庭湖通江達海,緊臨的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多年居中部地區首位。
(二)科教創新實力雄厚新區現有兩院院士 40 余名、大中專院校 30 多所、在校大學生 30 余萬名,“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坐落於此,擁有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等 120 余個國家級技術創新平台、40 多家部(省)屬科研機構,是國家重要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和中南2地區科技創新中心。
(三)產業發展優勢明顯新區擁有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望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3 個國家級園區,形成了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醫藥、食品加工等優勢產業集群,是中部地區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和先進制造業基地,產業支撐和帶動作用明顯。
(四)“兩型”社會建設成效顯著新區是長株潭城市群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以下簡稱“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先導區。近年來,新區率先實行了生態環境資源補償、節約集約用地、耕地保護、土地整治、污染損害賠償、綠色信貸、綠色財稅七大政策,建立了落後產能淘汰、生態環境補償、污染治理和資源節約激勵四大機制,區內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全部關停並轉,城鎮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污水處理率達到 100%。
(五)綜合承載能力較強新區屬於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的重點開發區域,土地開發強度較高,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綜合交通網路體系基本形成,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保障有力,具備了大規模集聚人口和產業的基礎條件。生態條件良好,人居環境優美,擁有嶽麓山、橘子洲、洋湖濕地等大批生態景觀資源,是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區。加快新區建設,有利於構建產業承接和要素集聚新平台,為3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良好環境;有利於打造中部地區崛起新增長極,引領和帶動湖南乃至長江中游地區更好更快發展;有利於培育沿江開發開放新支點,為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提供支撐;有利於探索“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新經驗,為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提供示範。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突出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重大主題,堅持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注重科技創新和自主創新,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資源環境相協調,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集聚發展,推進產城融合和城鄉協調,提升對內對外開放水平,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情,不斷提高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在帶動湖南省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二)戰略定位1.高端製造研發轉化基地和創新創意產業集聚區。充分發揮新區內國家級技術創新平台和國家級園區的科技資源優勢,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口,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升綜合效能,推進創新創意和資本緊密結合,推動產業承接發4展和轉型升級,促進科技創新成果加速轉化,形成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和創新創意發展新高地。2.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新型城鎮化示範區。堅持以人為本,率先開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城鎮化投融資機制、農村宅基地制度、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探索,打造功能完善、產城融合、活力充沛、生態宜居的現代化智慧新城,為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探索路徑、提供示範。3.全國“兩型”社會建設引領區。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深入推進“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及時總結可推廣、可複製的經驗做法,積極發展綠色產業,大力推廣綠色建築、綠色交通、綠色能源,倡導綠色消費,促進資源循環高效利用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良性互動。4.長江經濟帶內陸開放高地。搶抓國家建設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機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加強區內港口與沿江各大港口的有機聯動,加快與周邊地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區域大通關體系,打造通江達海、對接國內外的綜合性開放平台。
(三)發展目標到 2025 年,新區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城鎮化率達到 80%左右,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明顯高於湖南省平均水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 20%以上,現代產業體系更加完善,生態環境進一步最佳化,全方位對內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成為帶動湖南省和長江中游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長江經濟帶建設重要支撐點、全國“兩型”社會建設先行區。
三、空間布局統籌新區與周邊地區聯動發展,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強度和發展潛力,綜合考慮人口分布、產業結構、城鎮布局、交通網路、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因素,最佳化功能分區,構建功能協調互動、空間舒展有序的“兩走廊、五基地”總體格局。
(一)建設 “兩走廊” 1.湘江西岸現代服務業走廊。科學開發和合理利用新區沿江岸線資源,注重突出特色和保護環境相結合,重點發展金融服務、文化創意、商貿物流、中介服務、生態旅遊等服務業,向南輻射湘中、湘南地區,向北帶動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引領帶動長株潭城市群現代服務業發展,提升對內對外開放水平。2.319 國道戰略性新興產業走廊。依託沿線重要產業園區,加強產業布局聯動、基礎設施互通和公共平台共享,重點發展高端製造、新材料、電子信息、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群,向東對接長沙主城區和瀏陽市,向西輻射帶動益陽等經濟發展腹地,打造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走廊。
(二)打造 “五基地”
1.自主創新引領基地。以嶽麓山大學城、麓谷科技新城、含浦國際教育培訓基地等為主體,促進科技、教育與產業的協同發展,加快建設各類人才創新創業、工作學習、生活遊憩的優質平台,重點發展研發、設計、教育培訓等生產性服務業。
2.先進制造業發展基地。充分發揮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望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國家級園區及6省級園區製造業規模優勢,積極搶抓國際和沿海產業加快轉移機遇,以工程機械、電子信息、航空航天、食品加工、再製造等產業為重點,圍繞產業鏈關鍵環節,大力吸引科技含量高和配套關聯性強的項目入駐,推動製造業向高端化、集成化發展。
3.總部經濟集聚基地。依託區內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高標準建設梅溪湖總部經濟區、洋湖總部經濟區和濱水新城,強化商務商貿、教育醫療、文化娛樂等配套服務,培育發展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移動網際網路、服務外包等新興服務業,著力吸引國內外企業總部以及研發中心、行銷中心、結算中心集聚落戶,打造國際化、智慧型型總部經濟基地。
4.生態旅遊休閒基地。推進嶽麓山風景名勝區、大王山國家旅遊度假區、烏山森林公園、鳳凰山森林公園、金洲湖濕地公園建設和蓮花山、桃花嶺、象鼻窩等生態資源保護與開發,重點發展旅遊度假、醫療健康、體育健身、養老服務等產業,打造完整的旅遊休閒產業鏈,建設生態旅遊休閒目的地。
5.現代都市農業示範基地。加快望城區、寧鄉縣農業科技園等特色農業功能區以及蓮花、靖港、夏鐸鋪等特色小鎮建設,推進現代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重點發展有機農業、高效農業、觀光農業和都市休閒農業,打造融生產性、休閒性和生態性於一體的都市農業示範基地。
四、重點任務
(一)探索創新發展路徑
1.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自主創新體系。大力實施自主創7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攻關,在若干重點領域組建一批技術創新平台,加快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亞歐水資源研究利用中心、中意設計創新中心湖南中心建設;圍繞重點產業、關鍵共性技術,探索組建各類跨區域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引導企業進行跨區域強強聯合,爭取建設先進儲能材料、人類幹細胞等國家級創新平台,積極引進省部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發平台,力爭 50%以上的工程技術研發平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80%以上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以梅溪湖國際新城為核心規劃建設未來科技城,加快梅溪湖研發中心建設,打造高水平創新創業基地。
2.建設全國一流的科技成果轉化交易平台。依託區內高校和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鼓勵和引導國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企業等在新區建立技術轉移中心、大學科技園和成果轉化基地,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產業鏈。抓住戰略性新興產業成果孵化等關鍵環節,完善科技企業孵化體系,培育一批科技企業孵化器。做大做強中國(長沙)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會品牌,打造中國科技創新成果交易的重要平台。
3.建立健全富有活力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推進套用型技術研發機構市場化、企業化改革。完善科技創新、技術轉讓、企業併購等政策,改進政府對技術創新的支持方式,建立以產業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金融手段支持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的保障機制,支持和鼓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完善創新服務體系,為各類創新主體搭建公共平台、提供優質服務。
(二)構建高端產業體系
1.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以產業園區為載體,積極吸引產業鏈整體轉移和關聯產業協同轉移,培育一批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在高端製造業領域,著力提升產業配套能力,實現產品系列化、產業高端化,打造高端製造業基地。在新材料領域,培育形成以先進儲能材料、先進複合材料、鈦金屬材料、超硬材料與硬質合金為主導的新材料產業體系。在電子信息領域,大力發展移動電子商務、雲計算等軟體開發和服務外包產業,做大做強國家軟體產業基地和服務外包基地。在新能源與節能環保領域,重點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熱泵產業、智慧型電網設備及併網服務產業,加快建設環保先進裝備製造基地。在醫藥領域,重點發展現代中藥、生物疫苗和診斷試劑、醫療器械、醫療康復服務、基因工程藥物等產業。
2.推動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著力推進金融服務、科技研發、商務會展、商貿物流等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建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大力引進國內外金融機構區域總部,加快建設長沙金融後援服務中心、濱江金融區。積極扶持各類創新平台建設,培育一批特色研發服務企業,打造高端研發機構集聚地。壯大法律、會計、諮詢、評估等商務服務業,推進會展業向國際化、品牌化、專業化方向發展。以湖南大學、中南大學等科研院所為依託,推進研發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洋湖總部經濟區,逐步形成一批金融總部、研發總部、貿易總部等。加強綜合物流園區和專業物流中心等建設,構建功能完備的現代物流體9系。
(三)培育文化產業高地
1.提升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大力整合開發各類文化資源,最佳化產業布局和結構,加快發展文化創意、工藝設計、演藝娛樂、影視傳媒、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遊戲等產業。積極培育各類專業化市場,堅持創意、科技、資本相結合,提升文化品牌價值,增強文化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將文化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重點建設以嶽麓山為依託的大河西文化創新創意產業區,打造以月亮島、橘子洲等為依託的湘江西岸文化旅遊休閒產業帶,做優做強麓谷國家動漫遊戲產業振興基地和嶽麓文化藝術產業基地,深入推進長沙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建設。
2.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按照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增強活力的要求,加快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穩步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加快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支持各種形式的小微文化企業發展,鼓勵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上市融資。支持民間資本參與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和文化創意集聚區建設,投資興建電影院、文化站等各類文化設施。加快文化產業“走出去”與“引進來”步伐,加強與國內外文化產業集團合作,培育一批擁有自主品牌、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大型文化企業集團,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推動優秀藝術團體參與境外各種文化交流活動,不斷提高新區文化創意產業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10(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1.構築生態安全螢幕障。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施生態功能分區控制,明確禁止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嚴格控制嶽麓山、鳳凰山、大王山等山體開發,劃定河湖管理範圍,保護洋湖、梅溪湖等濕地資源,加強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源保護區、水源涵養區、自然濕地等重點區域的生態環境保護。依託交通幹線、水系、丘陵山地和濕地,建設沿江沿河沿路生態廊道。
2.加強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最佳化城市綠地布局,推進公園綠地、道路林蔭和城市綠道建設。繼續實施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工程,加快湘江底泥治理和修復進程。加快城鄉污水管網體系建設,提高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處理排放標準,推進湘江流域長沙段環境綜合整治,統籌實施截污治污、清淤疏浚、排水防澇、護岸防洪、生態修復等工程。同步規劃建設污水和垃圾集中處理等污染治理設施,工業廢水經預處理後方可進入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實現污水“分類收集、無害處理、中水回用”。嚴格實行入河湖排污總量控制,規劃期內城市污水處理率達 100%、中水回用率達 20%,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嚴格控制生產生活污染氣體排放,綜合運用綠色電力調度、綠色信貸等政策措施淘汰重污染行業,推動實現區域“綠色交通”全覆蓋。深入推進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加強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打造健康優質、整潔秀美的農村生態環境。
3.推行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實行能源消費總量與強度雙控制目標管理,嚴格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從源頭上控制11能源消費增量,切實降低單位產值能耗。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編制清潔低碳技術推廣目錄,建設一批綠色低碳城鎮、園區、企業。加強商業和民用節能產品推廣套用,加快智慧型電網、分散式能源站、風力發電、熱泵等清潔能源供應設施建設。建立高效的垃圾分類回收利用體系。倡導綠色出行、推廣綠色建築,積極創建低碳社區,鼓勵消費者購買節能環保產品,加快推動生活方式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方向轉變。
4.創新生態文明建設機制。健全環境監測預警和評價、排污權交易、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等機制。建立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監測評價體系,實施河流跨界斷面水質考核,完善水環境補償機制,開展湘江流域綜合管理試點。強化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監督管理,促進水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積極創建節水型社會。嚴格實施流域水質目標管理和節能目標、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目標管理考核。嚴格環境執法,提高生態環境監管和科研能力,加大對超標排放的懲處力度。探索建立綠色績效考核體系,加大生態環境保護考核指標權重。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和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對領導幹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建立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和環境污染事故責任追究制。
(五)提高城鎮化發展質量
1.推進產城融合發展。統籌各類功能區規劃建設,推進功能混合和產城融合,構建多組團、多支點和生態型、現代化的新型城鎮體系。高水平規劃建設梅溪湖中心城區,強化行政、經濟、12文化功能。在新區北部、南部、西部分別規劃建設濱水新城、洋湖新城、溈東新城三個次中心城區,提升產業發展和人口集聚功能,帶動周邊區域發展。統籌規劃建設嶽麓、坪浦、黃金、雨敞坪等中心鎮,因地制宜發展一批都市農業小鎮、文化旅遊小鎮、生態宜居小鎮、商貿物流小鎮,在集聚產業的同時集聚人口。在符合條件的產業園區規劃和建設住房、教育、醫療、休閒等生活服務設施,推動產業園區向現代城市功能區轉變。
2.提升城市建設和治理水平。嚴格執行國家建設標準,加強建築質量管理,高標準推進城市建設。保護和傳承湖湘歷史文化,注入現代文化元素,提升城市建設的文化內涵。加快建設智慧城市,提升城市對信息的全面感知和利用能力。樹立以人為本、服務為先的理念,加強城市供水供氣供電、公交和防洪防澇設施等建設,堅決治理污染、擁堵等城市病,讓出行更方便、環境更宜居。引入市場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城市治理模式,提高城市治理效率和服務質量。
3.構建新型城鄉關係。推進城鄉規劃和管理體制一體化,實現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生態文明協同發展,提高城鄉產業關聯度和經濟融合度,探索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新路子。加快城市道路、電力、通信、燃氣、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向中心鎮和農村社區延伸。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業農村的投入力度,提升農村教育、醫療衛生、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文化體育、農業信息化等公共服務水平,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破除城鄉體制壁壘,鼓勵城市資本、技術、人才等資源向農村流動。
(六)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1.完善立體綜合交通網路。加快構建新區“七縱九橫”快速交通體系。加快軌道交通路網建設,繼續推進湘江過江通道建設,實現與長沙主城區無縫對接。以長沙金橋綜合客運樞紐為中心,整合長沙河西綜合交通樞紐、長沙貨運西站,合理最佳化線路配置和其他交通節點設定,推進換乘樞紐建設,增強人流、物流集散功能。抓好石長(石門—長沙)鐵路複線、長株潭(長沙—株洲—湘潭)城際鐵路、長岳(長沙—岳陽)城際鐵路、長常(長沙—常德)城際鐵路等線路建設,抓緊推進京港澳、長益(長沙—益陽)等國家高速公路擴容改造前期工作,加快 319 國道等國省幹線公路升級改造,加強鐵路運輸網和高速公路運輸網對接,推動長沙霞凝新港與岳陽城陵磯港互通,全面暢通鐵海、江海聯運通道,打造輻射湖南、對接全國的立體綜合交通運輸網路。
2.構建大通關體系。依託長株潭城市群,利用長沙電子口岸信息平台資源,實行通關業務一條龍服務,著力構建以水港、空港、保稅物流中心等為支撐的口岸體系。推動新區與周邊城市、沿海港口城市之間跨關區(檢區)便利通關,通過票證通用、互為代理、通程結算、聯程聯運等方式,形成高效暢通的國際國內貿易通關體系。
3.打造綜合性開放平台。全面加強區域交流合作,構建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積極對接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中原經濟區、成渝經濟區等地區,推動形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發展模式。學習借鑑上海等自由14貿易試驗區在政策、制度創新方面的經驗做法,鼓勵新區企業在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辦事機構和行銷平台,提升貿易便利化服務水平。推進企業註冊登記、人才培養引進、投融資、跨境交易、智慧財產權等方面的政策創新,支持創辦國際貿易投資專業化諮詢機構,加強國際社區、國際學校、國際醫院等建設,構建與國際慣例相銜接的公共產品供給體系和創新創業服務體系。
五、保障措施
(一)切實轉變政府職能
1.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探索行政區與功能區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根據需要賦予新區市級和部分省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著力整合區域內各類行政資源,進一步理順內部行政管理體制,努力破解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探索形成協同管理、精簡高效、權責一致的管理模式,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
2.推行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實行“行政權力進清單、清單之外無權力、權力和責任相對應”的管理體制,向社會公布政務流程圖,取消沒有法定依據的權力事項,凍結雖有依據但明顯不適應發展要求的權力事項,壓縮各類重複交叉權力事項,最大限度精簡行政權力,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激發市場活力和潛力。
3.試點推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依法依規探索開展“負面清單”管理(不包括外商投資),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則,制定發布投資、產業發展等領域負面清單,在科技、文化等優勢領域和重點環節開展負面清單管理試點,形成示範帶動效應,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大空間。
(二)創新城鎮化發展體制機制
1.推進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堅持自願、分類、有序的原則,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以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城鎮社會保險參保年限等為基準條件,因地制宜制定具體的戶口遷移政策。加強對農業轉移人口就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引導,努力提高其融入城鎮的能力。
2.健全規劃管理體制機制。按照城鄉一體、全域管控、部門協作的要求,形成統一銜接、功能互補的規劃體系,提高城市規劃管理水平。統籌規劃城市空間功能布局,加強空間開發利用管理,合理確定城鎮開發邊界和開發強度,最佳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結構。
3.創新城鎮化資金保障機制。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構建投融資主體多元化、投融資方式多樣化、項目建設運營市場化的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拓寬城市建設融資渠道,放開市場準入,積極引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模式,吸引各類市場主體參與新區開發建設。
(三)完善要素保障體系
1.合理安排用地需求。對新區建設用地計畫指標實行差別化管理,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組織建設。湖南省建設用地指標優先保障新區合理用地需求,對新區建設用地計畫實行單列,新區範圍內的耕地占補平衡可在全省範圍內統籌解決。在嚴格保護耕地和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鼓勵新區開發利用未利用土地,允許在土地開發整理和利用等方面先行先試。對可挖潛的16存量工業用地制定相應的開發再利用政策,開展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進一步挖掘工業用地空間。加強工礦用地再開發利用的場地環境調查和風險評估。強化國土資源節約利用和生態保護監測監管。
2.提升金融服務能力。鼓勵符合條件的各類金融機構在新區設立分支機構。探索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中小金融機構。鼓勵在新區內發展金融租賃公司。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銀行分支機構入駐新區,依法依規開展人民幣業務。
3.強化人力資源支撐。綜合運用教育培訓、創業支持、提高待遇等措施,探索建立有利於人才成長和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提升新區高等教育辦學水平,推動與國內知名高等學校合作辦學,加強優勢、特色學科和專業建設。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深入推進校企合作培養、培訓技術技能型人才。實施人才引進培育工程,引進一批國內外高端科技型、管理型人才,培養一批本土優秀企業家。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激勵各類科研人員和大學生群體創新創業。完善住房、教育、醫療、就業等公共服務,為創業和就業人員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