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經濟學與21世紀中國中西部發展

發展經濟學與21世紀中國中西部發展

本文集包括發展經濟學與區域經濟理論、西部大開發與中西部發展問題、農業與城市化問題、中國經濟發展問題四部分。

基本介紹

  • 書名:發展經濟學與21世紀中國中西部發展
  • 出版社:山西經濟出版社
  • 頁數:770頁
  • 開本:32
  • 定價:38.00
  • 作者:陳文科
  • 出版日期:2001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06365788
  • 品牌:山西經濟出版社
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媒體推薦

代序:在《發展經濟學與21世紀中國 中西部發展》研討會上的開幕詞
張培剛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對各位來賓和新老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五年以前,在我校開過一次“發展經濟學與中國經濟發展”研討會。那次會議是我校經濟學院與武漢大學和湖北省社會科學院聯合舉辦的。今天召開的這次會議由《經濟學動態》雜誌社、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和我校經濟學院聯合舉辦。這次大會的特別之處是要研討中西部發展問題,比上次更具體一些。這裡,我想藉此機會簡要談三點意見:
第一,究竟什麼是發展經濟學?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但是有必要重申。廣義地講,研究任何時代、任何地區的經濟發展問題都可以稱為發展經濟學,斯密、馬克思等人的著作都是發展經濟學;狹義地說,它是在有了一批已開發國家的條件下,經濟落後的開發中國家如何實現經濟起飛和經濟發展,或如何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經濟學分支學科。這個限定條件相當重要,即是在有了一批工業化了的已開發國家的條件下,來研究開發中國家的問題。十六七世紀,各國都很落後,起點相同。但現在不一樣,是在有了一批非常發達的國家之後,這些貧窮落後的開發中國家該如何發展。有了一批已開發國家,有利有弊。一方面開發中國家可以吸收它們的技術、資本,但另一方面在國際市場上又受壓迫、受壟斷。中國將加入WTO,但我們要走的路還很漫長,困難不少。加入後,海關關稅降低,好多外國東西進來,許多國內企業垮台,那么多職工如何安排,本來農村失業人口就很多,後面該怎么辦?我曾經舉過一個例子,設定遠古時代,先有了一些猿猴變成了人,但另有一批還沒有變成人,我們所研究的就好比是在有了一批已經變成了人的猴子的條件下,剩下的另一批猿猴如何變成人的問題,我們仍在變,但還沒變成“人”。為什麼要區分這一點?因為不少人把定義中的條件丟掉了,把什麼東西都當做發展經濟學。我們今天所講的發展經濟學就是狹義的發展經濟學,而不是廣義的發展經濟學。
第二,在我國,如何研究發展經濟學,創建有中國特色的新型發展經濟學?這個問題我在《新發展經濟學》一書中詳細論述過。我們認同的是, 中國改革開放22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全世界公認,這是個奇蹟。中國經濟學的發展也很大,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引進了西方經濟學。其實,叫“西方經濟學”不科學,如果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叫“東方經濟學”也不科學。西方經濟學主要是市場經濟學。現在,在我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就像兩張“皮”,沒有合在一起。二者如何達到最後的融合,這是擺在我國經濟學界面前的最大課題。我的看法是,要創建新發展經濟學,必須以馬克思認識論和方法論即唯物辯證法為指導,從包括我國在內的開發中國家具體情況出發,以鄧小平的“三個有利於”作為取捨標準,去進行理論概括和創新。
第三,關於開發中西部問題。我一向認為, 中國的問題很難用“二元經濟”來解釋清楚,中國的經濟是多元成分。從西部到東部,人類社會各個階段的生產力形態,包括原始社會的“刀耕火種”和現代化的“網際網路”,都可以在我國找到。只有中國這樣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發展不平衡的大國才有這種“多元經濟”形式。研究中西部開發問題,必須從“多元經濟”的前提出發。現在西部大開發是個熱點,但往往把中部忽略過去了。所以,我們這次會議特地加上中部,叫“中西部發展”研討會。我過去用“牛肚子理論”來說明中部的重要性。中部開發好了,就可以承東啟西。中部不發展起來,西部也難發展起來,東部也不鞏固。我希望大家多
討論一下如何發展中部,中西部一起騰飛。
最後,送大家幾句話:“八十不算老,七十不稀奇,六十小弟弟,五十算老幾,五十以下更是老幾。”祝研討會開得圓滿成功,希望經濟學界的同行、朋友一起為發展經濟學的科學和中西部的經濟騰飛而努力奮鬥。

圖書目錄

代序:在《發展經濟學與21世紀中國中西部發展》研討會上的開幕詞 張培剛
發展經濟學與區域經濟理論
發展經濟學值得研究的幾個問題 夏振坤
信息化時代的工業化問題
——兼論發展經濟學的主題 徐長生
發展經濟學的新生與前沿問題 張建華
阿馬蒂亞·森對發展經濟學的主要貢獻 方齊雲 彭武元
注重對發展經濟學中文化範疇的研究 周志斌一
經濟發展載體淪 吳金明
可持續發展:發展經濟學的新亮點 朱建中 曹明宏
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性與制度發展的非均衡 曹 陽
國外創新與空間集群理論評述 寧 鐘 郭熙保
區位理淪述評 宋德勇
工業區位理論述評
——兼論其時跨國公司理論研究的啟示 邱慧芳
人力資本投資與經濟成長 占俊英 方齊雲
契約理論的發展及其對經濟學分析方法的變革
王 皓 方齊雲
西部大開發與中西部發展問題
西部大開發四十條 何煉成
對西部大開發幾個戰略問題的思考 陳棟生
中國中部經濟的發展與發展極的培育
夏振坤 方國平 陳洪波
中西部發展經濟學的幾個問題 陳文科
兩部開發應優先實施知識發展戰略 胡鞍鋼 熊義志
西部大開發的理論模型及其政策選擇 龔益鳴
西部大開發的路徑選擇: 據點式開發 陳飛翔 朱勁松
居中獨重構築華中腹地平衡生態的橋頭堡
——論湖北省在西部大開發中的生態環境
地位及對策 鄒進泰
論促進我國四部地區叮持續發展的著眼點 熊維明
西部地區相對落後的原因與開發對策 羅傳健
科教興國和兩部大開發 周 雲
區域創新與西部5經濟發展 梅金平
西中大開發的難題與漸進化思路初探 劉 連 任師東
論西部大開發中的十大關係 劉倉吱
十堰:湖北參與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支點 嚴炳洲 陽小華
積極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加快中兩部開放殲發 陳繼勇
西部開發的市場定位 朱澤山
……

文摘

書摘
經濟發展載體只有促進了上述經濟發展意義上的經濟成長和經濟質量的提升時,我們才能說它是發揮了載體的核心支撐作用。當某種載體在這兩個方面促成的變化很大時,我們說該種經濟發展載體是這一經濟發展時期的核心載體。因而,我們可以把經濟成長和經濟質量的提升這兩個指標作為經濟發展載體核心地位的評價依據。
二、經濟發展載體的類型及其演變規律
作為經濟發展的核心支撐平台,經濟發展載體包括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兩個方面。從生產力角度看可劃分為要素載體、產業載體與地域載體;從生產關係角度考察,可分為所有制載體與社會經濟關係載體。從歷史與發展的觀點來分析,每種類型的載體都有其自身的演變過程與規律,認識和把握這些規律,對於分析一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要素裁體
按生產要素來看,勞動力、土地、資本、知識都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經濟發展必須依賴其在數量上的增加和質量上的提升,以及對這些要素的有效配置。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要素中 的每一個,在經濟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曾先後起到過核心支撐平台的作用,可分別稱之為體力載體、土地載體、資本載體和知識載體。
體力載體是依靠人力即勞動者體力的投入,帶動經濟的增長,促進經濟結構的變化。體力載體是人力數量積累起來的平台。在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體力載體對其經濟發展曾起著核心
支撐平台的作用。因此,體力載體從歷史上看,是經濟發展的第一載體。人們依靠體力來勞作、狩獵;奴隸社會往往奴役其戰敗者的體力,以力役形態榨取其剩餘價值……隨著技術的發展,生產力不斷突破前人的能力水平,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由古代生產力階段即石器時代、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發展到蒸汽時代、電氣時代的機器生產力階段後,手工體力、技術體系轉化為大機器體系,人類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從機器生產力階段到智力生產力階段,在一定程度上自動化設備代替了人體的部分功能,把勞動者從生產過程中解放出來,體力載體逐漸削弱其核心地位。
土地是人類棲生的地方,沒有土地人類就不可能繁衍,土地載體承載、傳遞和催化著經濟的發展。土地載體表現為地表資源和地下礦藏資源兩大類,前者是生存之母,農業之本;後者是發展之源,工業之根。由於其再生性的緩慢,抑或是不可再生性,土地載體的承載力是十分有限的。一般而言,土地資源貧瘠的國家,其土地載體的支撐力弱,但其邊際效用大。因為人們儘可能地提高其支撐力,實行集約化經營與增長,從而在有限的土體載體上積聚了密度很高的其他資源,如勞力、資本、技術等。而在土地資源豐富的國家,其土地載體對經濟發展的支撐面大,支撐作用強。本來,資源豐富是經濟發展的優勢,但長時期對資源的開發及由資源創造收入的習慣,使土地載體在促進了大量體力的數量積累的同時,經濟發展也產生了對土體載體的過度依賴。這樣,就不難理解,日本資源稀缺,卻發展起來了;尚比亞資源豐富,卻停滯不前。在今天,自然資源消耗厲害,資源再生能力減弱,基於土地載體的農業糧食、礦藏開發、旅遊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困難。但在整個封建社會以及資本主義社會的初期階段,土地載體是經濟發展的核心支撐平台。
資本是指貨幣資本,其物化形態包括機器設備、廠房、運輸設備、存貨等。其無形部分包括技術專利、商標、商譽、品牌等。因此把資本僅局限在有形的物資資本範圍是不能說明經濟成長的,還必須注重人力資本及無形資產的作用。當資本成為經濟發展的載體之時,資本便成了稀缺資源,一切其他資源如勞動者、土地等均以資本這一稀缺資源為核心進行配置。此時,國民經濟的貨幣化程度不斷加深,商品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在以土地為經濟發展載體的時代,地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進入資本載體時代,資本家與金融家成為推進經濟成長的核心力量,資本運營的能力成為這一時代的核心能力。在整個資本主義社會及社會主義社會的初級階段,資本載體對經濟發展起著核心支撐平台的作用。
知識經濟時代是以知識為載體的時代。在20世紀末,美、英、德等已開發國家紛紛宣布其已步人知識經濟時代。從對它們的經濟成長的共性分析中發現,它們的稀缺資源正在由貨幣資本轉向知識、轉向高科技,其經濟發展載體正在由資本載體轉向知識載體。傳統資本家與金融家的輝煌正在成為歷史,其地位與作用正日益被現代知識經理與高科技人才即“智本家”所取代。作為歷史發展的客觀必然,知識載體將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最高級要素載體,這一載體在2j世紀也將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核心載體。
(二)產業載體
一種產業之所以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載體,一是因為它在國民經濟總產值中占有較高的份額,二是因為它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潛在的巨大社會需求。產業載體和要素載體一樣,它們之間不是獨立的,而是關聯程度很高的。核心載體的發展能夠帶動和影響其他相關載體的變化,從而成為一國經濟發展的支撐。正是由於這些原因,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就有不同的產業成為其相應的核心載體。從經濟發展的階段來看,到目前為止,人類社會已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這兩個階段的劃分都是以主導產業的性質來劃分的。實際上經濟發展載體也可以按主導產業的性質來劃分。農業經濟時代是以農業為載體的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是以工業為載體的經濟時代,當工業經濟時代在結構演進的推動下經歷了工業化的國中期之後,在工業化的後期,服務業載體的主導地位開始突出。
在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由於經濟發展以農業為產業載體,因而被普遍稱為農業經濟時代。在農業經濟時代,種植業是主要產業,受當時生產力水平的影響,土地、勞動力是最基本也是最重的經濟要素。由於當時耕種技術水平很低,農產品收穫的多寡與土地面積、土地質量及勞動者體力有密切聯繫。從要素載體來看,體力載體和土地載體共同作用支撐著當時的農業。但是可耕種土地與勞動力相比較,土地更稀缺,土地是農業經濟時代各利益集團爭奪的主要對象,土地載體是農業經濟時代的核心要素載體。而與體力、土地要素載體相應對的產業載體則是農業。
農業載體是經濟發展的起點和基礎。農業部門生產人們所需的最基本消費品,沒有這些基本的消費品,生存都談不上,更不用說經濟發展了。而且也因為農業部門是其他部門發展的必要條件,是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底層平台,沒有農業載體的發展,其他部門是不可能順利發展的。農業載體促進了工業載體核心地位的形成。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