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黃山蓮花峰》是明代詩人智舷創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登黃山蓮花峰
- 作者:智舷
- 創作年代:明
《登黃山蓮花峰》是明代詩人智舷創作的一首詩。
《登黃山蓮花峰》是明代詩人智舷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五丁畏難未開鑿,峰頂至今無路通。三神若螺逸海外,二目如粟墮井中。煙雲捲縮似潮落,猿鳥墜匿疑劫空。惟有丹台一明月,當時曾照軒轅宮。作者簡介 智舷,明僧。浙江嘉興人,字葦如,號秋潭。居秀水金明寺。晚於西郊建黃葉庵,自稱黃葉老人。庵有...
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黃山是安徽旅遊的標誌,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嶽風光。現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
《登黃山偶感》是江澤民在2001年登黃山時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登黃山偶感 黃山乃天下奇山,余心嚮往久之,終未能如願。(1)辛巳四月廿五,始得成行。(2)先登後山,再攀前峰,一覽妙絕風光。見杜鵑紅艷,溪水清澈,奇松異石,和風麗日,山巒起伏,峭壁崢嶸,雲變霧幻,豁然開朗,此黃山之大觀也。(...
黃山玉屏索道位於黃山精華景區,下起慈光閣、上至玉屏樓,縱跨溫泉、玉屏兩大景區,天都、蓮花兩大主峰在其左右,迎客松近在咫尺。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讚美玉屏景區道:“黃山絕勝處”,並留下“左天都,右蓮花,背倚玉屏樓,兩峰秀色,俱可手攬”等傳世記載。玉屏索道全長2176米,高差752米,為自動循環吊廂式...
安徽黃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8米。黃山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由於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同時由於北坡和南坡受陽光的輻射差大,局部地形對其氣候起主導作用,形成雲霧多、濕度大、降水多的氣候特點。簡介 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兩游黃山,讚嘆說:“登黃山天下無山,...
古蓮花峰石 我們面前豎立的就是“古蓮花峰”石。說起它,可有一段動人的故事。據《潮陽縣誌》記載,文天祥1278年11月帶兵轉戰於粵東一帶,追隨宋朝的小皇帝昰來到海門蓮花峰。當時該峰尚未正式命名。文天祥登上峰頂望帝舟,只見蒼海茫茫,水黑雲寒,覓不到帝舟蹤影,對岌岌安危的宋王朝感慨萬分,不禁頓足長嘆...
天都峰峰頂平如掌,有“登峰造極”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室外有石,像醉漢斜臥,名“仙人把洞門”。2024年5月19日,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發布公告:經綜合檢測評估,定於5月20日結束天都峰的封閉輪休期,恢復對外開放。地理位置 天都峰位於黃山風景區內蓮花峰東南133°,與蓮花峰直線相距1150米,北望...
蓮花峰遠眺 《蓮花峰遠眺》是江明賢創作的一幅中國書畫。作品簡介 題識:蓮花峰遠眺。辛卯春兩岸畫家登黃山,江明賢。鈐印:江氏、明賢、仁者樂山、江明賢書畫章 作品著錄 《美麗河山——江明賢墨彩個展》P111,澳門基金會。
黃山登山古道 溫(泉)玉(屏樓)路,從溫泉經慈光閣、半山寺,過天門坎,穿雲巢洞,至天都峰腳;再過小心坡、一線天、文殊洞,經迎客松至玉屏樓。全長約3912米,高差約1060米,是遊客步行遊覽的主幹道之一。路有石階6364級。玉(屏樓)北(海)路,從玉屏樓右行,經蒲團松、蓮花橫排道至蓮花峰腳,下百步...
地理位置 蓮蕊峰位於黃山景區中部。傍蓮花峰聳立,為36小峰之一,海拔1770米。名稱由來 此峰狀若一朵含苞待放的蓮花,故名。其勢崢嶸,奇峭難攀。清歙人、戶部尚書曹文埴有詩曰:“一莖分得蕊相鮮,太華休夸少華蓮。應有花將開並蒂,方知藕更大於船。心空本是玲瓏石,性淨仍含渾沌天。四面松盤圓似蓋。風搖...
請不要緊張,不要大聲喧譁。置身穿雲破霧的纜車中可從不同方位和角度欣賞黃山秀麗的美景,沿途可眺望天都峰、蓮花峰、佛掌峰、天狗望月、羊子過江、仙人飄海、葫蘆石、仙人下棋等諸多景點,纜車穿梭其間,宛如漂浮在仙境之中,請慢慢欣賞,細細品味。地址 安雲谷新索道始坐落於徽省黃山市黃山風景區內。
天都峰 天都峰位於玉屏峰南,相距一公里,是黃山三大主峰中最為險峻之處,海拔1830米,古詩讚曰:任它五嶽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上天都之路極為險峻,近些年來,經過建設者們的不斷開拓,使登峰道路有驚無險。天都峰頂有“登峰造極”石刻,使人有“海到盡處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之感。蓮花峰 蓮花峰...
此時,蓮花峰頂石蓮開放,一位白髮仙翁手揮拂塵向鰲魚峰腰一掃,隨著一道金光,一聲轟鳴,峰壁裂開,石洞出現。朱元璋當艱即拜過仙翁,穿洞而去。因是天然石洞,人們便在洞口鐫上“天造”二字。鰲魚峰頂攬勝 鰲魚峰的位置屬於黃山中部,從平天罡能攀至峰頂,海拔1773米。鰲魚峰因山峰形狀極像鰲魚而得名,為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