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三代帝王師于慎行,官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因先世為登州府文登縣赤山盤龍村遷東阿之楊柳渡,故族譜堂號為登文堂。
于氏之先世祖居登州府文登縣赤山盤龍村,於明洪武二十五年(一三九二年)由一世公於深、淺、海、河兄弟四人遷至東阿之楊柳(今屬聊城市東阿縣楊柳鄉,1948年由銅城鎮改為東阿縣),因是始遷之祖,後世故稱一世公。深公留居該地,生子於忠,為于氏二世公,字楮村,為邑三老。二世祖於忠生三子,長隆、次盛、三時。三世祖於時,號翠峰,封壽官贈通議大夫,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後長住雲翠山下。此後,于氏家族便遷於黃河東居住(今屬平陰縣),經過幾代人的奮鬥而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五世祖于慎行便是這個家族的傑出代表。隨著該族子弟任職各地,這支的子孫後代也多散居全國各地。主要以濟南、泰安、聊城、東平、菏澤、沛縣為最多。海公隨之搬遷至東平縣於家莊湖繁衍生息,在四世祖次支椿公又分遷至汶上袁路口,現今東平、汶上、陽穀為最多。令族人倍感遺憾的是:淺、河二祖不知復遷何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登文堂
- 地點:古東阿縣城
- 現:地址平陰縣東阿鎮
- 人物:管仲
簡介,先祖,一世祖---於深,二世祖---於忠,三世祖---於時(三支),四世祖---於玭(五支),五世祖---于慎行(四支),祠堂,於林,于慎行墓志銘,于慎行神道碑,字輩,起源,郡望,堂號,
簡介
古東阿縣城(現平陰縣東阿鎮),為春秋時谷城舊地,是齊相管仲的采邑。[漢書]。[水經注]等均記載谷城有三歸台,現遺址尚存。[左傳]記載,齊魯等藷諸侯國多次在此期遇、會盟。漢設穀城縣。張遷曾在此任谷城長,故有著名的張遷碑。谷城山即今黃石山。秦未隱士黃石公圯橋授書後,居於此,更名黃石山。明洪武八年,因黃水為漶,東阿縣遷於此至解放初。于慎行以家鄉居此而引為自豪,所以他的詩集、文集等多以“谷城山”為名。此時的于氏家族因世代為官,又出了于慎行這位閣老爺,使于氏家族聲望達到頂峰,也成為當地之望族。于氏祖居登州府文登縣赤山盤龍村,於明洪武二十五年(一三九三年)由一世公於深遷東阿楊柳渡(東阿縣楊柳鄉),即現黃河西東阿縣楊柳渡,因是始遷之祖,後世故稱一世公。於深生子於忠,為于氏二世公。字楮村,為邑三老。於忠生三子,長隆、次盛、三時。於時號翠峰,封壽官贈通議大夫,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後長住雲翠山下。此後,于氏家族便遷於黃河東居住。於時為人忠厚,樂於助人,深得鄉里稱頌。於時為于慎行族支的三世公。於時生五子,長子於璽,次子於壁,三子於瑩,四子於瑤,五子於玭 ,字子珍,號冊州,自幼聰惠。曾在副都御史劉隅等所辦的東流書院讀書。十三歲即考取庠生。又補廩生,後又在山東生員競考中獲第一名。被稱為神童。十七歲中嘉靖戊子科舉人,任許州知州,服闋寧、靖州知州。因他判案公道,斷案如神,又體恤百姓,並親到民間放賑救貧,眾皆交口稱頌,三年後昇平涼府同知。又三年後,因政績卓著,再升慶陽府知府。累贈通議大夫,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後謝居家園。其原配便是劉隅兄,進士劉田之女,誥封淑人。生四子,長子於慎動,次子於慎思,三子於慎言,四子即于慎行。於玭又娶一側室黎氏,生五子於慎由。
這個時侯的于氏家族,可以說是自他們遷居東阿以來至今六百餘年中,最為輝煌的時期。創造這個輝煌家族史的主要人物就是于慎行父子、兄弟及兒侄等幾代人。最使于氏後人引為驕傲的當然是于慎行。至今,他的後人均尊稱他為“閣老爺爺”,各地族系的族長們每到過年仍把閣老像請出,供奉。除于慎行外,于氏其他顯赫人物也使于氏家族如錦上添花。
于慎行父親於玭已解紹。于慎行長兄於慎動,字無咎,是他弟兄五人唯一居家為農,料理於家農事的。性靜儒雅,喜泉水,號阜泉,晚年築屋山水間閒居,賜禮部儒士,受鄉人尊敬。配陳氏,六十一歲卒,生三女。二兄於慎思,字無妄。受其父影響,少年負志,博覽群書,尤愛兵家著論,且記性極強,過誦而不忘。家居東阿西濟水與大清河交匯處的王莊,即現班鳩店鎮王莊。曾隨父戎邊。受大中丞張子立青睞。十九歲入鄉試時,因考場兵備森嚴,強令考生解衣光腳,視考生如犯人,因而惱怒,從此不再科試。萬曆十五年,於慎思入京師,居于慎行官坻,“欲試詞林游太學,”不幸逝世於京師,享年五十八歲。朝中各部,皆去挽吊。留有著作《龐眉生集》,于慎行為其作序。所作《石淙記》、《游監山記》,是描寫洪範山水的好文章。因他鐘愛褚村石淙景致(即今洪範鎮紙坊村東南),特在此構築別墅,會四方文人墨客賞景賦詩。于慎行也常到此處閒居。于慎行《夏日過二兄石淙別業二首》中贊其景致道:“桃花落盡武陵溪,碧草芊芊岸柳齊。洞口主人今不在,青山如畫鳥空啼。”至今石淙遺址尚存。元東平路嚴實書“石淙”二字尚存。于慎行的同窗摯友,萬曆進士,累官大理評事,工部尚書的朱維京(字可大)題寫的“石淙漱玉”猶在。於慎思配陳氏,生一子於綮、庠生。綮生一子名元廣,庠生。
三兄於慎言,字無擇,號沖白。十四歲,入省試,雖御史贊其文,但參政萬豫章,見其年青不予入取。後又赴省闈,被舉為高魁。十七歲中嘉靖壬子科第八名舉人。未入仕,後因會試落榜,心情怨憤,年二十九歲卒。著《沖白集》傳於世。娶李氏,生二子,長名系,庠生。次子名紹,附貢授河南開封府經歷。紹子鴻勛,拔貢,授推官,改授知縣,贈文林郎。
于慎行,字無垢,十四歲,試童子科,六人為首。十七歲入進士弟,授翰林院庶吉士,破格授翰林院編修。擢升經筵日講官,後累升資政大夫,禮部尚書,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萬曆三十五年卒,贈太子太保諡文定。著有《谷城山館文集》、《谷城山館詩集》、《讀史漫錄》、《谷山筆麈》、《兗州府志》、《東阿縣誌》等百餘卷留世。他娶妻秦氏,累封淑人。關於兩人婚配,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泰安蕭大享所撰秦氏墓志銘中講述了一個神奇的故事,說秦氏父母在一天同時做一夢。夢見“五色雲中有兩錦衣兒,同乘一龍而翔天際,下立一朱衣指以示翁媼,此而女而婿也,寤,各語其夢,益異焉,朔明,保母抱文定公過其門,翁出諦視之,曰,“何似吾夢中乘龍兒,亟締姻焉。”不必去追究秦氏父母做夢的真假或是古人迷信與否,但必須相信秦氏父母的眼光,一是夫婦倆從襁袍中就看出於慎行準有出息。二是借老天授意想攀于氏高門而動了心計。反正把女兒嫁給於慎行準能大富大貴。事實也是如此。天作之合,于慎行十七歲,便娶了秦氏。這位秦氏夫人十分賢惠,對於慎行體貼備至,家中內外大小諸事,都有她操勞,于慎行求取功名,入朝為官,與她的辛勞是分不開的。秦氏恪守夫唱婦隨,隨夫入朝,歸家裡居皆無怨言。于氏族譜沒記載秦氏生子,墓志銘記載有一女,嫁與布政使喬學詩之子。其子於緯是繼子。是於慎由次子過繼給他的。在那個封建時代,于慎行競未續娶,可見其品德之高尚,也可見他與秦氏感情之深厚。總之,兩人實為美滿婚姻。
於緯,字長文,號小谷。從小受于慎行薰陶,又在秦氏的教養下:能“繼文定公志。”為中書舍人,歷戶部主事員外郎,廣州雷州知府。配王、梁、郝氏,生三子。長子元煐,字伯彥,官生。任河南南陽府通判。娶于慎行門生,大書法家邢侗女為妻。住謝莊村。次子元煜,字郎叔,號認齋。恩貢,任山西崇信縣知縣。廣西上恩州知州。住現洪範鎮紙坊村。
於慎由。于慎行同父異母弟。黎氏生。字無欺,廩生,贈戶部郎中。住東阿縣單莊鄉東於莊村和平陰縣洪範鎮謝莊、紙坊村;江蘇沛縣、濟寧微山縣、菏澤曹縣。生於嘉靖二十九年,卒於萬曆十四年,妻李氏,生二子。長子於綬,字印台,庠生。初封常州通判,再封順天府通判,三封刑部陝西刑部司員外郎,四封刑部四川清吏司郎中,誥封奉政大夫。配趙氏,生五子。長子於元景,字伯榮,別號斐然,以廩例貢,任福建鄒武府通判。升順德府長吏。次子元燁(沛縣、微山縣、菏澤曹縣于氏之七世祖),字仲華。中書舍人,歷遷常州、順天二府通判,刑部員外郎中,莉平府知府,兵部尚書兼七省督師,賜尚方劍,就職金陵(今南京)會清革明鼎,燁公身殉國難,其子坦字君儒,因守公先靈未得,攜眷回籍值兵荒年亂不克北上東阿,阻留於沛邑(今江蘇沛縣)城東南十五里許,後因姓名村於家樓。嗣後派分支別長居微山,次居於旗桿,三居於樓等地。乾隆五十七年東阿于氏致函沛地議修族譜,時值河決,未能集譜合修,實為吾族之憾事,民國十九年(1930)於奕溶公、於懷齡公赴東阿尋根問祖,得晤於萬韶公等回微續修族譜,二零零八年冬於保軍,於保敏等赴東阿晤洪範池鎮紙坊村於憲珍於憲福、於慶友等展閱譜頭印證支系昭然有序;二零一零年初三支代表十餘人眾驅車再赴東阿閱譜勘林訪親,為履人倫之道,以慰先祖在天之靈,族眾籌議為七世祖復碑清明時節承東阿于氏宗親通力協助復立此碑以示後人,莫忘先祖、尊祖敬宗。三子元美。字魁人,京衛、京歷。四子,元煦,字季和,以廩例貢,任廣西隆安縣知縣,升桂林府兵巡道終檢查司。綬五子元昆,庠生。
於慎由次子於緯,嗣于慎行,已介紹。
在此僅解紹于慎行前後四代人身世,其他不再一一贅述。僅此幾代人,足顯于氏家族之顯耀。在其後至今的三百多年中,于氏後裔未達到于慎行及父子兄弟們的顯赫地位,但也不乏官宦、學者、名士之輩。據統計,明末至清,八品以上入仕為官的如:奉政大夫、知縣、文林郎、鴻盧寺,六品軍功、修職郎,登士郎,奎文閣典籍,聖廟書寫官等共二十八人;把總,拔貢,文武庠生、廩生等55人;太學生、儒學訓導、奉祀生、貢生等五十一人。民國時,入南京武備大學學習,後升軍官及在直魯軍任軍官等三人。新中國,有在領導崗位上任地區專員,主任,公安局長,黃委等中高級幹部,有國家信息部、農業部幹部,又有世界文化名人,眾多大學生,工程師、軍官、軍醫等,可以看出,受其祖上遺傳,以文職為多。于氏家族主要以于慎行兄弟五人為族系,經三百餘年世道變遷,遷徒,分布於北京、天津、東三省、廣東、廣西、貴州、河南等十幾個省市,山東省幾乎遍布十幾個市縣。主要以濟南、泰安、聊城、菏澤為最多。而于慎行直系後裔以東阿鎮、洪範鎮為最多。于氏可謂家族興旺,人才輩出。
先祖
一世祖---於深
于氏祖居登州府文登縣赤山盤龍村,於明洪武二十五年(一三九二年)由一世公於深遷東阿楊柳渡,即現黃河西東阿縣楊柳渡,因是始遷之祖,後世故稱一世公。於深生子於忠,為于氏二世公,字楮村,為邑三老。
于慎行《谷城山館文集》卷三十二《告高祖墓文》:“顯高祖考處士,諱至深府君。”(明萬曆於緯刻)王錫爵《贈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翠峰於公墓志銘》(以下簡稱《翠峰於公墓志銘》):“其先籍登州文登縣,洪武間,公祖一世公奉詔徙東阿之楊柳渡。”(見《王文肅公全集·王文肅公文草卷十》,明萬曆王時敏刻本)殷士儋《明平涼府同知於公墓志銘》:“其先籍登州文登縣,洪武間,公祖一世公奉詔徙東阿之楊柳渡。”(見道光本《東阿縣誌》卷二十一)按,洪武三年五月頒布徙民政策,終洪武之世,徙民最多。楊柳渡:即今山東省東阿縣楊柳鎮。
二世祖---於忠
於深生子於忠,為于氏二世公。字楮村,為邑三老(三老:古代掌教化之官)。鄉、縣、郡均曾先後設定。班固《漢書·高帝紀》上:“舉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帥眾為善,置以為三老,鄉一人。擇鄉三老一人為縣三老,與縣令丞尉以事相教。”葉向高《于慎行墓志銘》:“高大父忠,為邑三老。”王錫爵《翠峰於公墓志銘》:“一世公生忠,為鄉三老。”(按,道光本《東阿縣誌》卷二十一刊載此文作“邑三老”)
於忠生三子,長隆、次盛、三時。於時號翠峰,封壽官贈通議大夫,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後長住雲翠山下。此後,于氏家族便遷於黃河東居住。於時為人忠厚,樂於助人,深得鄉里稱頌。於時為于慎行族支的三世公。於時生五子,長子於璽,次子於壁,三子於瑩,四子於瑤,五子於仳,字子珍,號冊州,自幼聰惠。曾在副都御史劉隅等所辦的東流書院讀書。十三歲即考取庠生。又補廩生,後又在山東生員競考中獲第一名。被稱為神童。十七歲中嘉靖戊子科舉人,任許州知州,服闋寧、靖州知州。因他判案公道,斷案如神,又體恤百姓,並親到民間放賑救貧,眾皆交口稱頌,三年後昇平涼府同知。又三年後,因政績卓著,再升慶陽府知府。累贈通議大夫,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後謝居家園。其原配便是劉隅兄,進士劉田之女,誥封淑人。生四子,長子於慎動,次子於慎思,三子於慎言,四子即于慎行。於仳又娶一側室黎氏,生五子於慎由。
三世祖---於時(三支)
於時(1465—1537):字世和,號翠峰。于慎行祖父。於深生子於忠,為于氏二世公,字楮村,為邑三老。於忠生三子,長隆、次盛、三時。於時號翠峰,封壽官贈通議大夫,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後長住雲翠山下。此後,于氏家族便遷於黃河東居住。於時為人忠厚,樂於助人,深得鄉里稱頌。於時為于慎行族支的三世公。於時生五子,長子於璽,次子於壁,三子於瑩,四子於瑤,五子於仳。王錫爵《翠峰於公墓志銘》:“公為人大度,有才氣,所交皆豪長者,竟自致百金產,緣手散失略盡……而兄坐法當死……公慷慨自詣吏請代。吏怪之,已試問,知為出分弟,益大驚,使前畢其辭。而公涕泣對曰:‘某不幸早孤,兄鞠之成人,某視兄猶子視父也,子為父死無所辭。抑兄未有子而某有子,死何疑?吏疑其詐,即佯許出其兄於獄。公望見兄,大慟曰:‘兄果出乎,吾得死所矣!’趣自著械入獄,不返顧。吏為之泣,竟兩釋之……嘗行道上,拾遺錢歸而懸之門,以待其人至還之……邑民故苦賦,公具條便宜,為白直指前,得寬減而賦不失額。嘗數稱往古事,教道鄉里。鄉里有疑事,若斗訟,吏不能決者,往往質平於公,公所平曲直甚侃侃,而尤以溫良豈弟得人歡……性雅好漁,已忽感古人陰德事,取漁具焚之,其篤行至此,年七十,以布衣為鄉飲賓,里中貴人皆為公逡巡讓左,無怍容。後奉詔予冠帶,而公之第五子某舉嘉靖壬子鄉試。”東阿縣治,即今山東省平陰縣東阿鎮。
四世祖---於玭(五支)
於玭(1507—1562):字子珍,號冊川。嘉靖七年戊子(1528)舉人,二十年辛丑(1541)謁選,先後為許州、靜寧州知州、平涼府同知,三十一年壬子(1552)辭官歸。朱賡《朱文懿公文集》卷六《於冊川先生傳》:“先生生而岐嶷,十歲能為文,即稟學於邑中丞劉公所,劉公大異之……年十三,從翠峰公避仇泰安,人有言先生泰安守者,守以白學使姜公。姜公召試之,奇;雜諸郡邑中試之,愈奇,乃廩學宮載歸濟南,所至人聚觀,諸藩臬爭迎入舍,賜筆札,車常滿,齊魯間稱神童雲……去之東流泉,益力學,厚自淬琢,行常帶經,止則誦習之,至躬自汲炊,不為悔。弱冠舉於鄉,五上春官不第,遂謁選,領許州……補陝西靜寧州……滿考遷平涼府同知……時督府稔知先生可屬大事,方表為慶陽守,而先生顧鬱郁思歸……上書求去,不俟報去矣。先生守二州佐一府,去皆見思,各肖貌祝之……平生不問產業,好讀書,工古文詞,以作吏,故著述不多,今其集有六卷,存於家。”(明天啟刻本)殷士儋《金輿山房稿》卷十《陝西平涼府同知冊川於公墓志銘》:“余雅聞濟南長老稱說於公少年岐嶷,美文詞。讀公太史狀,即古所稱南陽朱季何以加焉。兩撲巨豪,談笑擒之,從容陳語利害,千乘之主改顏巽謝,氣雄萬夫矣。而斗酒自奉,甘蔬茹薄,儼然儒生,又何難於解官歸也。”(萬曆十七年邵陛刻本)賈三近《于氏家藏詩略序》:“余髫稚時,數從家大人聞冊川翁童丱稱神,落筆萬言,翩翩李供奉之流也……翁詩二卷……翁古詩直逼漢、魏,近體當於武德、開元中求之……翁官南州西土,所在有惠政,吏民尸祝,類朱仲卿;投紱歸田,家徒四壁,澹然詩灑,類陶靖節;殷殷種德,卒應高門,如持左劵,類君家於公。”(見道光本《東阿縣誌》卷十八)邢侗《于氏家藏詩稿後序》:“我冊川翁,夙蘊瓌奇,天挺間世,薄生人之常戀,營竹素之令圖。雖復稍嬰輪鞅,而沖襟雅韻,一寄之詩。思既川騰,辭亦林蔚,朝華夕秀,丹霞之氣,以舒寫物倫,類黃鐘之律……今覽茲集,即言不相襲,格以類殊。而究厥體裁,率沈雄朗潤,妙入元解,蓋緣本乎天趣,發之性靈,是以機動神隨,意無乏緒,微雲河漢,抑亦庶幾秋水芙蓉。疇庸雕飾洋洋乎,纚纚乎,斯已奇矣!”(見同上)于慎行《谷城山館文集》卷三十四《先考遺集跋語》:“先考贈宗伯公,少負才名,數奇不偶,薄游關隴,官業蕭條,平生賦詠撰述,遂多散佚殘編,舊篋中餘二三,未盡其大都也。往歲,邢子願氏略取二卷,刻於南宮,李北山先生及中立王孫裒集海岱名家,皆有採摭。及同年張子陽氏來,索全稿刻於安州,始幸有成集矣。懸車之日,奉歸家塾,守舍不戒,烈於赤熛,每每謂悵然念之,不忍手澤之復湮、家學之終郁也。爰取安州舊本,重加校定,鋟而藏諸祏,使子子孫孫永有遵奉云爾。先考文宗《國》、《左》,以沖和典奧為體,而不尚浮誇;歌詩雅澹湛深,取法韋、杜,視促數綺麗之調將凂焉。蓋能自得於古人之矩,而非求合於流俗者。守丞邊郡,周旋幕府,值西陲有事,參與行間,故塞上之詠為多雲。”道光本《東阿縣誌》卷四《古績》:“玉堂振藻坊,在縣前橋頭,萬曆年為平涼府同知於玭建圯。”卷七《泰安府志東阿所祀鄉賢》:“明兵部尚書張本……平涼府同知於玭……”《書院義學》:“東流書院在城南十五里東流泉上,即故洪福寺也。嘉靖中拆毀淫祠,改為書院,祀宋儒周、程、張、朱五賢,以……明參政劉約、員外郎劉田、都御史劉隅、同知於玭配今院祀。”卷十七《著錄》:“《詩略》二卷,於玭著。”按,於玭著述今佚。
劉太淑人(1506—1555):東阿苫山人,(即現東阿縣劉集鎮東苫山村)。道光本《東阿縣誌》卷十四:“劉淑人,戶部郎中田女也。幼好學,靜慈孝恭,孝經諸史,靡不遐覽。長適平涼同知於玭,生五子。(按,經考實為四子,即慎動、慎思、慎言、慎行,第五子慎由,系妾黎氏生。于慎行《谷城山館文集》卷二十四《亡弟稚川茂才墓志銘》:“少弟無欺者,名慎由,庶母黎孺人出也……先妣淑人,有四男一女,皆已成立,而會府君客游隴西,卜簉金城,孺人在侍,逾年歸里,舉弟於舍。府君為其少也,貌清而慧絕,锺愛之。淑人之愛又甚,朝夕抱弄膝上,口棗粟啖之;夜則置諸懷而臥;時啼不休,輒為披衣起坐,至申旦不寢。孺人性卞善,折梃笞兒,夫人聞輒譙之:‘若母敢笞吾兒也!’出則攜以自隨,時詫內黨:‘此吾老生兒!’兄娣以淑人愛之,故亦忘其異母出者。”又同書同卷之《亡兄阜泉處士墓志銘》:“于氏自海上西遷,四世而為先考宗伯府君。府君五子,妣淑人出者四。”《亡兄太學都講航隱先生墓志銘》:“吾家故居海上,西遷四世而為先宗伯府君。府君舉五子,先淑人出者四焉。”)經書皆其口授。三子慎言,嘉靖壬子舉人。四子慎行,官至東閣大學士,諡文定。其諸子皆為邑名士。淑人隨夫任秦雍、河洛間,題詠甚多。”
五世祖---于慎行(四支)
于慎行(1545-11-3—1608-1-9),享年63歲。字無可,更字無垢,又字可遠,號谷山,世稱於閣老。明代東阿(今屬山東省平陰縣)人。明隆慶二年(1568)進士及第,選庶吉士,先後曾任修撰、侍講、左諭德、侍讀學士、禮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禮部尚書兼學士,官至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
于慎行,字無垢,十四歲,試童子科,六人為首。十七歲入進士弟,授翰林院庶吉士,破格授翰林院編修。擢升經筵日講官,後累升資政大夫,禮部尚書,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萬曆三十五年卒,贈太子太保諡文定。著有《谷城山館文集》、《谷城山館詩集》、《讀史漫錄》、《谷山筆麈》、《兗州府志》、《東阿縣誌》等百餘卷留世。他娶妻秦氏,累封淑人。關於兩人婚配,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泰安蕭大享所撰秦氏墓志銘中講述了一個神奇的故事,說秦氏父母在一天同時做一夢。夢見“五色雲中有兩錦衣兒,同乘一龍而翔天際,下立一朱衣指以示翁媼,此而女而婿也,寤,各語其夢,益異焉,朔明,保母抱文定公過其門,翁出諦視之,曰,“何似吾夢中乘龍兒,亟締姻焉。”不必去追究秦氏父母做夢的真假或是古人迷信與否,但必須相信秦氏父母的眼光,一是夫婦倆從襁袍中就看出於慎行準有出息。二是借老天授意想攀于氏高門而動了心計。反正把女兒嫁給於慎行準能大富大貴。事實也是如此。天作之合,于慎行十七歲,便娶了秦氏。這位秦氏夫人十分賢惠,對於慎行體貼備至,家中內外大小諸事,都有她操勞,于慎行求取功名,入朝為官,與她的辛勞是分不開的。秦氏恪守夫唱婦隨,隨夫入朝,歸家裡居皆無怨言。于氏族譜沒記載秦氏生子,墓志銘記載有一女,嫁與布政使喬學詩之子。其子於緯是繼子。是於慎由次子過繼給他的。在那個封建時代,于慎行競未續娶,可見其品德之高尚,也可見他與秦氏感情之深厚。總之,兩人實為美滿婚姻。
於緯,字長文,號小谷。從小受于慎行薰陶,又在秦氏的教養下:能“繼文定公志。”為中書舍人,歷戶部主事員外郎,廣州雷州知府。配王、梁、郝氏,生三子。長子元煐煐英,字伯彥,官生。任河南南陽府通判。娶于慎行門生,大書法家邢侗女為妻。住謝莊村。次子元煜,字郎叔,號認齋。恩貢,任山西崇信縣知縣。廣西上恩州知州。住現洪範鎮紙坊村。
于慎行卒贈太子太保,諡文定。實為內閣首輔(相當宰相)。葉向高《資政大夫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贈太子太保諡文定谷山於公慎行墓志銘》(以下簡稱《于慎行墓志銘》):“至丁未歲(1607年),廷推閣臣七人,公為首。乃被命以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輔政。公再辭不允。而余亦自南來,過公,公喜甚,約余:‘子從舟,而余從陸,相次趨朝可也。’”(見焦竑《國朝獻征錄》卷十七,明萬曆刻本)葉向高《蘧編》卷二:“(萬曆)三十五年丁未,餘四十九歲,夏四月有旨,會推閣臣,與推者七人——東阿於公、富平孫公、任丘劉公、濟南趙公、晉江李公、楊公,余名在第四……奉旨于慎行加太子太保(按,應為太子少保)、禮部尚書,葉向高、李廷機升禮部尚書,各兼東閣大學士。慎行、向高便差官行取來京,俱入閣,同錫爵等辦事。”“於公亦使人來邀,遂復北。至東阿,晤於公,訂趨朝期而別。余乃舟行,於公遵陸,以仲冬十二日廷見,余後一日。而於公行時已有疾,及廷見,不能成禮,臥邸中不旬日沒。”(民國二十四年烏絲欄抄本)《明神宗實錄》卷四百三十三:“萬曆三十五年五月……乙卯,吏部同九卿、科道會推閣臣于慎行、趙世卿、劉元震、葉向高、楊道賓、李廷機、孫丕揚等七人。”“丁亥……是日會推疏下,點用於慎行、葉向高、李廷機三人矣……頃之傳諭輔臣曰:‘朕覽卿奏,忠愛詳慎,具悉至意,諸臣已點用了。’”“戊子加于慎行太子太保(按,應為太子少保)、禮部尚書,葉向高、李廷機升禮部尚書,各兼東閣大學士。”“己丑……加王錫爵少保兼太子太保,各遣官趨召同慎行、向高入京。”“十一月……乙巳……大學士于慎行以力疾赴召,朝見不能成禮,請暫假調理,從之。”“壬申,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于慎行卒。”(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談遷《國榷》卷八十:神宗萬曆三十五年(1607)五月“丁丑,閣員會推于慎行、趙世卿、劉元震、葉向高、楊道賓、李廷機、孫丕揚”。“丁亥,禮部尚書于慎行進太子太保(按,應為太子少保),南京禮部右侍郎葉向高、禮部左侍郎李廷機並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直文淵閣。又諭朱賡曰:卿思舊輔王錫爵,忠誠正直,可濟時艱。其召之,同卿夾輔”。“十一月……乙巳,大學士于慎行力疾赴朝,請暫假調攝,許之”。“十二月……壬申,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于慎行卒”。(中華書局1958年排印本)張廷玉等《明史》卷二百十七《于慎行傳》:“(萬曆)三十三(1605)始起掌詹府事。疏辭,復留不下。居二年,廷推閣臣七人,首慎行。詔加太子少保、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再辭不充,乃就道。”(中華書局1974年7月版)印鸞章、李介人修訂《明鑑》卷七:“丁未三十五年……五月,以于慎行、李廷機、葉向高俱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時內閣惟朱賡在,帝命增置閣臣,廷推慎行、廷機、向高三人,遂用之。”(北京中國書店1985年3月第1版)
于慎行不僅官高位顯,為政清廉,德高望重,而且文學為一時之冠,被推為大手筆,一生著作等身。今存《谷城山館全集》62卷、《谷山筆麈》18卷、《讀史漫錄》14卷、《璅言》1卷(附《夢語》)、《雜記》1卷、《兗州府志》52卷、《東阿縣誌》12卷等。並參與撰修《明世宗實錄》、《明穆宗實錄》,參與續修《明會典》等。
秦氏(1446—1608):東阿縣東村秦柏之女。于慎行《明故公府家丞東村秦翁墓表》:予家自大父以來,與翁同巷,先宗伯公相與出入游處,為忘年交。予生始晬,淑人數月,即結盟焉。”(《谷城山館文集》卷二十六)于慎行《祭外舅秦翁》:“若翁視我,殆百恆情。及我先君,游如昆弟。湯餅方傳,絲羅已系。”(《谷城山館文集》卷三十二)邢侗《祭東阿於師母》:“我師至人,含真抱朴;夫人相之,不揚以縮。我師及第,蜚聲曜文;夫人佐之,不溢以墳。我師在朝,金華入講;夫人進餐,傾耳珂玤。我師在列,玉署同盟;夫人解佩,雅志琮璜。我師孔雲,閭黨亹亹;夫人曰於,我酒有與。我師永慕,手足偲偲;夫人曰喁,我鐺有糜。我師起家,無心貴仕;夫人庶而,軒冕泥滓。我師閱世,駐顏大還;夫人企其,煙霞粥饘。”(《來禽館集》卷二十)
祠堂
顯示于氏家族榮耀地位的建築標誌是原東阿縣(今東阿鎮)古城內的於閣老府及其御敕建築,以及于氏前後塋地、于慎行神道碑等。
東阿縣以狼溪河橫穿其中而分東西兩城,形成“東阿縣城兩半,狼溪河中間串”的美景。東依少岱山,東北、西南,分別有黃石山、獅耳山拱衛。於閣老府座落於狼溪河東古東阿縣衙南,武衙門街前,總占地二十餘畝,分前後於街,于慎行府坻即在前於街中部。單脊挑檐的大門,左右兩塊上馬石,飾花卉等浮雕。五級台階。寬厚的木漆大門,雕有花卉紋飾,門上匾額雕刻:“黃閣調元”四個大字,大門內迎面是影壁。前院內北屋即正廳,三楹,單脊青瓦,全是磚、土、木結構,牆是里生外熟,即外牆用磚,里皮用土坯壘成。正廳是于慎行會客迎賓的地方。客廳正面牆上掛萬曆皇帝親自書寫的“責難陳善”木匾,是因為于慎行“不善臨池”並向萬曆說實話,萬曆褒獎的。顯示了于慎行誠實品德,曾鬨動京師,永為榮耀。
過二門入後院,于慎行夫妻和父母臥室及書房都在此院。于氏其他族人居住在閣老府東與西面。
于氏祠堂建於閣老府後,祠堂內有乾隆時家譜碑三塊,于氏自遷東阿以來的族人皆刻其上。也稱文定公祠,在於氏御祭祠堂第一道門上書匾額《理學正完》,第二道正門上書《于氏宗祠》,進入大門是御祭龜駝碑,上書御祭碑文,文定公祠堂正房上面有萬曆御筆龕匾題詞《責難陳善》、《聖廟良弼》,龕前對聯為“頭號隆名身後之榮光不泯,責難陳善生前之講論如新”祠堂內供奉其畫像及牌位,上書“皇明,資政大夫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文定於公神位”,祠堂院子兩側均有配房。此處東西大街還有兩座御敕石坊,一是萬曆皇帝為於玭側室黎氏夫人敕建的,曰《千秋著節》,上書“聖旨,奉政大夫原任陝西平涼府同知贈翰林院侍讀於玭次室黎氏節旌表列坊”。另一座碑坊是崇禎年建,曰:《三世承恩》,是恩封于慎行,於慎由,子輩於綬、於緯,孫輩於元景,於元燁三代及其夫人們敕建的。
在西城,還有幾座石坊。一是萬曆十八年,為於紕敕建的《玉堂振藻坊》。永濟橋西,為于慎行敕建的《宗伯坊》;城北門為于慎行敕建的《黃閣調元坊》。另外,還在黃河西楊柳渡為于氏敕建了《于氏始遷坊》。
這些古建築,幾百年來,不但記載了于氏家族的光榮歷史,顯耀地位,也極大豐富了這座古城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內涵,從而提高了它的地位。以至成為古代至解放初魯西南一帶的名城和商阜重地。遺憾的是,從公元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至今,於閣老府及其建築隨著這座古城一年一年逐步被被毀。幸運的是,《責難陳善》匾雖然在“文革”時被村裡的付業組當作案板裁剪衣服,字有損害,但該匾仍被村里老婦女主任保存下來。今天閣老府坻已被夷為平地,種了糧菜瓜果,更幸運的是,兩扇大門被當作屋樑被人蓋在屋內,《黃閣調元》四字尚存。二門西望柱尚存,原于氏祠堂內的家譜碑,還在原地子然而立,她們和永濟橋、東城門一起,象幾個失去家園的孤寂老人,晝夜默默地看著狼溪河緩緩流去。
於林
于氏祖塋,最初是於時(于慎行祖父)的長子孫從楊柳渡遷至今洪範鎮謝莊村前的,今叫後於林。於林位於平陰縣洪範鄉紙坊村之西謝莊之南兩河兩海之間,龍泉、扈泉、日月雙泉、孝泉、天地泉、墨泉、拔箭泉、白雁泉八大名泉環繞祖塋流入黃河,四周有華山、雲翠山、大寨山、雙禎山等數百個山峰形成百鳥朝鳳、萬花吐芳之勢向祖塋肅然起敬。于慎行辭官里居後,用朝廷賜給他的金幣重新修建的,除于慎行外,于氏家族一應人等皆葬於後於林。于慎行為他祖上修了墳塋,拉了林牆,植了松柏樹,祖塋立有御敕牌坊《龍驤世襲》。現在的于氏祖塋已全部毀壞,地上建築已蕩然無存,只有於玭、於暨元等墓志銘存於于氏後人家中,塋地被毀前,歸謝莊村于氏後人管理。
于慎行墓地,在祖塋前。是于慎行死後萬曆皇帝敕建的,占地60餘畝。所葬全是于慎行後代。歸紙坊村于慎行後代管理。叫前於林。
于慎行墓地,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墓前甬道兩側,立有石俑,石馬、石羊、石虎和華表各兩對,華表上雕有望天吼。石刻形態逼真,惟妙惟肖。墓地前門外有兩高大石獅,雕刻精細。生動逼真。前門外還各有兩塊石碑,東阿縣令監立,東邊碑額書“恩光金壤”,西邊碑額書“崇溢春秋。”墓前建《帝錫玄盧》坊一座,並刻有萬曆御書“責難陳善”四字。石坊兩邊立有十三塊碑,每塊碑皆在前文刻有“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應為聖旨碑,其中有一塊無字碑,據說是傳聖旨碑,即聖旨來後,掛於碑上。《於文定公墓碑》由邢侗書寫。墓內除去植柏樹等外,萬曆還御植白皮松五十九棵,此種松樹為希有樹種,至今僅存44棵,在全國仍屬集中面積最多的。
該墓地有如此大的規模,是萬曆恩準,並按一品官例給他這位教師建的,當時並派刑部郎中金繼震等親自護送。工部侍郎劉元霖奉旨遣通政司在右通政王永光親自建造。于慎行的得意門生邢侗在於慎行死後,幫著求敕,求謚及辦理喪葬諸事,于慎行墓地及神道碑刻多由他書寫,直到把墓地建築全部完成。
于慎行墓地這座御敕園林,除曲阜孔林、鄒縣孟林外,在魯西南一帶是很少見的。它和閣老府一樣,顯耀著于氏家族的地位。幾百年來一直是來東阿洪範一帶游賞者的必游之地。但是,它的命運與閣老府一樣,也毀於轟轟烈烈地“文革”時代,它沒毀於當地造反派的手中,卻毀於遠在百里之外的聊城師範的“革命小將”手中。傾刻之間,這位閣老爺就被撒骨揚墳,園內石刻全部推倒。除去當時的大趨勢、“革命小將”可以易地革命的原因外,於林被毀還有兩種傳說,一是于慎行當年得罪了人,他的後代進行報復;二是文革前,聊師的學生來於林遊玩,摘了一些松殼、被看林人訓斥,學生藉機報復。所幸的是,前大門基本保留。
于慎行墓志銘
于慎行夫婦墓志銘幾經磨難未被破壞,他是被于慎行的第十九代孫於慶坤等在當時施巧計保存下來的。于慎行墓地被毀後,全部石刻被用來修橋和壘石渠,大都破成石料,分為碎塊。為了保住墓志銘不被毀壞,於慶坤等便想出一條巧計,請當時任洪範公社革命委員會主任的高長齊(屬東方紅造反派頭頭),在墓志銘背面寫上毛主席語錄,這樣,誰也就不敢毀壞了,高長齊的毛筆字寫的不錯,他欣然同意,揮筆便寫下了:“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我們事業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地動力”。果然,建橋時沒有人敢砸一錘。在橋上多年,完整的保存下來。與其說當時高長齊是顯示自己的字寫的好,不如說是他做人的良知,使于氏夫婦墓志銘這件文物保存下來。他與於慶坤等應千古留名。于氏夫婦墓志銘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重修橋時,有民工欲把它們解成小塊石料,又被當時曾當過民辦教師的民工攔住,並給民工講了它的意義,民工們主動找拖拉機把它運到洪範鄉政府,現保存於洪範池內龍王廟廊檐下。于氏夫婦墓志銘是曾任首輔的葉向高撰文,它保存下來,為研究于慎行生平提供了重要資料。原來的五十九顆白皮松,現僅剩四十四棵,仍枝幹挺拔茂郁蔥翠,向今人昭示著,這裡就是近四百年前於閣老墓地。
墳塋等被毀後,墓地內陸續建起了供銷社、糧所、預製件廠、粉房、食品站等。
近幾年來,當地政府結合洪範山水旅遊,欲把這處文物古蹟修復起來。經過努力工作,供銷社、粉房等陸續遷出,現已修復了部分石刻。但總體上仍然是破敗不堪。
于慎行神道碑
顯耀于慎行地位和為他揚名的另一個重要古蹟,就是立在現舊縣鄉古御道[現二二零國道]旁的于慎行神道碑。就因為它立於古御道旁,幾百年來凡到過東阿縣的官員、名流、文人、商客等,都要觀瞻此碑,並驚嘆不已,津津樂道。因此也使此碑聞名遐邇。該碑的高廣創中國碑刻之最,“文革”時被毀。據當地人或當年毀碑人回憶,該碑高約十八米左右,寬約一米八,厚約六十多公分,這在全國是極為少見的。碑額書“大明”二字,碑文為:“資政大夫,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贈太子太保,諡文定谷山於公神道。”字為大書法家邢侗所書,萬曆皇帝敕建。建造如此大的神道碑,足見萬曆皇帝對他的這位老師的尊敬,也是對他老師的一生功績的肯定。
字輩
于氏先世登州文登人也明洪武二十五年一世公深遷於東阿之楊柳今三百餘年矣恐世遠年沿支派莫考今將各支祖先列於上各支子孫隨於下序次詳明昭然易辨一展卷而較若列眉其益於後豈鮮哉且內所載者俱系本宗的派凡非一脈相傳者一名不錄誠以箕裘之緒原非可以殉情而偽為者也即後日在有重修者亦當仰體前人深水源木本之思斷不可不抱養一概列名於上致宗派紊亂使宗公怨恫於九泉也慎之
大清康熙五十三年仲冬上浣吉日刊
家之有譜所以明一本教親睦也,世或目為具文略焉,不修迨分派遠宗系無徵往往慶弔不聞往來不通甚至尊卑易位同姓為婚相視如路人焉試思此視如路人者其始固兄弟也兄弟本一人也夫以一人之深而至相視如路人亦大可慨矣我于氏自文登遷居以來四百餘年時歷兩朝代凡十五隨盛衰不一而的派相傳昭然可考其不蹈世俗之譏者凡以斯譜之存而世世動修於無替也老泉雲觀譜者孝弟之心油然而生此物此志也今復修訂以貽來序次一遵先人臚列皆屬一本親睦之意今之昔竊願後之視今也 大清乾隆五十七年花月吉日重修
夫譜何為而修乎曰敬宗也曰收族也夫敬宗收族而必載其母氏者何曰身之所自出自外而內也親也而不載其女氏者何曰已之所出自內而外也疏也明乎此則修譜之意思過半矣至本宗的派與寄生螟嗣之辨前已悉言之又何多贅焉
時道光拾年歲次庚寅月重修
夫家有譜無異水之有源無源則川流易竭家無譜則宗派難言我于氏之譜修自康熙之歲沿及道光之年載末二百緒經再三創者弗憚心力之勞恐紊流派述者願效筆墨之力不忘淵源至今先人遙邁子孫蕃衍載方四十人添數千苟不編次聽其流傳先人有絕緒之恫後世多瀆倫之嫌於是族中共同議論遵式重刊非謂後人之能述聊延先人之一線是以為序 時同治十二年歲次癸酉桐月重修譜序
凡著書立論不可無序無序則其意不詳我于氏之譜前輩序之詳矣始則曰凡非一脈相傳者不錄示人不亂宗也繼則曰尊卑易位同姓為婚示人之知無譜之可恫也再者曰敬宗收族示人之無報本追遠以親九族也余之前序亦曰家有譜無異水有源示人知萬殊歸於一本也今又何言哉雖然亦不可無序夫譜自始祖蟬聯而下其法甚善其式宜遵但恐年遠代繁而長科難容望後之修譜者自始祖起至十四世止至止之世但書其名不書其所配某氏所有几子作為上卷至下卷仍至十四世起則書其所配某氏所有几子則上下便於考核支派易於分明也將譜修完藏板櫝中俟三十年修下卷而上卷仍舊可也再至三十年仍修下卷而上卷或有殘缺即取舊板而印之則庶乎事半功倍而所費亦略省雲且為後之起名者酌定十字曰傳廣昭憲慶作腳瑞連貴思祥以後接按此十字起名則慶弔往來之際一問名而尊卑之分庶乎其不差矣
光緒二十八年歲次壬寅小陽月重修
民國十五年春我于氏會於文定公之祠堂修譜事也繼而天下鼎沸戎馬在郊其事逐息越至今歲復有修譜之議木刻為石印工省價廉及事告竣屬予作序為記予思譜何為而修也曰敬宗曰睦祖曰木有本水有源也及螟蛉義子費一脈相傳者概不臚列前人述之備矣予又何言哉夫讀義經而念人類之聚考禹貢而思姓氏之錫人情大抵然也我于氏自文登遷阿以來多歷年所瓜瓞綿蔓椒聊蕃衍生齒日繁使不修譜以紀之則世序混淆予念及此不覺瞿然是以因前人起之十字曰傳光昭憲慶曰瑞連貴思祥再起十字曰丕承登龍脈曰良澤樂興長後嗣按字起名一聞名而世序昭然夫而後慶弔往來不至有視如路人之嘆豈不美哉雖然吾且望後人之有感斯序一修再修世世相傳無或替焉是則吾之厚望也故序 民國十九年歲次庚午花月重修
民國三十八年冬族中會於我于氏之先塋內議修譜事也夫譜何為而修乎曰敬宗收族是也而敬宗收宗之義報本追遠以親九族也我于氏自文登遷阿以來六百餘載也時歷南北盛衰不一吾先人終於此子孫遷移四方栽末三十人添數千使不修譜以紀之則宗派難言世序紊亂矣我于氏之譜緒經已六次矣序次詳明且內所載者局系本宗的派凡非一脈相傳者一名不錄再則曰螟蛉義子寄生抱養概不列入示人不亂宗也前人序內己言之備矣予又何言哉我于氏之譜自始祖蟬聯而下其式甚善其法宜遵於是族人公同議論遵式同刊自十四世以上全族族輩次並未歸一十四世以下全族輩次一律歸一曰傳廣昭憲慶瑞連貴思祥又曰丕承登龍脈良澤樂興長後嗣皆按字起名慶弔往來之際序次詳明尊卑之分一聞名而世序昭然夫而後不至有視如路人之嘆豈不有譜之美哉閤族人同監修 公元一九五零年十月吉日重修
我于氏先人一世公深爺於明朝洪武帝二十五年公元一三九一年從文登遷東阿楊柳距今已有五百玖拾柒年時歷明朝清朝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我于氏族終居於此其子孫遷移四方我族歷史悠久瓜瓞綿蔓椒聊蕃衍子孫興旺忠厚傳家詩書繼世五世祖閣老慎行文采淵博為國效勞廉潔奉公德高望重全國聞名著有兗州府志筆塵等書給後人留下寶貴的文學遺產當時稱為明朝文官主三代帝王師人皆尊敬光宗耀祖全族榮幸
我于氏族譜經前人弗憚心之力效筆墨之勞已緒譜六次前人所續修的族譜各支祖先列於上各支子孫隨於下記載清楚序次詳明昭然易懂展卷即明為此該次重修族譜仍按前式重刊本次修譜經理事人共同研究議定再次起緒十輩即正宗昌開明仁禮德潔清
家族有譜無異水之有源木有本水有源水無源則川流易竭家無譜則宗派難言為敬宗收族報本追遠以親九族為使後人相繼入譜永不亂宗閤族人早有敬宗睦祖之議於公元一九八八年一月全族各支代表雲集謝莊村共同商議修譜之事確定重修我于氏族譜思念前人深水木本之恩本次重修族譜由於全族齊心協力自願獻資理事人弗憚心之力效筆墨之勞於本年九月竣工這表明我于氏家族團結和睦文明相傳後繼有人並望後人相繼不斷發揚光大一修再修
公元一九八八年九月吉日洪範謝莊重修
起源
于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八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
1、出自姬姓,
為周武王姬發的後代,以國名為氏。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周武王克商後,大舉分封諸侯,其第二個兒子邘叔被封在邘國。據《廣韻》所載,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第二子(有說第三子)於邘(故城在今河南省沁陽西北於邘邰鎮),稱於邘叔。後來,於邘叔的子孫就以國名為氏,有的姓了邘;有的則去邑旁姓於,是為河南于氏,史稱于姓正宗。後世于姓尊於叔為于姓的得姓始祖。
2、出自古複姓淳于氏,
為唐代時避諱憲宗李純所改單姓于氏。據《古今姓氏書辯證》等所載,淳于公子孫,以國名為姓,稱為淳于氏。唐貞觀年間所定皇族七姓,有淳于氏。至唐憲宗李純時,為避諱(“純”“淳”同音),複姓淳于氏改為單姓于氏。到了宋代,又有部分于姓恢復淳于姓,也有一部沿襲未改的,形成此支于氏。
3、出自北魏時的萬忸于氏,
為孝文帝漢化改革時,恢複本姓於。據《路史》所載,鮮卑族的萬忸于氏原為山東于姓人,後隨鮮卑改之,孝文帝漢化改革,又復于姓。這一支于氏雖然是從鮮卑族的萬忸于氏所改,一向也被當作外來的姓氏看待,但在實際上,他們仍然是漢族于姓的後代,只是在漢代之時,有一位名為於公的後代,隨著拓跋氏離開了中原,並且為了適存於鮮卑族而改姓為萬忸于氏,等到後來鮮卑族的拓跋圭在中國北方建立了北魏,才又“重回娘家”,複姓為於而已。居住在北方的于姓之人,多為這一分支。
4、出自賜姓或少數民族改于姓而來
①明朝時賜元人巴延達哩姓於名忠,清朝時,南方的部分尼瑪哈氏改于姓。
②又有達斡爾、鄂倫春、土、回、高麗等小數民族有改于姓者。
郡望
河南郡:漢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洛陽,相當於今河南省黃河以南落水、伊水下游,雙自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以北原陽縣。此支于氏,大概為于氏始祖邘叔的直系後裔。
東海郡:秦始置郡,治所在炎(今山東省炎城北)。西漢時相當今山東省費縣、臨沂、江蘇省贛榆以南,山東省棗莊市、江蘇省邳縣以東和江蘇省宿遷、灌南以北地區。此支于氏,應為春秋戰國時於泰之後及北魏鮮卑族複姓萬忸于氏改漢字單姓于氏的後裔。
河內郡:楚漢之際置,治所在懷縣,相當今河南黃河以北,京漢鐵路(包括汲縣)以西地區。此支于氏,亦為邘叔的直系後裔。
堂號
興駟總記:也叫大駟堂,出自漢代於公的故事。於公,東海郡人,官至太尉,為推斷“雪洗東海孝婦” 一案,千古留名。在他40歲左右,生了一男孩,取名於禪,出世後與眾不同,經常啼哭,哭聲特殊,如雷聲一般。於公說:“這孩子將來有出息”,要大興“駟馬之門”。後來果然於禪做了太守。于姓的“大駟堂”即由此而來。
忠肅堂:明朝忠臣于謙,任兵部尚書。瓦剌犯大同,英宗被俘。徐珵力主遷都,于謙為了振興國家,堅決反對。為了避免瓦剌以英宗要挾中原,于謙就擁景帝即位,打敗了瓦剌。不料英宗回來後,聽信讒言殺了于謙。多年後方平反昭雪,謚“忠肅”。
登文堂:明朝三代帝王師于慎行,官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因於之先世為登州府文登縣赤山盤龍村遷東阿之楊柳,族譜堂號為登文堂。(備註:我輩乃登文堂之後裔)
此外,于姓的主要堂號還以:“東海堂”、“為敘堂”、“福謙堂”、“佑啟堂”等為堂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