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恆山

《登恆山》是明代汪承爵所寫的一首五言律詩,詩中描寫了恆山於群山中獨尊的特點及作者登臨時的喜悅心情。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

作品原文

雲中天下脊1,尤見此山尊2
八水皆南匯3,群峰盡北蹲4
仙台臨日迥5,風窟護雲屯6
剩有搜奇興,空憐前路昏7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雲中:雲中郡,唐天寶元年(742)以雲州改置雲中郡,後仍復雲州,治所在今大同市北嶽所在渾源縣為雲中郡屬縣。天下脊:地勢高,像天下的脊樑。
2、尊:高。
3、“八水”句:渾河上游八條支流均在恆山一帶向西南方向匯合。
4、“群峰”句:謂眾山皆矮,惟恆山最高。
5、仙台:指北嶽峰頂北嶽觀。臨日,近對太陽。迥:高遠。
6、風窟:北嶽觀兩側,懸崖壁立,中間空虛,風似虎嘯,名風虎口。風窟即指此。
7、空憐:只可惜。昏,昏暗。

白話譯文

雲中堪稱是天下的屋脊,可見此山山勢極高。
有八條河流在山下匯合然後向西南流去,群山屈居,仿佛都蹲在它的北面。
仙台面對著太陽遠遠與太陽相映照,懸崖峭壁雲匯霧集為它呵護拱衛。
我還有搜奇獵異的雅興,只可惜眼前的道路已漸漸地昏暗下來。

創作背景

詩人汪承爵是進士出身,他在登臨恆山時,興致勃勃,充滿喜悅,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作品鑑賞

詩的開首兩句,便用誇張豪邁的口吻寫出了恆山眾山獨尊的地位。“雲中天下脊,尤見此山尊。”恆山所在的山西渾源縣在古代屬雲中郡統轄,作者說雲中恆山是天下的屋脊、脊樑,極言此山之高峻。
“八水皆南匯,群峰盡北蹲。”這是鳥瞰的圖景。登臨縱目,只見山山條條水脈盡皆匯向南方,被山勢所拘,龍王也只得俯首稱臣,順山勢而下。因為恆山突兀高聳,便顯得群峰都好像向著北嶽蹲下一樣。這兩句詩,與杜甫的《望岳》:“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境,有異曲同工之妙。
“仙台臨日迥,風窟護雲屯。”這兩句又可視作是仰觀的景象。恆山頂上有會仙府、琴棋台等建築,因為修築在山巔,便有“臨日”,迫近太陽的遙遠之感。“風窟”指的是北嶽虎風口。在北嶽觀兩側,懸崖壁立,空谷來風,窟中山風常似虎嘯。彤雲密布,雲從風,在山谷間屯集,風濤、雲海,正是名山特有的景觀。面對這瑰麗的景色,詩人留戀不已,久久不欲離去,他還想看到更新奇的景致顯現。“剩有搜奇興,空憐前路昏。”便是這種心情的寫照。詩人雅興不減,還想進一步到雲深不知處搜奇探勝,怎奈日暮途窮,不覺已是紅輪西墜,天色暗淡,不辨東西了。詩人把這種遊興不減,餘韻正濃的情緒放在天色已晚無法繼續遊覽下去的時刻,更讓人覺得惋惜,更讓人感覺到北嶽恆山那豐富無垠的內涵。縱然滯留更多的時日,也無法窮盡其中變化萬端的風光。詩人用“空憐”二字,淡淡地帶出未能盡興遊覽恆山的遺憾,給讀者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讓人更加增添對北嶽恆山的神往。縱觀全詩,字裡行間洋溢著一種熱愛生活,歌頌美好山川的豪邁氣勢,這首詠北嶽恆山的《登恆山》,可與杜甫詠東嶽泰山的《望岳》比照著讀,二詩的神韻、風格各有千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