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成蟲
體小,長3毫米;狀如蚊蟲,具膜質透明翅一對,具3條明顯縱脈,無橫脈。後翅退化成平衡棒。胸背灰黑色。
淡褐色,橢圓形。
幼蟲
無足,蛆形體黃至橙色,紡錘形,長約3.5毫米。
蛹
長橢圓形,腹部橙紅色,胸部及腹背等黑色。
發生規律
癭蚊的成蟲脆弱,飛翔能力不強,多在幼蟲生活場所附近棲息,只少數種類夜間向光。卵產於寄主植物表面、花蕾或嫩芽的隙間、樹皮縫內以及幼蟲生活的其他場所。多散產,不成卵塊。植食性癭蚊中,許多種類為害林木、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捕食性種類常為害蟲的天敵,有益於人類。
雙翅目(Diptera)癭蚊科(Cecidomyiidae或Itonididae)的纖小昆蟲。特徵為︰觸角念珠狀,毛較多︰翅上有短毛,幾乎無翅脈。幼蟲色豔,生活在葉和花中,通常引起蟲癭。少數生活在其他雙翅目昆蟲的蟲癭內。在癭內或土中化蛹;以老熟幼蟲越冬。小麥癭蚊(Hessian fly)是本科最嚴重的害蟲。歐洲和北美的菊癭蚊(Diarthronomyia hypogaea)在葉上形成小蟲癭。薔薇癭蚊(Dasyneura rhodophaga)為害薔薇的幼芽和嫩枝,為溫室中重要害蟲,但室外罕見。其他重要害蟲如麥紅及漿蟲、
高粱癭蚊、
稻癭蚊、苜蓿癭蚊和
梨癭蚊。防治用菸草熏和土壤噴灑的方法。
少數癭蚊取食
蚜、
蟎、
介殼蟲和
小蠹的
幼蟲。賤癭蚊屬(Miastor)有一種能營幼體生殖,即大幼蟲體內產生較小的子幼蟲,子幼蟲留在母幼蟲體內,以它為食,最終把母幼蟲吃光。然後子幼蟲逸出,而且它能以同樣的方法再繁殖,進行好幾代直到化蛹為止。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強植株抵抗力。及時清園。秋冬季深翻土壤,消滅越冬幼蟲。
(2)保護和利用天敵。主要有
姬蜂、
小蜂等天敵昆蟲。
(3)化學防治 在初夏幼蟲開始活動或在成蟲羽化及幼蟲剛孵化時,噴灑20%菊殺乳油2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