癇病

癇病

癇病,中醫病名。是一種短暫性反覆發作性神誌異常疾病,多因驟受驚恐,先天稟賦不足,腦部外傷及感受外邪,飲食所傷等,致使臟腑功能失調,風痰閉阻,痰火內盛,心脾兩虧,心腎虧虛,造成清竅被蒙,神機受累,元神失控而引發癇病。與心肝脾腎有關,主要責之於心肝。治療時當急則開竅醒神以治其標,控制其發作;緩則祛邪補虛以治其本。平時當根據疾病症狀辨證論治,調其臟腑氣血陰陽。加強生活的調理及發作的護理,以免發生意外,至關重要。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癇病
  • 其他名稱:癲癇、羊癇風
  • 相關西醫疾病:癲癇,無論原發性或繼發性
  • 疾病分類:內科-心繫病證
  • 發病部位:心、肝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斷依據,病證鑑別,相關檢查(實驗室檢查),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要點),症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臨證備要,文獻摘要,醫案選讀,

名詞解釋

癇病是一種反覆發作性神誌異常的病證。臨床以突然意識喪失,發則仆倒,不省人事,強直抽搐,口吐涎沫,兩目上視或口中怪叫為特徵。移時甦醒,一如常人為特徵。發作前可伴眩暈胸悶等先兆,發作後常有疲倦乏力等症狀。

歷史沿革

1、癇病首見於《內經》,不僅提出“胎病”、“癲疾”的病名,並指出發病與先天因素有關。
2、巢元方《諸病源候論·癲狂候》指出:“癲者,卒發仆也,吐涎沫,口,目急,手足繚戾,無所覺知,良久乃蘇。”
3、宋金時代,對本病的發病機理闡述較深刻。
4、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癲癇方論》指出,多種因素導致髒氣不平,陰陽失調,神亂而病。
5、朱丹溪《丹溪心法·癇》云:“無非痰涎壅塞,迷悶心竅。” 強調痰迷心竅引發。
6、王清任則認為癇病的發生與元氣虛,“不能上轉入腦髓”,和腦髓瘀血有關,並創龍馬自來丹、黃芪赤風湯治之。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西醫的癲癇,無論原發性或繼發性,均可參照本病辨證論治。

病因

1、七情失調 主要責之驚恐。由於突受大驚大恐,造成氣機逆亂,進而損傷臟腑,肝腎受損,則易致陰不斂陽而生熱生風。脾胃受損,則宜致精微不布,痰濁內聚,經久失調,一遇誘因,痰濁或隨氣逆,或隨火炎,或隨風動,蒙蔽心神清竅,而發為癇病。
2、先天因素 癇病始於幼年者多見,與先天因素密切相關,所謂“病從胎氣而得之”。若母體受驚,一則導致氣機逆亂,一則導致精傷腎虧,所謂“恐則精卻”。母體精氣之耗傷,必使胎兒發育異常,出生後,遂易發生癇病。
3、腦部外傷 由於跌扑撞擊,或出生時難產,均能導致腦竅受損,瘀血阻絡,經脈不暢,腦神失養,使神志逆亂,昏不知人,遂發為癇病。
4、其他 或因六淫外邪所乾,或因飲食失調,或因患他病後,臟腑受損,均可致積痰內伏。一遇勞累過度,生活起居失於調攝,遂至氣機逆亂,觸動積痰,生熱動風,壅塞經絡,閉塞心竅,上擾腦神,發為癇病。

病機

癇之為病,病理因素總以痰為主,每由風火觸動,痰瘀內阻,蒙蔽清竅而發病。以心腦神機失用為本,風火痰瘀治病為標。其中痰濁內阻,髒氣不平,陰陽偏勝,神機受累,元神失控是病機的關鍵所在。癇病與五臟均有關聯,但主要責之於心肝,頑痰痹阻心竅,肝經風火內動是癇病的主要病機特點。病機轉化決定於正氣的盛衰及痰邪深淺,發病初期,痰瘀阻竅,肝鬱化火生風,風痰痹阻或痰火熾盛等以實證為主;日久不愈,損傷正氣,表現虛實夾雜。

診斷依據

1、典型發作時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兩目上視,項背強直,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有異常叫聲,或僅有突然呆木,兩眼瞪視,呼之不應,或頭部下垂,腹軟無力,面色蒼白等。局限性發作可見多種形式,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而無突然昏倒,或凝視,或語言障礙,或無意識動作等。多數在數秒至數分鐘即止。發作突然,醒後如常人,醒後對發作時情況不知,反覆發作。
2、發作前可有眩暈、胸悶等先兆症狀。
3、任何年齡、性別均可發病,但多在兒童期、青春期或青年期發病,多有家族史,每因驚恐、勞累、情志過極等誘發。

病證鑑別

1、癇病與中風
典型發作癇病與中風均有突然撲倒,昏不知人等,但癇病有反覆發作史,發作時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或作怪叫聲,可自行甦醒,無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而中風病則撲地無聲,昏迷時間長,醒後常有半身不遂等後遺症。
2、癇病與厥證
厥證除見突然撲倒,昏不知人主證外,還有面色蒼白,四肢厥冷,進或見口噤,握拳,手指拘急,而無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和病作怪叫之見證,臨床不難區分。
3、 癇症與痙病
兩者都有四肢抽搐等症狀,但癇病僅見於發作之時,兼有口吐涎沫,病作怪叫,醒後如常人。而痙證多見持續發作,伴有角弓反張,身體強直,經治療恢復後,或仍有原發疾病的存在。

相關檢查(實驗室檢查)

腦電圖是診斷癇病的主要實驗室檢查方法,對癇病發作類型確定有重要作用。腦電圖在發作期描記到對稱性同步化棘波或棘一慢波等陽性表現。疑有占位病變時可做CT、磁共振等相應檢查。

辯證要點

1、確定病性
來勢急驟,神昏猝倒,不省人事,口噤牙緊,頸項強直,四肢抽搐者,病性屬風;發作時口吐涎沫,氣粗痰鳴,呆木無知,發作後或有情志錯亂,幻聽,錯覺,或有夢遊者,病性屬痰;有猝倒啼叫,面赤身熱,口流血沫,平素或發作後有大便秘結,口臭苔黃者,病性屬熱;發作時面色潮紅、紫紅、繼則青紫,口唇紫紺,或有顱腦外傷、產傷等病史者,病性屬瘀。
2、辨病情輕重
判斷本病之輕重決定於兩個方面,一是病發持續時間之長短,一般持續時間長則病重,持續時間短則病輕;二是發作間隔時間之久暫,即間隔時間短暫則病重,間隔時間長久則病輕。其臨床表現的輕重與痰濁之淺深和正氣之盛衰密切相關。

治療原則(要點)

宜分標本虛實。頻繁發作,以治標為主,著重清瀉肝火,豁痰熄風,開竅定癇;平時病緩,則補虛以治其本,宜益氣養血,健脾化痰,滋補肝腎,寧心安神。

症治分類

證名:風痰閉阻證
症狀:發病前常有眩暈、頭昏、胸悶、乏力、痰多,心情不悅。癇病發作呈多樣性,或見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伴尖叫與二便失禁,或短暫神志不清,雙目發獃,茫然所失,談話中斷,持物落地,或精神恍惚而無抽搐,舌質紅,苔白膩,脈多弦滑有力。
治法:滌痰熄風,開竅定癇。
代表方:定癇丸加減。
常用中藥:天麻、全蠍、僵蠶、川貝母、膽南星、姜半夏、竹瀝、石菖蒲、琥珀、茯神、遠志、辰砂、茯苓、陳皮、丹參。
加減:眩暈、目斜視者,加生龍骨、生牡蠣、磁石、珍珠母重鎮安神。
證名:痰火擾神證
症狀:發作時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吼叫,平時急躁易怒,心煩失眠,咯痰不爽,口苦咽乾,便秘溲黃,病發後,症情加重,徹夜難眠,目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
治法:清熱瀉火,化痰開竅。
代表方:龍膽瀉肝湯合滌痰湯加減。
常用中藥:龍膽草、青黛、蘆薈、大黃、黃芩、梔子、姜半夏、膽南星、木香、積實、茯苓、橘紅、人參、石菖蒲、麝香、當歸。
加減:有肝火動風之勢者,加天麻、石決明、鉤藤、地龍、全蠍,以平肝息風。
證名:瘀阻腦絡證
症狀:平素頭暈頭痛,痛有定處,常伴單側肢體抽搐,或一側面部抽動,顏面口唇青紫。多繼發於顱腦外傷、產傷、顱內感染性疾患後遺症等。或先天腦發育不全,舌質暗紅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脈澀,或弦。
治法:活血化瘀,熄風通絡。
代表方:通竅活血湯加減。
常用中藥:赤芍、川芎、桃仁、紅花、麝香、地龍、僵蠶、全蠍。
加減:痰涎偏盛者,加半夏、膽南星、竹茹。
證名:心脾兩虛證
症狀:反覆發癇,神疲乏力,心悸氣短,失眠多夢,面色蒼白,體瘦納呆,大便溏薄,舌質淡,苔白膩,脈沉細而弱。
治法:補益氣血,健脾寧心。
代表方:六君子湯合歸脾湯加減。
常用中藥:人參、茯苓、白朮、炙甘草、陳皮、姜半夏、當歸、丹參、生地、天冬、麥冬、酸棗仁、柏子仁、遠志、五味子。
加減:痰濁盛而噁心嘔吐痰涎者,加膽南星、姜竹茹、瓜蔞、石菖蒲、旋覆花化痰降濁;便溏者,加炒苡仁、炒扁豆、炮姜等健脾止瀉;夜遊者,加生龍骨、生牡蠣、生鐵落等鎮心安神。
證名:心腎虧虛證
症狀:癇病頻發,神思恍惚,頭暈目眩,兩目乾澀,面色晦暗,耳輪焦枯不澤,健忘失眠,腰膝酸軟,大便乾燥,舌質淡紅,脈沉細而數。
治法:補益心腎,潛陽安神。
代表方:左歸丸合天王補心丹加減。
常用中藥:熟地黃、山藥、山萸肉、菟絲子、枸杞子、鹿角膠、龜板、川牛膝、生牡蠣、鱉甲。
加減:神思恍惚,持續時間長者,加阿膠補益心血;心中煩熱者,加焦山梔、蓮子心清心除煩;大便乾燥者,加玄參、天花粉、當歸、火麻仁以養陰潤腸通便。

其他療法

1、針灸治療
主穴
發作時:水溝、風府、大椎、內關、後溪、申脈、湧泉。
間歇期:鳩尾、長強、大椎、腰奇、間使、行間、豐隆。
操作:發作時用瀉法,水溝施雀啄法,大椎、後溪、申脈、湧泉用捻轉提插法,間歇期補瀉結合。
2、水針
選足三里、內關、大椎、風池。採用維生素B1或B2注射液0.5-1ml,每次2-3穴。

轉歸預後

癇病的轉歸與預後取決於患者的體質強弱、正氣盛衰與感邪輕重。本病證有反覆發作的特點,病程一般較長,少則一、兩年,多數患者終身難愈。體質強、正氣尚足的患者,如治療恰當,癰發後再予以調理,可控制發作,但難以根治;體質較弱,正氣不足,痰濁沉痼者。往往遷延日久,纏綿難愈,預後較差。若反覆頻繁發作,少數年幼患者智力發育受到影響,出現智力減退,甚至成為痴呆。或因發作期痰涎壅盛、痰阻氣道,易造成痰阻窒息等危證,必須及時進行搶救。

預防調護

1、加強孕婦保健,避免胎氣受損。癇病發生多與母親在孕期內外邪乾忤及七情、飲食、勞倦等失調有關,尤其在出生過程中,胎兒頭部外傷也能導致。因此,特別要注意母親孕期衛生,加強孕婦自身保健,避免胎氣受損。
2、加強護理,預防意外。癇病發作的護理有二:(1)發作時注意觀察神志的改變,抽搐的頻率,脈搏的快慢與節律,舌之潤燥,瞳孔之大小,有無發紺及嘔吐,二便是否失禁等情況,並詳加記錄。對昏仆抽搐的病人,凡有義齒者均應取下,並用裹紗布的壓舌板放入病人口中,防止咬傷唇舌,同時加用床檔,以免翻墜下床。(2)休止期患者,不宜駕車、騎車,不宜高空、水上作業,避免腦外傷。
3、加強休止期治療,預防再發。應針對患者病後存在不同程度的正虛參以調補,如調脾胃,和氣血,健腦髓,順氣滌痰,活血化瘀等,但不可不加辨證地一概投入參、茸大補之品或其他溫燥補品。
4、注意調補。飲食宜清淡,多吃素菜,少食肥甘之品,切忌過冷過熱、辛溫刺激的食物,以減少痰涎及火熱的滋生。可選用山藥、苡米、赤豆、綠豆、小米煮粥,可收健脾化濕之功效。注意排痰及口腔衛生。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怡養性情,起居有常,勞逸適度。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保持大便通暢。

臨證備要

1、癇病的治療遵循“間者並行,甚者獨行”原則。臨床實踐證明,本病大多是在發作後進行治療的,治療的目的,旨在控制其再發作。應急則治其標,採用豁痰順氣法,頑痰膠固需辛溫開導,痰熱膠著須清化降火,其治療著重在風、痰、火、虛四個字上。當控制本病發作的方藥取效後,一般不應隨意更改(改治其本),否則往往可導致其大發作。在癇病發作緩解後,應堅持標本並治,守法守方,持之以恆,服用3〜5年後再逐步減量,方能避免或減少發作。
2、辛熱開破法在癇病的套用:辛熱開破法是針對癇痰難化這一特點而制定的治法。痰濁閉阻,氣機逆亂是本病的核心病機,故治療多以滌痰、行痰、豁痰為大法。然而癇病之痰,異於一般痰邪,具有深遏潛伏,膠固難化,隨風氣而聚散之特徵,非一般祛痰與化痰藥物所能滌除。辛溫開破法則採用大辛大熱的川烏、半夏、南星、白附子等具有振奮陽氣、推動氣化作用的藥物,以開氣機之閉塞,破痰邪之積聚,搗沉痼之膠結,從而促迸頑痰消散,癇病緩解。
3、蟲類藥在癇病中的套用:蟲類藥具有良好減輕和控制發作的效果,對各類證候均可在辨證處方中加用,因此類藥物入絡搜風,止瘀化痰,非草木藥所能代替。藥如全蠍、蜈蚣、地龍、僵蠶、蟬衣等。如另取研粉吞服效果尤佳。

文獻摘要

1、《素問·奇病論》:“人生而有病巔疾者,病名為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故令子發為巔疾也。”
2、《丹溪心法·癇》“癇症有五,馬、牛、雞、豬、羊。……以其病狀偶類之耳,無非痰涎壅塞,迷悶孔竅,發則頭旋顛倒,手足搐搦,口眼相引,胸背強直,叫吼吐沫,食頃乃蘇,宜星香散加全蠍三個。”
3、《壽世保元·癇症》:“蓋癇疾之原,得之驚,或在母腹之時,或在有生之後,必因驚恐而致疾。蓋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恐氣歸腎,驚氣歸心。並於心腎,則肝脾獨虛,肝虛則生風,脾虛則生痰。蓄極而通,其發也暴,故令風痰上涌而癇作矣。”
4、《證治準繩·癲狂癇總論》:“癇病發則昏不知人,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甚至瘛疚抽掣,目上視,或口眼喁斜,或口作六畜之聲。”
5、《臨證指南醫案·癲癇》:“癇病或由驚恐,或由飲食不節,或由母腹中受驚,以致髒氣不平,經久失調,一觸積痰,厥氣內風,猝然暴逆,莫能禁止,待其氣反然後已。”

醫案選讀

病案一
王某,男,11歲。
患兒患癲癇,每年發作一至三次,多在晚間發作,發作時口吐痰沫,牙關緊閉,不省人事。近日發作較勤,抽搐時間較長,發作後感覺頭痛,睡眠不安,時有煩急。診為癲癇,為平素痰熱內伏,復受驚恐,擾及厥陰所致。
立法:清熱化痰,鎮驚定搐,活血息風。
方藥:生側柏10g,天竺黃6g,膽草6g,地龍6g,青礞石10g,橘紅6g,磁 石10g,紅花3g,桃仁5g,鉤藤5g,全蠍3g,焦楂10g。
化風錠1丸,每日2次。
二診:上方加減共進36劑,症狀平穩,惟痰多,納差,舌無苔,脈弦緩。再擬前法化裁。
鉤藤5g,青礞石12g,法夏5g,桃仁5g,紅花6g,磁石10g,全蠍3g,地龍10g,化橘紅6g,膽草6g,神曲10g,炒麥芽10g。
化風錠1丸,每日2次。
上藥又進16劑,合化風錠20丸後,三周來再未發作抽搐。繼續治療四個月後,用礞石滾痰丸和醫癇無雙丸交替服用,鞏固療效。一年後來癇搐基本痊癒。
(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兒科整理.趙心波兒科臨床經驗選編·醫案.人民衛生出版社. 1979)
病案二
於某,男,11歲。
初診:患兒於1971年1月開始,左手顫動,漸發為癇抽,一至二月發作一次,每次發作約30〜40分鐘,神識昏迷,呼吸有時窒息,醒後疲乏無力,診斷為癲癇。舌質微紅,脈沉弦。證屬驚熱傷肝,腦絡受損,而致驚癇之候。
生石決明12g,青礞石12g,全蠍5g,紅花3g,地龍6g,生側柏10g,桃仁5 g,蜈蚣1條,天竺黃10g,橘紅6g,代赭石10g,生草3g。
二診:家長代訴,藥服6劑,癇抽僅發作一次,約20分鐘,大便正常,舌質微紅。仍按原方加減。
鉤藤5g,菖蒲10g,代赭石10g,全蠍3g,生石決明12g,紅花5g,桃仁泥3 g,天麻6g,天竺黃10g,茯神10g,煅牡蠣10g,青礞石10g。
三診:經治療後,未發現癇搐,曾於2月7日早晨感覺手指發麻,但未見抽搐發作,自訴停西藥20天以上,精神無不適,要求丸藥常服。
丸藥處方:代赭石10g,煅牡蠣12g,雲苓12g,青礞石15g,鉤藤6g,桃仁5 g,南紅花5g,珍珠母24g,地龍6g,磁石10g,生側柏10g,橘紅6g,蜈蚣2條,天麻6g。
以上藥5劑,共軋細末,蜜丸,丸重10g,每服1丸,日服2次。
(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兒科整理.趙心波兒科臨床經驗選編·醫案.人民衛生出版社. 197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