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簡介,病因,臨床表現,治療,
基本信息
中文名:瘤樣瘢痕英文名:keloid sear別 名:瘢痕疙瘩;瘢痕瘤;keloid
簡介
瘤樣瘢痕(keloid) 為皮膚損傷後結締組織過度增生所引起的良性皮膚腫瘤。患者往往具有瘢痕體質,有色人種較易發病。有時有家族史,呈常染色隱性或顯性遺傳。傷口張力大,異物、燒傷和某些炎症性皮膚病如痤瘡、穿掘性毛囊炎、化膿性汗腺炎等均易促發本病。
病因
皮膚損傷後結締組織過度增生所引起的良性皮膚腫瘤。
臨床表現
開始為小而堅硬的紅色丘疹,緩慢增大,產生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性瘢痕,高出皮面,往往超過原損傷部位,呈蟹足狀向外伸展,其上表皮因受壓而光滑,發亮變薄(圖1)。早期進行性皮損,色紅而有觸痛,橡皮樣硬度,表面可有毛細血管擴張。靜止期皮損,色變淡,性質堅硬,常無自覺症狀。皮損常多發,大小不等,小者呈帽針頭大,大者可達橘子大;繼發於燒傷、燙傷者,可形成大面積瘢痕疙瘩,嚴重者影響患者肢體功能。好發部位為胸骨區
治療
可採用以下療法:
1.6個月內損害,X線2Gy(200rad)照射,2~3周1次,總量8~10Gy(800~1000rad)。
2.皮損內注射曲安西龍混懸液(1~40mg/ml)或潑尼松龍懸液,根據需要每2~3個月1次。
3.20%利多卡因加等量曲安奈德(曲安西龍)(100mg/ml)局麻下,切除瘢痕疙瘩,拆線後照射5Gy(500r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