瘞坎

瘞坎

瘞坎,yì kǎn,亦作瘞埳,古代祭地時用以埋牲、玉帛的坑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瘞坎
  • 拼音:yì kǎn
  • 亦作:瘞埳
  • 詞義:古代祭地時用以埋牲、玉帛的坑穴
詞語信息,詞語解釋,

詞語信息

yì kǎn ㄧˋ ㄎㄢˇ 瘞坎(瘞坎)

詞語解釋

亦作“ 瘞埳 ”。古代行祭地禮時用以埋牲、玉帛的坑穴。《新唐書·禮樂志二》:“瘞坎皆在內壝之外壬地,南出陛,方深足容物。此壇埳之制也。”《宋史·禮志七》:“ 社首 壇……三壝四門,如方丘制。又為瘞埳於壬地外壝之內。”《元史·世祖紀十四》:“壇南植松一株,北墉瘞坎壝垣,悉仿古制,別為齋廬,門廡三十三楹。”《續資治通鑑·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又為瘞埳於壬地。”
瘞坎在天壇圜丘壇燔柴爐的東側,是一個由綠色琉璃磚砌成的圓形建築,它用於掩埋祭祀時所用的牛的尾巴,牛毛,牛血,以喻不忘祭地之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