瘕癭是古代對癌症的稱呼。公元一二六四年,楊士瀛在《仁齋直指附遺方論》里對癌作了較為詳細的描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瘕癭
- 解釋:古代對癌症的稱呼
- 病史:睏倦乏力,舌頭兩側有牙齒痕
- 症狀:下腹部包塊,或脹、或痛、或滿
基本解釋,診斷要點,辨證分析,辨證論治,
基本解釋
古代對癌症的稱呼。公元一二六四年,楊士瀛在《仁齋直指附遺方論》里對癌作了較為詳細的描述:“瘕癭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狀,顆顆累垂……毒根深藏,穿透孔里,男者多發生於腹,女者多發生於乳,或頸或肩或臂,外證令人昏迷。”其描述與現代臨床診斷相符。由於古人對癌的病理、轉移等還不甚了解,只知癌像岩石狀,堅硬凹凸,有毒根深植於體內,古時岩與岩通用,所以加上病字頭,就成了“癌”字了。明代的《外科正宗》一書還談到長在嘴唇上的“瘕癭”,說它初像豆子,慢慢長大,質地堅硬,難治,並認為其誘發原因既有精神憂慮、過於急躁的全身因素,又有經常吃煎炒烤爆食物的局部因素。十七世紀初的《瘍醫證治準繩》一書還詳細記載了一則男性乳腺癌的病例,說患者因數次參加“館試”沒有考上而悶悶不樂,後來左側乳頭常有小量液汁流出,不久,乳頭旁邊發現腫塊,逐漸增大潰爛,成岩穴之狀。數十日後暴斃。
診斷要點
1、病史:睏倦乏力,舌頭兩側有牙齒痕,尿色黃。
2、症狀:下腹部包塊,或脹、或痛、或滿。
3、檢查:B超、。注意結合相關的腫瘤標誌物檢查等,排除惡性腫瘤。
診斷時,首先要鑑別善證與惡證;確定為善證者,還要鑑別其性質,
辨證分析
形成多與正氣虛弱、血氣失調有關。常見的有氣滯血瘀、痰瘀互結而成。
症瘕的辨證,重在辨善惡、辨血氣、辨新久。大凡惡性腫瘤或良性腫瘤惡變時,腫塊生長迅速,病程短,檢查腫塊固定,實質性或半實質性,硬或結節狀不平,常有腹水,且多為血性,可查到癌細胞;良性腫瘤生長慢,病程長。見腫塊活動,呈囊性或囊實性,表面光滑者,一般情況好。良性腫瘤症瘕,病在氣者以脹滿為主,症塊不堅,推之可移;病在血者以脹痛為主,症塊堅硬,固定不移。本病的治療,病在氣者,以理氣行滯為主,佐以活血化瘀;病在血者,以活血破瘀散結為主,佐以理氣。病在痰瘀互結者,又當化痰消瘀。新病體質較強者,宜攻宜破;久病體質較弱者,宜攻補兼施,或先攻後補,或先補後攻,隨證施治。
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是按包塊的性質、大小、部位、病程的長短、兼症辨其在氣在血,屬痰濕還是熱毒。治療大法以活血化瘀,輕堅散結為主,佐以行氣化痰,兼調寒熱。但又必須根據患者體質強弱,病之久暫,酌用攻補,或先攻後補,或先補後攻,或攻補兼施等法,隨證施治,並需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則,不可一味地猛攻峻伐,以免損傷元氣。診斷明確的內生殖系統腫瘤,可施行中西醫結合 治療。
氣滯型
主要證候:小腹有包塊,積塊不堅,推之可移,時聚時散,或上或下,時感疼痛,痛無定處,小腹脹滿,胸悶不舒,精神抑鬱,月經不調,舌紅,苔薄,脈沉弦。
證候分析:瘕乃氣聚而成,故小腹有包塊,積塊不堅,推之可移,時聚時散,或上或下,氣滯則痛,氣散則止,故時痛時止,痛無定處;肝失條達,氣機不暢,故小腹脹滿,胸悶不舒,精神抑鬱;氣滯沖任失司,則月經不調。舌紅,苔薄,脈沉弦,為氣滯之徵。
治療法則:疏肝解郁,行氣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