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科綱要

瘍科綱要

《瘍科綱要》,外科著作,2卷,張壽頤撰於1917年。本書在學術上,強調外科以內證為主,內外病症不宜分途論治,將外科學方面的脈、因、證、治、理、法、方、藥精當實用地做了總結。全書不拘古人成見,別開生面,在論述上頗多發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瘍科綱要》
  • 書名:《瘍科綱要》
  • 成書年代:民國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流傳版本,作者簡介,書評、序言,章節目錄,內容簡介,

流傳版本

現存1917年蘭溪中醫專門學校校印本及《三三醫書》本等,1949年以後有排印本。

作者簡介

張壽頤,字山雷,江蘇嘉定(今屬上海)人。生於公元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卒於1934年。張氏稟賦聰穎,自幼好學,先後隨當地諸醫學習,數年間,學識大進。後又師從同邑黃牆村名醫朱閬仙,為朱氏創辦的黃牆中醫學校擬訂教學規劃,編纂講義。後又任浙江蘭溪中醫專門學校教務主任,編寫講義,親自執教,任教十五年,受業學生六百餘人。學術上主張“融洽中西”,著有《中風斠詮》、《瘍科綱要》、《脈學正義》、《沈氏女科輯要箋正》、《本草正義》等。

書評、序言

鄭序
自昔醫科,輒分內外,《金鑒》之《外科心法》,陳氏之《外科正宗》,皆為治瘍專書,此固稍治醫學者,所共知也。顧余以為臟腑之癰疽,實發於人身內部,即皮膚之瘡毒,亦多本乎內因,若必別之為外,立名似失其正,治法又何能精!今觀嘉定明工張山雷先生之《瘍科綱要》,開宗明義,已得其旨。先生以清諸生,而精研醫學。歷主蘭溪醫校教席十餘年,編有傷寒溫熱,虛人感冒,陽明經病腑病,斑疹麻痧,瘧痢霍亂,濕溫,眩暈,諸火,虛火類中風,血沖腦,病理學,醫論稿,白喉決疑,瘍案平議,諸科講義,獨攄偉論,暢發經旨,故出其門者,皆名噪於時。又著有本草、脈學兩正義、談醫經穴兩考正、《中風詮》、《籀醫話》、《醫事蒙求》等篇,各若干卷,風行於世。皆本積學心得,不拾他人牙慧,發前賢未言之奧,破諸家塗附之迷,啟後學之性靈,登斯民於壽域,時賢諸著,罕有出其右者。《瘍科綱要》,又其傑作之一也。辨證首重陰陽,必觀其人之氣體虛實,病源淺深,察色辨脈,兼驗舌苔,以為定論,不為部位形色所拘。腫痛發癢,酸楚頑水,膿之成否,色質若何,潰瘍血水,六淫脈狀,各有專論,辨之甚詳。變幻離奇,千態萬狀,莫不繪聲繪影,眉目分明至若主治諸方,則師承有自,必以內證為主,隨其寒熱虛實、七情六淫、氣血痰濕諸證,而調劑之。其論消腫化膿、行氣治痰、清熱理濕、溫養補益、提膿托毒、清養胃家等法,條分縷析,探本窮源,議論高超,理法精密。選用各藥,內服外施,諸法悉備,措置鹹宜,誠瘍學之總綱,治瘍之要領也。獨惜先生壽才逾甲,遽歸道山,如春蠶早僵,絲未盡吐,豈天地之秘,終不許人透泄歟?猶幸後起有人,善繼述而廣其傳,則先生之精神,仍長留宇宙間也。茲緣是書售罄,其門下館甥邵君樂山,從事續梓,以期壽世,不以余譾陋而索題弁言,謹
書所見以歸之,第愧不文,未足表其仁術之萬一耳。
乙亥春月後學南海鄭召棠謹序
自序
瘍科本是醫學之一子目,晚近來高明之士,大都薄此不為;而號為專科者,遂自囿於淺近,惟以剪割刀針,去腐生肌為能事,似乎卑之無甚高論矣。抑知證雖外發,病本內因,固不僅大大癰疽,非通乎內科學者,不能措手,即尋常瘡癤,亦無不與內證息息相通,豈可專治其外,而謂可有全績!且內病外瘍,更多相因而至,有內外交病而為瘍者,有內病變遷而為瘍者,亦有內科誤治而釀成外瘍者,更又有內科兼證,不知兼治,而並生外瘍者。彼其知有外不知有內,固未免自安於譾陋;而僅知其內不知其外,亦殊是醫學之缺憾矣!當夫漢唐以上醫學家言,本未聞分科論治,試觀《金匱》、《病源》、《千金》、《外台》等書,豈非內科學之總匯,而癰疽瘡瘍,皆其子目之一,是為內外二科並不分途之明證。迨至宋、金以降,始有瘍科專書,得毋小道伎倆,道愈下而術愈陋乎。觀夫市肆通行之外瘍諸書,非不捲帙繁重,
然欲求其精切合用,可以救危證而起沉疴者,頗難其選。蓋自有治瘍之專科,而所見已國小術已疏,宜乎多皮相而少精蘊矣。如李氏之《集方》,齊氏之《精義》,竇氏之《經驗》,王氏之《準繩》,顧氏之《大全》,《金鑒》之《心法》,皆舉世所奉為瘍醫之金科玉律者也。然按之實際,何嘗有確切之發明?此外俗書,更無論矣。又如腦疽、背疽,固是瘍門大證,其部位屬於太陽寒水之經,雖外形亦或紅腫焮發,而病者皆脈細舌白,於法必當溫經宣托,方免內陷,誤降涼藥,危證立見。此與唐人喜服金石藥而蘊毒之發背大異。然古近各書,皆仍金石發之舊例,治法悉宗涼解,此則誤盡蒼生之尤者。近僅見荊溪余氏聽鴻輯刻青浦
陳學山醫案,書名《外證醫案彙編》。注重內證論治,一洗外科通用套方之陋,理法精密頗得治瘍正軌。惟其書僅錄煎劑,不詳外治方藥,尚未足為學者益智之宗。壽頤業師同邑黃牆朱閬仙先生,世以兼治外瘍著名,久為東南物望,家學淵源,誠非庸俗可比,而亦非通行之外科各書,能盡其奧。壽頤從學有年,始信徐洄溪所謂治瘍必得秘授之說為不虛。然見證治證,亦不過理法清晰,措置合宜而已,非必有不可思議,出人意表之奇異也。間又
出而訪之聞人,則近時青浦珠街閣陳蓮舫之治瘍,亦頗與敝師門同符合轍,而余聽鴻之持論、陳學山之方案,更多心心相印。於此知至理自在人間,瘍醫中固有此正法眼藏,本非一家獨得其秘。惜乎庸俗之治瘍者,多未能明見及此,則皆自安於淺近,而不求精進之過也。壽頤習之三十年,久思自吾得之,必欲自吾傳之,庶乎瘍醫雖小道中之末技,而亦得樹之正鵠,傳之通人,可以救痛苦而拯危疴,是一絕大快事。於是本諸師門心法,而益之以半生經驗,擷其大要,纂為專書,務必說盡精微,一泄此中真理,誓不以家秘自私,竟效俗人惡習。而古人持論之切中肯綮者,必並錄之,示不敢墨守一家之學,致有蔑古之嫌。惟《甲乙經》所載癰疽諸名稱,最多怪誕,不可索解,後人因其為《靈樞》所有,無不仍其名稱,特立一條而敷衍之。如甘疽、井疽之屬,多不足據,即《巢氏病源候》癰疽一篇,亦多奇異名詞,平心論之,無甚意義可取。且亦壽頤臨證三十餘年而未曾一見者,則不敢徒事抄胥,肆其空議,以自欺欺人。要之,古書中已未免有難信之語,必不可墨守陳言,如塗塗附,毋寧缺之。是則壽頤務求切實有用,不欲以空言惑世之本旨也。或謂西學日昌,治瘍久推獨步,已為當世所公認,子又何必守此故物,敝帚自珍?頤則敢正告之曰:新法刀圭,洵稱敏捷。獨是奏刀之後,繃帶包紮止有防護肌膚之能力,未聞有外治之藥,速其生長。而亦無內服良劑,助其化源。故必賴其人氣血尚充,自能發育滋長,則雖經剜肉,猶可希冀全功。若在孱弱之軀,既受絕大痛苦,且去血已多,而日以憔悴,漸成不治。蓋已比比而是,近人亦多有言之者,則適以速之蹶耳,尚何神技之可言?且新學家絕無消腫解毒,化腐軟堅諸術。一似苟有外瘍,則除操刀一割以外,必無第二法門,何如守吾故步?未成可消,已潰可斂,退毒圍毒,散腫化堅,提毒止痛,去腐生新,各有靈丹,各有步驟,可以按部就班,悉收實效,內服外敷,循次用藥之有利無弊乎。書成二卷,雖理法亦復無多,而巨旨宏綱,蓋已無不備具,因以《瘍科綱要》名之。並將師門各種外治藥物,以及鄙人三十年經驗心得,具錄於篇,無一非百用百效,如操左券。此皆向之所謂專家秘授,不肯示人者,壽頤則謂與其私之一家,悠久必致失墜,孰若公之海內,傳習乃可流通,且以見得吾華國粹。治瘍雖曰小道,固亦自有淺顯簡捷,易學易能,手到病除,絕無痛楚者。此編問世,殆足以發墨守,針膏肓,而起廢疾。書生積習,居然志在蒼生,是亦吾宗橫渠氏所謂民胞物與者,言念及此,良足自豪。昔在甲寅之歲,先業師創設中醫專校於家塾,命頤襄助為理,編輯各種講義,實開近十年來中醫各校之先河。嘗詔頤曰:吾家治瘍經歷五世,確有心得,汝從吾游者二十年,隅坐傾談,吾無爾隱,今後纂集瘍科專書,務必闡抉精微,說破古人未言之奧,為世之習是科者,示以正鵠,庶乎吾家良法,得以昭垂於天壤,斯為不負吾行道五十年濟人利物之初衷。壽頤起而志之
不敢忘,不意黃牆醫校,創始甫及再周,而先師遽於丙辰秋仲,竟歸道山。頤竊痛吾師齎志以歿,未觀厥成,不無遺憾。然自有黃牆中醫學校之名稱,而十餘年間,滬埠杭垣,遠暨晉粵,中醫專校漸次成立,不可謂非吾師當年破天荒之氣求聲應。而不才如頤,忝膺蘭校講席即以從前編纂舊稿,重為整理。賡續從事,光陰荏苒,倏又八齡,差幸約略脫稿,今復更訂此編,惜以證明師門家學淵源,其來有自。是即所以上慰吾師在天之靈,即以完成先師未竟之志,吾師有知,其亦含笑九京,而不以壽頤為有負傳薪之一脈也夫。爰識始末,以告世之讀是書者。
時在丁卯之歲春仲之月嘉定張壽頤山雷甫重訂舊稿於浙東蘭溪之中醫專門學校

章節目錄

卷上第一章外瘍總論
第一節論陰證陽證
第二節論腫
第三節論痛
第四節論癢
第五節論酸楚不痛
第六節論頑木不痛
第七節論腫瘍辨膿之法
第八節論膿之色澤形質
第九節論潰瘍之水
第十節論潰瘍之血
第十一節論瘍科之外感六淫
卷上第二章外瘍脈狀
第一節諸脈總論
第二節浮沉之脈
第三節遲數之脈
第四節大小之脈
第五節滑澀之脈
第六節長短之脈
第七節虛實之脈
第八節弦緊革牢之脈
第九節軟弱微散之脈
第十節緩脈
第十一節芤脈
第十二節動脈
第十三節伏脈
第十四節促脈
第十五節結代之脈
第十六節上魚入尺
卷上第三章治瘍藥劑
第一節總論
第二節論腫瘍退消之劑
第三節論腫瘍內已成膿之劑
第四節論腫瘍行氣之劑
第五節論外瘍治痰之劑
第六節論外瘍清熱之劑
第七節論外瘍理濕之劑
第八節論外瘍溫養之劑
第九節論外瘍補益之劑
第十節論外瘍提膿托毒之劑
第十一節論潰後養胃之劑
第十二節論瘍科通用丸散
第十三節論外治之藥
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一節退毒丸藥方
第二節薄貼各方
第三節退毒膏丹
第四節退毒敷藥
第五節圍毒移毒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第七節洗滌諸方
第八節止血諸方
第九節生肌諸方
第十節咽喉口舌諸方
第十一節耳目諸方

內容簡介

《瘍科綱要》列醫論51節,上卷論瘡瘍病機、辨證、脈狀及各類方藥;下卷根據內服、外用藥劑的不同效用,提出退熱、提托、理濕、溫養等治則,並介紹內服、外用藥方66首。張氏認為外瘍的辨證和治療要從整體出發,注重內在因素,重視局部與臟腑氣血的關係,提倡外證內治,反對一方套治,力糾僅側重局部外治的偏向。尤其是能取中西藥物之長配合運用,如以西藥中外用有效的碘片、石炭酸、水楊酸等與中藥配伍合用,恰到好處,補舊法之不足而獨具卓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