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李陽曾有嚴重的心理障礙,1989年首次戰勝自我,公開演講“瘋狂英語”。教學10年已有近2千萬人聽過他的講演。李陽的學生已經在美國、紐西蘭、日本等國家開設了“瘋狂英語”、“瘋狂中文”的培訓課程。李陽的夢想是讓3億中國人 講流利的英語,讓3億外國人講流利的中文。李陽的英語王國遍及全中國60多個城市,由大城市到偏遠的山區,都有李陽講學的足跡。李陽透露了他事業成功的秘訣,他說“瘋狂英語”的號召力,在於它把人生的激勵、奮鬥的精神、英語學習的方法和民族的自豪感全都融合起來。
幕後製作
1998年夏末,導演張元第一次聽說“瘋狂英語”學習法和李陽,在看了李陽的一些資料後,張元對他產生了興趣。第一次看見李陽時,李陽說看過張元為崔健拍攝的音樂錄影帶,覺得很好,認為瘋狂英語的方式也非常“搖滾” 。在經過短暫的交流後,張元產生了拍攝該紀錄片的想法。在約好的一天裡,張元和李陽一起坐下來長談,用一個小攝像機採訪。該片開機前遇到過很多波折,由於喜洋洋公司總經理陳梓秋的加入使拍攝有了轉機。該片用35毫米膠片拍攝,周期長達6個月。
主創團隊
獲獎記錄
發行信息
上映日期
作品評價
張元的紀錄片《瘋狂英語》和吳文光、段錦川、蔣樾等人的紀錄片相比,顯然有太多的導演成分。張元的影像所呈現到觀眾眼前的瘋狂英語,只餘下一種蒼白空虛的形式感。在該片裡的李陽,沒有展現他的私人生活空間,只是一個作為公眾人物的平面的李陽,作為一個商業符號的李陽,而非一個現實生活中私下的李陽。無論是在鐵人紀念館高大的英雄塑像下,還是在太廟威嚴的殿宇前,還是在長城上,還是在盧溝橋頭,在清華禮堂里,這些場景的選擇無一不是刻意的、形式的、象徵性的。張元對於素材的組合、剪接是流暢而高明的,李陽在各地的演講往往點到為止。無論是在聲音還是在影像上,這樣的組合、剪接都極富有畫外的深意。影片好幾處類似的過渡性段落,表達了張元對敘事節奏的良好控制,也讓人看出,這部紀錄片是一部經過精心思考和設計之後才投入拍攝的紀錄片。(網易稻子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