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 痛風 時,可抽取病人的關節液或痛風石成分,並直接在顯微鏡下觀察尿酸晶體來下定診斷,抽血時也可發現病人的尿酸值會增高,但臨床上卻有少數病人的尿酸值正常。因為痛風病人時常會伴隨其它病況,有些藥物可能會影響肝臟或腎臟功能,因此在檢查時也必須檢測血糖值、血脂肪值、肝功能、腎功能等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痛風的四階段症狀
- 第一期無症狀:高尿酸血症
- 第二期:急性痛風關節炎
- 第三期:發作間期
- 第四期:痛風石與慢性痛風關節炎
症狀
臨床上一般可將痛風分為四期描述,但並不表示每位痛風病人都須依序經過這四個時期;痛風的四個分期包括(1)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2)急性痛風關節炎,(3)發作間期,及(4)慢性痛風關節炎等,腎結石可在第二至第四期發生。病人來求診時,各種分期皆可能發生,臨床上可多注意生化檢查報告,即可能會有意外的發現,病人本身若有定期接受身體檢查時,不妨也多注意檢查結果報告,以早日發現問題。
四個時期
一般而言,痛風病人會在晚上開始發生劇疼及關節發炎的情形有時候也會同時出現發燒症狀,此種情形的發作常常見於飲食過量,尤其是宴客後發作、飲酒、藥物、外傷或手術後,有時在腳踝扭傷後也會引發,尤其是脫水時。臨床上在病人就睡前可能尚無任何異樣,但痛風發作時所引起的劇痛可能會使病人從睡夢中痛醒,且在受犯關節會出現嚴重紅腫熱痛現象,令人疼痛難耐,症狀會由輕度而重,發冷與顫抖現象也會因而加重,最痛時有如撕裂般,令人無法忍受,而後症狀再慢慢減輕。
由於局部出現紅腫熱痛,且常伴隨發燒症狀,有些病人且可能出現關節腫大積水,且抽取液體時會出現黃濁液體,因此有時會被誤為發生蜂窩組織炎或細菌性關節炎,而使用抗生素治療。此時可能會持續一、二天或至二周,而後會慢慢改善。
常常沉積痛風石的部位很多,包括耳朵、手部、肘部、跟腱、腳踝或腳趾,有時候更會引起局部潰瘍,不易癒合,甚至於需接受截除手術。嚴重病人且會引起關節變形或慢性症狀,足部變形嚴重時可能造成病人穿鞋上的嚴重問題。此外,發生腎結石的危險性隨血清中尿酸濃度增高而增加,且也常會引起腎病變,腎衰竭後可能需接受血液透析,這也是引起痛風病人死亡的主要死因之一。
此外,痛風常見於 肥胖 、高三酸甘油脂血症及 高血壓 病人。肥胖者尿酸產量會增多且排泄會減少,引起高尿酸血與痛風。若臨床上同時出現這些疾病,也可能造成不易控制的情形,因此在檢查時應同時注意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