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病因,發展階段,診斷,
病因
當出現痔塊嵌頓症狀時,就要考慮是否得了內痔或者混合痔。引起內痔和混合痔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一、引起痔塊嵌頓的病因外痔的原因
1、經常性的便秘及排便時過於用力屏氣,可阻斷靜脈回流,造成肛墊充血性肥大,天長日久造成內痔的發病;
2、由於種種原因導致肛管靜息壓增高,內、外括約肌和血管間隙內壓張力增大可引起靜止期張力的增加,阻止血液的良好回流,肛周靜脈肥大腫脹,引起內痔;
3、肛門括約肌下移:肛門括約肌在肛門處起到“塞子”的作用,排便時成形糞塊壓迫肛門括約肌,肛管上皮下間隙的平滑肌以及聯合縱肌纖維收縮使肛門括約肌近端上提。當反覆慢性充血導致Parks韌帶伸長和肥厚,肛門括約肌失去支撐而脫垂下移。這也解釋了為何隨著年齡增大而內痔的發病率上升;
4、其他因素:如動靜脈短路發生調節障礙、高澱粉酶血症、血脂異常等都會增加內痔的發生幾率。
二、引起痔塊嵌頓的病因混合痔的原因
1、中醫:濕熱下注肛門,阻滯脈絡,或臟腑本虛,因排便、負重,經產用力,使肛門部經脈橫解,瘀阻肛門而生。
2、西醫:長期坐立使下部靜脈回流困難,直腸靜脈沒有靜脈瓣以及直腸上、下靜脈叢壁薄是痔形成的基礎,直接的病因有:
1、習慣性便秘。
2、腹內壓增高。
3、直腸下端和肛管的慢性炎症。
4、長期的飲酒及刺激性飲食等。
發展階段
內痔是位於齒線上方,主要以脫出為主,一般可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
第一階段:排便時會出現痔核脫出的情況,便後一般可自行縮回。
第二階段:排便時會有痔核脫出肛門外,便後需要用手塞回,有時候在咳嗽、行走等細微動作下,也會出現痔核脫出的情況。
第三階段:痔核會越來越大,使得肛門括約肌收縮鬆弛無力,痔核脫出肛門外後,無法塞回,一直暴露在肛門外,造成內痔嵌頓的情況。
診斷
當出現痔塊嵌頓症狀時,就要進行內痔和混合痔的診斷排除工作。那么如何進行內痔和混合痔的診斷呢?
內痔的診斷,主要靠肛管直腸檢查。
首先,內痔的診斷先做肛門視診:用雙手將肛門向兩側牽開,除一期內痔外,其他3期內痔多可肛門視診下見到。對有脫垂者,最好在蹲位排便後立即觀察,這可清楚地看到內痔痔塊大小,數目及部位的真實情況,特別是診斷環狀痔,更有意義。
其次,內痔的診斷是做直腸指診:內痔無血栓形成或纖維化時,不易捫出,但內痔診斷中的指診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腸內有無其他病變,特別是除外直腸癌及息肉。
最後,做肛門鏡檢查:先觀察直腸黏膜有無充血、水腫、潰瘍、腫塊等,排除其他直腸疾患後,再觀察齒線上部有無痔,若有,則可見內痔向肛門鏡內突出,呈暗紅色結節,此時應注意其數目、大小和部位。
混合痔的診斷可行中醫診斷和西醫診斷:
混合痔的中醫診斷1、便血及肛門部腫物,可有肛門墜脹、異物感或疼痛。
混合痔的中醫診斷2、可伴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癢。
混合痔的中醫診斷3、肛管內齒線上下同一方位出現腫物(齒線下亦可為贅皮)。
混合痔的西醫診斷:
本病的臨床症狀與內、外痔相同,且兼而有之,主要表現為便血及或肛門墜脹疼痛,初始為手紙染血,偶見滴血和射血,晚期則便後痔核脫出,輕者可自行還納,重者則用手送回,局部有異物感,兼見大便秘結,或排便不爽等症。好發於肛門的右前、右後及左側,即截石位3、7、11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