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第三版)(精編教材)

病理學(第三版)(精編教材)

《病理學(第三版)(精編教材)》是2018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根據高等中醫院校的培養目標,按照《病理學》新編教學大綱和執業醫師考試的要求進行編寫的。

基本介紹

  • 書名:病理學(第三版)(精編教材)
  • 作者:黃玉芳、王世軍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ISBN:978754783789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教材根據高等中醫院校的培養目標,按照《病理學》新編教學大綱和執業醫師考試的要求進行編寫的。全書將病理學和病理生理學融為一體,堅持“三基”原則,突出重點,注重病理臨床聯繫,跟蹤學科前沿,以求“精典、精煉、新穎、實用”。全書分為基礎病理學(總論)和器官病理學(各論)兩部分,分別闡述疾病發生髮展的普遍規律和常見疾病的特殊規律;另附加附篇2章,以增添病理學內容。全書隨文採用大量病理標本和切片的彩色插圖和模式圖,圖文並茂,易學易懂。

圖書目錄

緒論1一、 病理學的內容 / 1
二、 病理學在醫學中的地位 / 2
三、 病理學的研究對象與方法 / 2
總論
章疾病概論7節健康和疾病 / 7
一、 健康 / 7
二、 疾病 / 8
第二節病因學 / 8
一、 疾病發生的原因 / 8
二、 疾病發生的條件 / 9
第三節發病學 / 9
一、 疾病發生髮展的基本規律 / 9
二、 疾病發生髮展的基本機制 / 10
第四節疾病的轉歸 / 11
一、 康復 / 11
二、 死亡 / 11
第二章細胞和組織的適應、損傷與修復13節細胞和組織的適應 / 13
一、 萎縮 / 14
二、 肥大 / 15三、 增生 / 16
四、 化生 / 16
第二節細胞和組織的損傷 / 17
一、 損傷的原因和發生機制 / 17
二、 形態學變化 / 18
第三節損傷的修復 / 24
一、 再生 / 24
二、 纖維性修復 / 26
第四節創傷癒合 / 27
一、 皮膚創傷癒合 / 27
二、 骨折癒合 / 28
三、 創傷癒合的影響因素 / 29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環障礙31節充血 / 31
一、 動脈性充血 / 32
二、 靜脈性充血 / 32
第二節出血 / 34
一、 類型及原因 / 34
二、 病理變化 / 35
三、 後果 / 35
第三節血栓形成 / 35
一、 血栓形成的條件和機制 / 35
二、 血栓形成的過程及其形態 / 38
三、 血栓的結局 / 40
四、 血栓形成對機體的影響 / 40
第四節栓塞 / 41
一、 栓子的運行途徑 / 41
二、 栓塞的類型和對機體的影響 / 42
第五節梗死 / 43
一、 梗死形成的原因和條件 / 43
二、 梗死的類型及病理變化 / 44
三、 梗死的結局及其對機體的影響 / 45
第六節水腫 / 46
一、 水腫發生的原因與機制 / 46
二、 水腫的表現及特徵 / 49
三、 水腫對機體的影響 / 49
第四章炎症50節概述 / 50
一、 炎症的概念 / 50
二、 炎症的原因 / 50
三、 炎症的分類及特點 / 51
第二節炎症的基本病理變化及其類型 / 52
一、 變質 / 52
二、 滲出 / 52
三、 增生 / 60
四、 炎症介質 / 61
第三節炎症的臨床表現和結局 / 64
一、 炎症的臨床表現 / 64
二、 炎症的結局 / 65
第五章腫瘤67節腫瘤的概念 / 67
第二節腫瘤的命名與分類 / 68
一、 腫瘤的命名 / 68
二、 腫瘤的分類 / 68
第三節腫瘤的形態 / 69
一、 大體形態 / 69
二、 組織結構 / 70
第四節腫瘤的分化與異型性 / 71
一、 腫瘤細胞的異型性 / 71
二、 腫瘤組織結構的異型性 / 72
第五節腫瘤的生長和擴散 / 72
一、 腫瘤的生長 / 72
二、 腫瘤的擴散 / 73
第六節腫瘤對機體的影響 / 76
一、 良性腫瘤對機體的影響 / 76
二、 惡性腫瘤對機體的影響 / 77
第七節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的區別 / 77
第八節腫瘤的病因學和發病學 / 78
一、 腫瘤發生的分子生物學基礎 / 78
二、 環境因素及其致癌機制 / 80
三、 腫瘤發生的內因及其作用機制 / 81第九節常見腫瘤舉例 / 83
一、 上皮組織腫瘤 / 83
二、 間葉組織腫瘤 / 86
三、 淋巴造血組織腫瘤 / 88
四、 其他組織腫瘤 / 89
第十節常見器官惡性腫瘤舉例 / 90
一、 鼻咽癌 / 90
二、 肺癌 / 91
三、 食管癌 / 92
四、 胃癌 / 93
五、 大腸癌 / 94
六、 原發性肝癌 / 95
七、 宮頸癌 / 96
八、 乳腺癌 / 97
九、 葡萄胎 / 98
十、 絨毛膜癌 / 98
第六章缺氧99節常用的血氧指標 / 99
第二節缺氧的類型、原因和發生機制 / 100
一、 低張性缺氧 / 100
二、 血液性缺氧 / 101
三、 循環性缺氧 / 102
四、 組織性缺氧 / 102
第三節缺氧時機體的功能和代謝變化 / 103
第四節影響機體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 105
一、 代謝耗氧率 / 105
二、 機體的代償能力 / 105
第七章發熱106節發熱的原因和機制 / 106
一、 發熱激活物 / 106
二、 內生致熱原 / 107
三、 發熱時的體溫調節機制 / 108
第二節發熱的分期 / 110
一、 體溫上升期 / 110二、 高熱持續期 / 110
三、 體溫下降期 / 110
第三節發熱時機體主要代謝與功能變化 / 111
一、 代謝變化 / 111
二、 功能變化 / 111
第八章休克113節休克的病因與分類 / 113
一、 休克的病因 / 113
二、 休克的分類 / 114
第二節休克分期與發生機制 / 114
一、 休克早期 / 115
二、 休克期 / 117
三、 休克晚期 / 118
第三節休克時細胞代謝改變和結構損害 / 120
一、 細胞代謝改變 / 120
二、 細胞結構損害 / 120
第四節休克時器官功能障礙和衰竭 / 121
一、 休克時重要器官功能障礙 / 121
二、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 / 122
第九章彌散性血管內凝血123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病因和發病機制 / 123
一、 DIC的病因 / 123
二、 DIC的發病機制 / 123
三、 影響DIC發生髮展的因素 / 125
第二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分期和分型 / 126
一、 分期 / 126
二、 分型 / 126
第三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臨床表現 / 126
一、 出血 / 126
二、 休克 / 127
三、 器官功能障礙 / 127
四、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 / 127
第十章應激128節應激原與應激的分類 / 128
一、 應激原 / 128
二、 應激的分類 / 128
第二節全身適應綜合徵 / 129
第三節應激的發生機制 / 130
一、 神經內分泌反應 / 130
二、 急性期反應 / 131
三、 細胞應激反應 / 132
第四節應激時機體的代謝和功能變化 / 133
一、 代謝變化 / 133
二、 功能變化 / 133
各論
第十一章心血管系統疾病137節動脈粥樣硬化 / 137
一、 病因和發病機制 / 138
二、 病理變化 / 139
第二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 141
一、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 141
二、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 141
三、 冠狀動脈性猝死 / 143
第三節高血壓病 / 143
一、 病因和發病機制 / 144
二、 類型和病理變化 / 144
第四節風濕病 / 146
一、 病因和發病機制 / 146
二、 基本病理變化 / 147
三、 風濕病的各器官病變 / 147
四、 慢性心瓣膜病 / 149
第五節感染性心內膜炎 / 150
一、 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 / 150
二、 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 / 150
第六節心力衰竭 / 151
一、 心力衰竭的病因、誘因和分類 / 151
二、 心力衰竭的發病機制 / 152三、 心力衰竭時機體的代償反應 / 155
四、 心力衰竭時機體主要功能代謝變化 / 157
第十二章呼吸系統疾病159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159
一、 慢性支氣管炎 / 159
二、 肺氣腫 / 160
三、 支氣管擴張症 / 161
第二節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 162
第三節肺炎 / 162
一、 細菌性肺炎 / 163
二、 病毒性肺炎 / 166
三、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 / 166
四、 支原體肺炎 / 167
第四節結核病 / 167
一、 概述 / 167
二、 肺結核病 / 170
三、 血源性結核病 / 172
四、 肺外器官結核病 / 173
第五節呼吸衰竭 / 175
一、 呼吸衰竭的原因和發病機制 / 175
二、 呼吸衰竭時機體的功能代謝變化 / 178
第十三章消化系統疾病181節胃炎 / 181
一、 急性胃炎 / 181
二、 慢性胃炎 / 181
第二節消化性潰瘍病 / 183
一、 病因和發病機制 / 183
二、 病理變化 / 183
三、 結局及併發症 / 184
第三節病毒性肝炎 / 185
一、 病因和發病機制 / 185
二、 基本病理變化 / 186
三、 臨床病理類型 / 188
第四節肝硬化 / 189一、 門脈性肝硬化 / 190
二、 壞死後性肝硬化 / 192
三、 膽汁性肝硬化 / 193
第五節肝功能衰竭 / 193
一、 肝功能衰竭的病因、分類及對機體的影響 / 194
二、 肝性腦病 / 194
三、 肝腎綜合徵 / 198
第十四章泌尿及生殖系統疾病200節腎小球腎炎 / 200
一、 病因和發病機制 / 201
二、 基本病理變化 / 203
三、 臨床表現 / 203
四、 腎小球腎炎常見病理學類型 / 203
第二節腎盂腎炎 / 209
一、 病因和發病機制 / 209
二、 類型 / 209
第三節腎功能衰竭 / 210
一、 急性腎功能衰竭 / 211
二、 慢性腎功能衰竭 / 213
三、 尿毒症 / 216
第四節生殖系統常見疾病 / 217
一、 慢性宮頸炎 / 217
二、 子宮內膜增生症 / 218
三、 乳腺增生性病變 / 219
四、 前列腺增生症 / 219
第十五章常見傳染病及寄生蟲病220節傷寒 / 220
一、 病因和發病機制 / 220
二、 病理變化與臨床病理聯繫 / 221
三、 結局與併發症 / 222
第二節細菌性痢疾 / 222
一、 病因和發病機制 / 222
二、 病理變化與臨床病理聯繫 / 223
第三節阿米巴病 / 224一、 腸阿米巴病 / 224
二、 腸外阿米巴病 / 226
第四節性傳播性疾病 / 226
一、 淋病 / 226
二、 尖銳濕疣 / 226
三、 梅毒 / 228
四、 愛滋病 / 231
第十六章常見神經及內分泌系統疾病233節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 / 233
一、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 233
二、 流行性乙型腦炎 / 235
三、 狂犬病 / 237
第二節神經系統變性疾病 / 238
一、 阿爾茨海默病 / 238
二、 帕金森病 / 239
第三節常見內分泌系統疾病 / 240
一、 糖尿病 / 240
二、 甲狀腺疾病 / 241
附篇
附一水、電解質與酸鹼平衡紊亂249節水、電解質代謝紊亂 / 249
一、 水、鈉代謝障礙 / 249
二、 鉀代謝障礙 / 254
第二節酸鹼平衡紊亂 / 256
一、 酸鹼平衡 / 256
二、 酸鹼平衡紊亂的類型 / 258
三、 酸鹼平衡紊亂的評價指標 / 259
四、 酸鹼平衡紊亂的常見類型 / 261
附二缺血再灌注損傷265節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原因和影響因素 / 265
一、 原因 / 265二、 影響因素 / 266
第二節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發生機制 / 266
一、 自由基的損傷作用 / 266
二、 鈣超載的損傷作用 / 268
三、 白細胞的損傷作用 / 269
第三節缺血再灌注損傷時機體的功能代謝變化 / 270
一、 心臟再灌注損傷的變化 / 270
二、 腦再灌注損傷的變化 / 271
三、 腸、腎等器官再灌注損傷的變化 / 271
主要參考文獻272

作者簡介

黃玉芳教授是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博士生和碩士生導師,從事病理學教學與科研工作30餘年,是江蘇省精品課程《病理學》課程負責人,在全國中醫藥院校病理界中有一定的聲望。在病理學科上有較高的學術造詣,教材編寫有豐富的經驗,主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規劃教材《病理學》,獲國家衛生部、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優秀教材三等獎”及南京中醫藥大學“優秀教材特等獎”;被江蘇省高教學會評為“江蘇省精品教材” “江蘇省重點教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