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簡介
病魚表現厭食,上浮於水面,表現螺旋狀或旋轉遊動,或腹部朝上漂浮於水面,難於下沉,病魚腹部腫大,有的鰾腫大充血,外觀無其它明顯病變。組織學檢查可見中樞神經組織腦細胞和視網膜細胞空泡化。該病的病原屬諾達病毒科(Nodaviridae)。
此病毒於1989年發現,1990年首次報導。此後,在世界各地相繼有3目8科15種海水養殖魚類發生過此病。可通過水平和垂直傳播,此病主要影響苗種生產期的仔魚和幼魚,嚴重者可在一周內達100%死亡,仔魚期病魚厭食,於水面飄遊,鰾腫大,除此外無其他外觀症狀,死亡率極高。幼魚期病魚可出現螺旋式垂直遊動,死亡率較仔魚期低。
組織學檢查可見腦細胞和視網膜因細胞壞死和毀壞形成的空胞。電鏡觀察可見細胞質內球形病毒粒子,直徑25~30nm,病毒基因由兩段單鏈RNA組成,RNA1編碼非結構蛋白,RAN2編碼一種主要的結構蛋白。
臨床表現
病原為諾達病毒的p-諾達病毒。患病魚漂游於水面,並伴隨有游泳不協調、螺旋狀游泳等不同的神經症狀,部分魚眼盲,體弱,不攝食,體褪色或發黑,但未見出血或糜爛。病理檢查可見中樞神經系統、脊髓以及視網膜組織大量細胞形成空泡,出現神經性降解。該病主要流行在石鯛、驂、石斑魚、紅鰭東方鮑等魚的仔魚和幼魚上,死亡率一般可達40%~100%,也有部分種類的成魚會被感染。近年來,在廣東養殖的青石斑魚、紫帶百斑魚等魚的苗種上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由於該病毒在海水中可存活60天以上,所以病毒可以附著在卵表面或在水中游離而感染仔魚。PCR檢測病毒陽性親魚的後代全部患病毒性伸經壞死病。病初步診斷可依據病理組織檢查,取可疑魚的腦網膜組織細胞或視網膜做組織切片,H-E染色,觀察有無神經組織壞死、大型空泡;或用電子顯微鏡觀察有無病毒包涵體。也用螢光抗體測試、ELLSA檢測、PCR檢測等方法進行快速診斷。
治療措施
①選擇健康無病毒的親魚進行苗種培育,可用PcR法檢測親魚的生殖腺,並檢測產卵前親魚血漿中的抗體水平。②消毒受精卵可有效地滅活卵表面的病毒,以20毫克/升的有效碘處理15分鐘,或用50毫克/升的有效碘處理5分鐘;也可用臭氧處理過的海水洗卵3~5分鐘。
③對育苗室、育苗池和器具進行消毒處理。由於病毒對乾燥和直射光有很強的耐受力,所以推薦使用消毒劑進行消毒處理。對該病毒毒有效的消毒劑主要有鹵素類、乙醇類、碳酸及pH值12的強鹼溶液,如用次氯酸鈉50毫克/升處理10分鐘。
④及時撈出死魚深埋,並進行池水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