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帶髭鯛

斜帶髭鯛

斜帶髭鯛,學名為Hapalogenys nitens,福建及台灣沿海一帶俗稱打鐵魚、包公魚,系淺海底棲性魚類,隸屬於石妒科脫綢屬,在日本、朝鮮及我國沿海均有分布,其色彩鮮艷、肉質細嫩,尤其是產卵前的成魚,肉質特別鮮美,市場售價頗高。可食用魚,漁民以流刺網或手釣捕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斜帶髭鯛
  • 拉丁學名:Hapalogenys nitens
  • 別稱:打鐵魚、包公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輻鰭魚綱
  • :鱸形目
  • :石鱸科
  • :髭鯛屬
  • :斜帶髭鯛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種群分布,疾病防治,真鯛虹彩病毒病,相關報導,早期發育,

形態特徵

斜帶髭鯛側扁而高,背部隆起。眼大,頤部具一叢密生小突起。尾鰭圓形,略透明。
背鰭工,X一14~16;臀鰭Ⅲ一9~10;胸鰭18~19;腹鰭I一5;尾鰭17。側線鱗57~64。 體長橢圓形,高而側扁,頭部背緣幾乎呈直線狀:眼間隔略闊而突起。鼻孔每側2個,橢圓形。頦部有一簇痕跡狀的小髭;頦孔4對。兩頜齒小、呈絨毛狀,無犬齒狀齒。上頜骨具小鱗。背鰭前端有一向前倒棘,第3~5條鰭棘的長度基本相同。臀鰭以第二鰭棘最粗壯,為頭長的l/3,l/4。腹鰭末端不伸達肛門。尾鰭後緣圓形。 體黑褐色,有時會轉變為淺灰色。體側具3條黑色斜帶。各鰭灰褐色,邊緣不呈黑色。

生活習性

主要生活於3~50公尺的溫帶海域,屬底棲性魚類。肉食性,以小魚及甲殼類為主。

種群分布

日本南部至台灣,包括台灣北、西、南部海域。

疾病防治

真鯛虹彩病毒病

病原:虹彩病毒(Iridovirus)。
斜帶髭鯛
症狀:病魚體色變黑,體表、鰭出血,鰓退色。解剖可觀察到內臟腫大。
流行情況:主要發現於真鯛幼魚,發病期為7~1O月份,水溫22~26℃。
防治方法:① 選擇健康的親魚進行人工繁殖;不從疫區購買魚卵和種苗;②發現病魚應及時隔離、銷毀,養殖設施和工具也應消毒處理;③投餵抗生素藥餌,如諾氟沙星的用量,每天每千克魚體重20~40mg,連續3~5d,隔周再投餵1次。

相關報導

福建東山銅陵鎮一海區網箱養殖戶養殖斜帶鯛(黑包公),網箱規格4米×5米,共有6隻網箱,每個網箱放苗2000尾~3000尾,投餵膨化配合顆粒飼料。2012年7月下旬斜帶髭鯛開始發病,發病魚外表無明顯症狀,死亡前上浮、游水。
調查:到現場查看,當天死魚10尾~20尾,測水溫29℃。從網箱中取2尾發病魚,1尾正常魚。病魚外觀無明顯病變;內臟解剖可見發病魚脾臟明顯腫大,胃空虛,無食,腸道無食,發紅,其他臟器無明顯變化;正常魚無明顯異常。分別從3尾魚肝臟和腎臟接種進行細菌分離培養,並取肝臟、腎臟、脾臟和鰓等組織用PCR方法做真鯛虹彩病毒、病毒性神經壞死病毒檢測和病理組織切片觀察。
結果:從病魚的肝臟和腎臟沒接種到優勢細菌;2尾病魚的組織器官真鯛虹彩病毒均呈陽性,正常鰓真鯛虹彩病毒呈陽性;3尾魚都沒檢測到病毒性神經壞死病毒;病理組織切片結果顯示病魚脾臟嚴重淤血,實質細胞輕度散開壞死,細胞稀疏,有大量各種形態的腫大細胞,腎臟腎小球、腎小管及血管內有少量腫大細胞,鰓有腫大細胞,正常魚無明顯變化。
分析:本病例發病魚中各個組織器官均能檢測出真鯛虹彩病毒,正常的魚只在鰓部檢測到,並且條帶暗淡,說明沒發病的正常魚也被病毒感染,但體內病毒粒子含量低。從病理變化來看,具有真鯛虹彩病毒引起脾臟壞死、出現大量腫大細胞的致病特徵,本病例發病魚死亡的原因是因真鯛虹彩病毒感染引起。

斜帶髭鯛

早期發育

斜帶髭鯛的受精卵為圓球形浮性卵,透明,微黃色。在水溫19.8~22.0℃,鹽度28.0條件下,受精卵約經35h45min孵出仔魚。胚胎髮育可分為22個發育期。初孵仔魚全長2.276mm(2.188~2.330mm)。在培育水溫17.6~23.0℃,鹽度25.0~28.0條件下,初孵仔魚至孵化後6日齡為早期仔魚,孵化後7日齡至31日齡為晚期仔魚,32日齡至51日齡為稚魚期,52日齡進入幼魚期。仔魚從11日齡開始至幼魚早期,在斜帶髭鯛頭背部長有1~10根棘,可作為斜帶髭鯛早期發育階段形態鑑別的主要特徵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