疴

疴,漢語二級字,讀作疴(kē),部首是疒,總筆畫是10,本義指疾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疴
  • 拼音:kē
  • 部首:疒
  • 注音:ㄎㄜ
  • 總筆畫:10
現代釋義,古籍釋義,方言集匯,相關詞語,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疴kē
⒈ 病:沉疴(重病)。染疴。養疴。
基本詞義
◎ 疴 kē
〈名〉
(1) (形聲。從疒( chuáng),表示與疾病有關,可聲。本義:疾病) 同本義 [illness]
疴,病也。——《說文》
時即有口疴。——《洪範·五行傳》
(2) 又如:疴疾(又叫疴恙。疾病);疴癢(疾病痛癢);沉疴(重病)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烏何切《集韻》《韻會》於何切,𠀤音阿。病也。《前漢·五行志》時卽有口疴。亦作痾。
廣韻》枯駕切《集韻》丘駕切,𠀤音髂。小兒驚病。
說文解字
【卷七】【疒部】疴
病也。從疒可聲。《五行傳》曰:“時卽有口痾。”烏何切
說文解字注
(疴)病也。鴻範五行傳鄭注同。從𤕫。可聲。烏何切。十七部。五行傳曰。時卽有口疴。五行傳者、伏生鴻範五行傳也。言之不從。是謂不乂。時則有口舌之疴。

方言集匯

◎ 贛語:krɛ5 寒冒疴泄
客家話:[海陸腔] o1 ko1 [客英字典] o1 ko1 [寶安腔] o1 [梅縣腔] ko1 [台灣四縣腔] o1 ko1
粵語:o1
潮州話:ko1

相關詞語

·抱疴 ·沉疴 ·陳疴 ·吃烏飯疴黑 ·篤疴 ·煩疴 ·負疴 ·懷疴 ·積疴 ·疾疴 ·賤疴 ·疴禍 ·疴疾 ·疴癢 ·疴恙 ·駑疴 ·疲疴 ·起疴
相關成語
·沉疴難起 ·沉疴宿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