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軟的中國當代藝術

疲軟的中國當代藝術

《疲軟的中國當代藝術》是知名學者、評論家王進玉的文章。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疲軟的中國當代藝術
  • 作者王進玉 
  • 作品出處:新浪網 
作品原文,作者介紹,

作品原文

如今,中國當代藝術的展覽名稱、主題、作品形式等不斷翻新,表面上看似熱鬧,但細究起來,則更多的表現出換湯不換藥、後勁不足、停滯不前的疲軟現狀。
很多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尤其是從八五美術新潮中走出的有代表性的藝術家,如今其創作觀念、表現手法等很多方面都顯露出固化、程式化的問題,呈現出不斷重複、吃老本的狀態。他們中有些人的作品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銳氣和對求新意識的渴望,面臨底蘊不足,黔驢技窮的困境。在他們潛意識裡,似乎認為自己在當代藝術這一領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聲望和地位,換句話說,他們感覺自己已經對當代藝術做出了貢獻,所謂的使命已經完成。因此,他們藝術創作的惰性油然而生,進而直接導致了他們作品中新靈感的枯竭,以及創作新深度的淺嘗輒止。
畢竟當代藝術在中國真正的發展也不過三四十年時間,並不成熟,還沒有形成真正的局面、系統和脈絡。中國當代藝術的理論和實踐,基本都還是停留在個案創作與個案研究上,並沒有建立起來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可供參考的、較為成熟的創作實踐案例。更為關鍵的是,至今還沒有真正形成令人十分認可的、具有本土文化特性與符號特點的中國式當代藝術文本。
之前三四十年的當代藝術創作,毫不客氣地講,大多是對西方現代藝術的東方再現,或者是在藝術形式上的一種混合雜交,尤其受到西方現代藝術、後現代藝術的影響,中國的當代藝術作品在觀念和形態上都帶有明顯的“西方色彩”,而缺少原創性。目前中國當代藝術的創作大多數處於較為封閉和“自戀”的情景之中,雖然活動很多、展覽不斷,那不過是些場面上的應酬,缺乏彼此間真摯坦誠的溝通和交流,無論姿態、觀念還是情懷,開放性和包容性都遠遠不夠,很難形成一股力量和陣營,也很容易使個體創作陷入閉門造車、孤立無助的境地,甚至走進死胡同。
眾多現當代藝術都是在“刺激”中誕生與發展起來的,不僅需要大環境的刺激,也需要自我內部的刺激和深刻的反省。中國的“85美術新潮”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它是和當時整個社會相關聯的一個藝術思潮,在西方哲學思維背景下,批判、反省中國傳統文化的某些價值觀,並試圖從西方現代藝術中尋找新鮮血液,以探索中國繪畫新的出路。西方一些藝術現象和流派的誕生與發展也是如此,比如浪漫主義作為對新古典主義的反叛而誕生;印象主義拒絕當時學院派的“再現自然”傳統而發展起來;達達主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登上歷史的舞台,宣稱應該以一種更具破壞性、更玩世不恭以及更解放的方式接近藝術,等等。所以太平淡、太安逸的內外部因素都成就不了當代藝術,藝術家只有不斷地被刺激、不斷地求新求變,當代藝術才會具備活力,根基也才會打得更深更牢,才會具有廣泛而長遠的發展和影響。否則,只會出現疲軟、停滯不前,甚至青黃不接的狀態。
為什說是青黃不接呢?我曾在《新藝術需要不斷刺激》一文中寫道:年輕一代,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的一代,他們雖然思維活躍,能對古今中外的藝術思潮、美術現象、繪畫流派等全面了解,但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變了,其整體從藝心態也會隨之改變,他們沒有改革前後環境變化的切實經歷、體驗和被刺激,更多的是被當前的藝術資本市場影響、衝擊和左右;缺少在生活中甘於寂寞但在創作上又不甘於平庸的進取狀態,卻更多的擁有現實中名利思想和世俗情懷;缺少藝術本身對社會問題、社會現象應有的敏感和視角觀察,卻墜入耍小聰明、小智慧,玩小觀念、小情調,使小手段、小技巧等“小家子氣”的創作思維與模式中。所以,這也是為什麼85美術新潮中的藝術家及當時的作品,更能夠讓我們產生共鳴,而之後少有新的、具備一定實力和水平的、能走進我們內心的、帶給人以感動體驗和震撼力的作品的原因。
從事當代藝術,任重而道遠。倘若不求深入地探索和創新,不在思維觀念上做出改變,不在作品的人文性、思想性上做足功課,而只在表面形式上大做文章,當代藝術後勁不足的疲軟現象將會一直持續下去,其發展的前景也將十分令人擔憂。

作者介紹

王進玉,安徽宿州人,現居北京,知名青年學者、藝術家、藝術評論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