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疫霉科
- 外文名:Phytophthoraceae
- 得名:無性階段的孢囊梗狀似霜霉
- 屬於:卵菌綱等
基本信息,形態描述,相關論述,
基本信息
拉 丁 名: Phytophthoraceae
中 文 名: 疫霉科
形態描述
菌絲初無隔,老後有隔,分枝多呈直角或不規則,常在分枝處縊縮,有少數種可形成吸器,有時形成菌絲膨大體,粗1-12μm,腐生或寄生。孢囊梗從與菌絲無區別至分化顯著,不規則分枝、合軸分枝,或從空孢囊內層出。孢子囊形態多變,球形、卵形、倒梨形、橢圓形、葫蘆形、袋形、耳形、多瓣形或不規則形;頂部具乳突、半乳突或無乳突;孢囊壁平滑或具刺;多頂生,偶爾間生;成熟後脫落或不脫落,脫落者具不同長度的柄;萌發產生遊動孢子或芽管。遊動孢子腎形或卵形,側生雙鞭毛,形成於孢子囊內,以多種方式釋放,休止後形成胞壁變為休止孢子。厚垣孢子或有或無。藏卵器球形或漏斗形,壁平滑或具紋飾,無色、黃色、褐色至暗褐色。雄器形狀大小殊異,無色,側生或圍生(穿雄生)。卵孢子球形,壁厚或薄,無色、淺色至淡黃褐色,滿器或不滿器。包括疫霉屬Phytophthora de Bary和海疫霉屬Halophytophthora Ho & Jong兩屬。
相關論述
模式屬:Phytophthora de Bary。
de Bary(1876)在建立疫霉屬Phytophthora時將它歸於霜霉科Peronosporaceae (de Bary,1876)。後來,Fitzpatrick(1930)將它轉屬腐霉科Pythiaceae,得到多數學者的認同和廣泛採用(Bessey,1950;Martin,1961;Waterhouse,1973;Hawksworth et al.,1983)。但是,早在1913年,Pethybridge便建議將疫霉屬獨立成科---Phytophtho- raceae,自30年代來許多俄國菌物學家認同此科的建立,如Jaczewski & Jaczewski (ЯчeBCκий и ЯчeBCκий,1931)、Novotelova(HoBoTeльHOBa,1974)和Novotelnova & Pystina (HoBOTeльHOBa и ПьCTиHa,1985)等。本文作者認為這種處理較為合理。
自1969年以來,已描述了海生Phytophthora 9種2變種,它們中除一種生於海生真菌外,其餘全部腐生在海水中的爛葉和爛根上。以前由於它們的遊動孢子在孢子囊內形成的特點而被歸入Phytophthora屬。但是,它們孢子囊的頂部結構和遊動孢子釋放方式非常獨特,所以Waterhouse等(1973)將其排除在Phytophthora之外。
何漢興、鐘順昌(Ho & Jong,1990)將美國典型菌種蒐集中心(ATCC)的全部海生疫黴菌種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後認為,這種海生類型,在孢子囊的頂部結構、遊動孢子釋放方式以及其他形態和培養特徵等都與Phytophthora不同,因而他們創立了海疫霉屬 Halophytophthora來容納這類卵菌,並將它歸屬腐霉科。我們認為將Halophytophthora 放在疫霉科內較好。因此,疫霉科包括Phytophthora和Halophytophthora兩個屬,後者在我國迄今僅在台灣海域發現2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