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刊歷史
2002年,《疑難病雜誌》創刊,刊期為季刊。
2003年,《疑難病雜誌》刊期變更為雙月刊。
2007年,《疑難病雜誌》刊期變更為月刊。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疑難病雜誌》主要欄目有專家筆談、論著、臨床研究、絡病論壇、罕少見病例、誤診誤治分析、疑難病例(理)討論、名醫精粹、釋疑解難、繼續教育等。
《疑難病雜誌》報導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在診療各種疑難病、罕少見病及各種難診難治病症的新理論、新成果、新進展、新療法、新藥物、新經驗。
人員編制
據2020年第5期《疑難病雜誌》期刊內頁顯示,《疑難病雜誌》編輯部有顧問12名。
| |
| 吳鹹中、陳可冀、張運、張伯禮、邱蔚六、郭應祿、王正國、王永炎、李春岩、葛均波、李恩、於金明 |
|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20年5月26日中國知網顯示,《疑難病雜誌》出版文獻量7707篇。
據2020年5月2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疑難病雜誌》出版文獻量7028篇,基金論文量為1280篇。
據2020年5月26日維普網顯示,《疑難病雜誌》發文量7743篇。
收錄情況
影響因子
據2020年5月26日中國知網顯示,《疑難病雜誌》總被下載次數585339次、總被引次數36532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344、(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224。
據2020年5月26日萬方數據服務平台顯示,《疑難病雜誌》被下載量323166次、被引量34533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疑難病雜誌》影響因子為2.09(臨床醫學綜合刊均影響因子為1.3),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284名。
據2020年5月26日維普網顯示,《疑難病雜誌》被引量為25571次,H指數為37,影響因子為0.4907。
榮譽表彰
《疑難病雜誌》曾被評為全國優秀中醫藥期刊、中國北方優秀期刊、河北省優秀期刊,曾獲原國家衛生計生委首屆優秀期刊獎。
文化傳統
精神理念
《疑難病雜誌》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開展開放式、多方位的學術交流,加速醫學科技進步和發展;堅持“三個”結合,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現代醫學與傳統醫學相結合,為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醫學體系架橋鋪路;堅持“創新”“實用”的辦刊宗旨,真正做到“引導潮流、薈萃精華、貼近臨床、服務讀者”。
![疑難病雜誌 疑難病雜誌](/img/2/4f4/MDNjVzMkJjZ5QmM2EDZkFDZiVjN4EmYlJ2NhBTN5QWM2ATZ2gDMjRTMwgT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期刊標識
投稿指南
1、投稿應具科學性和邏輯性。要求資料真實、數據可靠、論點明確、結構嚴謹、文字通順。論著類(臨床研究,實驗研究)、綜述等一般不超過5000字(不包括圖表和參考文獻),病例報告、技術交流等一般不超過1500字(不包括圖表和參考文獻)。
2、投稿須附單位推薦信,應註明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無爭議等項。
3、投稿請標明第一作者的姓名、最高學歷、職稱及工作單位。多作者可指定一名通訊作者。投稿首頁必須註明與編輯部聯繫的通訊作者的姓名。
4、論文所涉及的課題若取得中國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請腳註於文題頁作者署名下方,並請附基金證書複印件,可優先刊登。論文刊登後獲獎者,請及時通知編輯部,並附獲獎證書複印件。
5、《疑難病雜誌》為具有科研成果或中國國內首報論文開闢“快審通道”,提供快速同行審稿。如果作者希望投稿進入“快審通道”,請提供關於論文說明和查新報告。符合標準經快速審核同意後,即給予刊出。
6、作者在接到回執滿1個月未收到稿件處理通知,視為退稿。《疑難病雜誌》不退文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但原始照片將寄還作者。投稿一律文責自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疑難病雜誌》對決定刊用的文稿可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修改稿首頁須註明稿件編號,以Word格式連同原稿一併寄回。修改稿逾1個月不返回該編輯部者,視作自動撤稿。
現任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