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當陽市位於
湖北省中部,西鄰
三峽宜昌,東連
荊州古城,北通
襄陽隆中,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1988年10月撤縣建市。現轄7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現有國土面積21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6萬畝,總人口48.6萬人。
當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古為權國,
戰國時秦始建當陽縣,屬南郡,建縣距今有2200多年歷史,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境內有號稱“天下四絕”之一的佛教聖地
玉泉寺和全國三大關廟之一
關陵廟;有聞名天下的
長坂坡以及太子橋、當陽橋、錦屏山等三國古蹟,有鬼谷洞、孫臏寨、杜甫溝等名人遺蹟。
文明建設
2007年11月12日至13日,省文明辦主任
蔣南平、省文明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處處長杜海波一行,對當陽市鄉風文明建設進行了實地專題調研。蔣南平一行先後來到淯溪、
王店、玉陽、半月等鎮處,詳細了解了梁孝蘭、曹海華、袁德才、余民等鄉風文明中心戶情況,與中心戶進行了親切交談。蔣南平在實地調研並聽取了當陽市委副書記
盧景,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文媛,副市長
劉祖光等市領導關於該市鄉風文明建設工作匯報後,對當陽積極探索鄉風文明建設長效機制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蔣南平指出,鄉風文明建設是新
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當陽以“一戶三化”為主要內容開展鄉風文明建設,推進新農村建設這個切入點抓得非常準確,思路相當明確。當陽的做法勇於創新、勇於探索,顯得更深入一步,更高一層次。特別是“一戶三化”活動的一套機制,中心戶由民眾選,實行動態管理,將公共服務與市場化結合起來,更賦有生命力,更有利於培育一批新型農民,帶動民眾轉變觀念,提高文明素質。當陽的探索,在全省很有借鑑推廣價值。
蔣南平要求,當陽要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認真總結、探索、完善,抓住全省“農家書屋”建設契機,繼續加強中心戶硬體建設;進一步發揮中心戶作用,將鎮處“綠色網咖”納入中心戶管理,積極發揮作用;進一步完善對口幫扶、培訓、考評、獎勵等機制,不斷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向縱深發展;積極創造條件,爭取全省文明新村創建工作現場會在當陽召開。
黨政建設
面對鄉鎮黨政領導班子中存在的這些問題,要貫徹落實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型農村建設進程,就必須切實加強和改進鄉鎮黨政領導班子建設,
要以提高影響力、凝聚力、戰鬥力、推進力為努力方向,通過制度和體制上的創新,激發鄉鎮黨政領導幹部的內在動力和活力。
幹部教育要有新舉措
對鄉鎮黨政領導幹部的教育培訓要有新舉措。學習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對鄉鎮領導幹部來說,處於農村工作的第一線,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很多,更要加強學習,加強教育培訓。一是要學先進理論,強化思想政治建設。重點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十六大精神,學習“中央1號”檔案精神等黨和國家在農村的方針政策,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鄉鎮領導幹部武裝起來,使農村黨的細胞永遠充滿生機和活力。二是要學先進技術,強化致富技能培訓。按照分級負責、分層培訓的原則,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在摸清鄉鎮領導幹部文化科技水平的基礎上,採取聘用專家上輔導課、開展遠程教育、創建科技示範基地、舉辦“學用科技大比武”活動等形式,對鄉鎮領導幹部加大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的力度,增強致富帶富的本領。三是要學先進典型,強化輻射作用。充分運用新聞媒體,藉助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平台,以黨建專欄為陣地,分層次、分類別定期推介一批鄉鎮先進典型,組織開展“怎樣當好鄉鎮幹部”大討論,充分發揮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激發鄉鎮領導幹部發展經濟、服務民眾的潛力。
領導待遇要有新保障
對鄉鎮黨政領導幹部的待遇落實要有新保障。在強化鄉鎮領導幹部工作職責的同時,要將責權利統一平衡起來。一是要落實政治待遇。建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機制,把那些政治素質過硬、工作作風優良、工作實績突出的幹部選拔到重要崗位上來,對那些長期默默奉獻在邊遠山區或困難鄉鎮、工作務實進取的領導幹部,要優先調整到條件較好的鄉鎮或縣直科局工作。二是要落實經濟待遇。要從培植財源、引進資金、盤活資產、挖掘新的經濟成長點等方面著手,加大資金調控力度,多渠道籌措資金,落實鄉鎮幹部的經濟待遇。特別是對邊遠山區、貧困鄉鎮工作的幹部,可考慮由縣財政適當增發特殊崗位津貼,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三是要改善施政環境。上級組織對鄉鎮幹部要“政治上護航不護短、工作上放權不放任”,積極鼓勵鄉鎮幹部大膽創新、銳意進取。對鄉鎮領導幹部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要及時關心、解決;對侮辱、威脅鄉鎮領導幹部人身安全的事件,要依法嚴肅查處,維護其合法權益。
幹部考核要有新方法
對鄉鎮黨政領導幹部的考核管理要有新辦法。要樹立以政績論英雄的考核理念,建立健全考核管理體系。一是要科學下達工作任務。縣委、縣政府在對鄉鎮下達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指標時,應根據鄉鎮實際情況,既要本著“跳起來摘桃子”的精神,又要適當注意留有餘地,讓鄉鎮領導幹部感到所定目標通過努力是可以達到的。鄉鎮對幹部下達考核指標時,要根據幹部個人長處,在實行“因事擇人”的基礎上,科學量化考核內容,合理地配置工作責任金,既要考慮到工作的原有基礎,又要考慮到工作的難易程度,讓幹部感到既有壓力,更有動力。二是要嚴格實行責任考評。堅持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自我考核與上級考核、黨組織考核與民眾評議相結合的辦法,定期不定期地對鄉鎮幹部所承擔的招商引資、發展經濟、消赤減債、農村黨建、計畫生育、維護穩定等各項工作進行全面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鄉鎮幹部工資福利、選拔運用的重要依據,儘可能地拉大獎勵和處罰的差距,特別是對連續三年處於考核最末位的,組織上要進行談話誡銘,並調整崗位。
幹部責任要有新突破
對鄉鎮黨政領導幹部的職責定位要有新突破。隨著農村各項改革的推行到位,鄉鎮黨委、政府的工作職能也要隨之轉變工作方法要由政府主導逐步轉變到政府引導,工作模式要由包線、包片、包村逐步轉變到包產業、包行業、包項目上來。具體來講,鄉鎮領導幹部的主要工作職責就是要突出“三抓”。一是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鄉鎮領導幹部要繼續把產業結構調整作為建設農村全面小康社會的主導工程來抓,在措施落實上要注意做到“兩個轉變”,即調整產業布局要由均衡分布向突出重點轉變,靠農村經濟大戶帶動促發展;指導農業生產要由管種管收向品牌培育、規模經營轉變,靠最佳化品牌和做大規模促增收。二是要抓農業服務體系建設。鄉鎮領導幹部要以經濟大戶為依託,大力培育各類專業協會、專業合作社,為農業產前、產中、產後提供全程服務,包括信息、技術和銷售服務等。同時,要以鄉鎮為主導,建設好農村技術服務體系、農村信息諮詢體系、種苗繁育推廣體系,建立和開闢面向全國的農產品“綠色通道”,促進農產品的大生產、大流通。另外,鄉鎮還要多渠道籌措資金,改善電力、水利、道路、信息等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務實經濟發展後勁。三是要抓招商引資。鄉鎮領導幹部要繼續把招商引資作為尋找發展出路、加快肖赤減債的根本舉措來抓,要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地理優勢、交通優勢、人文優勢,千方百計爭項目、爭資金、爭技術、爭人才,搞活農副產品深加工,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堅定不移地走強農興工之路。
社會事業
在很多人看來,農村文化建設是一個知易行難的事情,看得見,摸得著,卻抓不好。而在當陽,看到的卻是另外一番景象,他們培育的鄉風文明中心戶,在農村文化建設上充當了主力軍,占領了農村文化的大市場,顯示出了勃勃生機。是怎樣的手段使這裡的農村文化建設呈現出如此繁榮的景象。 “關鍵是整合了有利於做大做強鄉風文明中心戶的社會資源,牽一髮動了全身。”當陽市委副書記盧景說。農村行業協會遍布鄉野,當陽政府首先想到的是藉助他們,發展壯大鄉風文明中心戶。當陽是鄂西南
柑橘之鄉。這裡的農戶組成了大大小小的柑橘協會,“育溪紅椪柑產銷協會”是其中的一家,其分會有10多個,在冊會員達580多人。
在育溪鎮32個鄉風文明中心戶進入協會後,聯合提議協會實行“六統一”:統一生產標準、統一操作標準、統一包裝、統一操作規範、統一品牌、統一市場開拓。受到會員普遍回響。
育溪鎮光明村四組鄉風文明中心戶黃練勇家的牆上,懸掛著一張綴滿碩大柑橘的網路圖,標註著“育溪紅椪柑產銷協會”的服務對象。打開黃練勇的電腦,輸入其協會名稱,各種網上求購信息撲面而來。黃練勇說:“憑藉協會建立的網路,我去年的銷售收入達到6萬元,並帶動30多個農戶生產、銷售優質橘,收入穩定。”
當陽的鄉風文明探索之路,是從培育典型,示範推廣開始的。對於典型示範戶,當陽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市領導與主要典型戶建立一對一聯繫責任制,主動為他們排憂解難,促進他們快速發展,發揮他們的示範效應,向全市鄉風文明中心戶推介他們的成功之道。
給25年堅持為老百姓放電影的袁德財的陳舊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幫梁孝蘭建立銅管樂隊、中老年文體隊、女子二胡隊;助張再芳成立“再芳藝術團”;為楊士成的“事成禮儀團”走出當陽服務全省牽線搭橋……政府的幫扶如影隨形。
中心戶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了當陽市新科技、新品種、新模式的推廣和套用。2008年,全市林果發展到60多萬畝,蔬菜發展到25萬多畝,生豬出欄80多萬頭。